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借呗怎么开通 齐鲁银行无息创业贷款

去年12月,支付宝向用户发放了15亿红包用于反馈,同时发放了100万免费名额。用户的线下消费会轻松扫出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红包,让他们觉得大便宜。很多人不经意间把“选择先用花买单”作为默认选项。激动人心的小红包福利,其实是消费习惯的诱导,这可能是千亿换来的潜在消费力。随着物价的上涨和人们物质需求的扩大,几十元、几百元的日常开销已经习以为常。到月底结算时,花已经欠了几十万元。信誉好的按时还款会增加信用额度。如果你不交钱,你可以分期付款。政府公布的年化利率为7.5%,复利利率高达14%。很容易掉进“消费贷”的无底洞。对于很多自制力弱、金钱观念不完善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慢性透支消费是负担还是便利?

支付宝爆款活动的“真实目的”

支付宝持红包在店内支付15天,可参与2019年1月1日分15亿现金装红包活动。这是支付宝在去年12月推出的爆款活动。为什么是爆炸?因为这“商场红包”活动在过去的半个月里真的炸开了大家的社交圈,无论是亲朋好友、朋友圈、微信官方账号,都充斥着“为福利买单,全民瓜分15亿!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5 * * * * * * * 4’立即领取红包”,大家都乐于转发。不得不承认,支付宝在营销和商业模式上确实很优秀。仅仅靠这样一个活动,支付宝的“花店”就火了。

公司都赚钱。支付宝为什么扔15亿红包?记者带着怀疑咨询了业内朋友,告诉他们事情没那么简单,背后隐藏着很多门道。

一方面,发红包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和用户的活跃度。众所周知,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并不是唯一的一家。以微信为首的各大平台,依然对支付宝虎视眈眈,支付宝的用户数量提升空间很大。为了用红包,很多没开过花坛的用户专门开了花坛,用户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蚂蚁花店和信用卡的消费模式非常相似,都是先消费再还款。如果在规定日期前还款,不需要任何手续费,逾期或延期还款,将产生手续费。此外,在购物软件上分期购物或分期还款也需要手续费,这也是蚂蚁花苑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在实体店使用蚂蚁花芽支付时,店主还需要向支付宝支付手续费,支付宝也可以从店主那里赚到钱。除此之外,蚂蚁花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过借用它来引流蚂蚁。所以推广花圃也间接促进了借用。

花呗分期的“真实利率”

“月初,我收到了一张来自柏华的账单,这有点出乎意料。实际上有3000多元。想想我上个月怎么没在淘宝上买东西。我怎么会出来这么多?看了详细内容,才知道上次用了花苞之后,就成了我默认的付款方式。所有通过支付宝扫码支付的钱都花在了鲜花上。”用户王龙告诉记者。

即便如此,王龙和他的朋友们对柏华还是有着不错的印象,基本上把它当成了第二张信用卡。王龙认为,使用花圃井相当于多了30天的免息期,而选择计费分期付款,虽然分期付款有手续费,却相当于花钱买时间,所以没有损失。根据此次调查,记者发现,鲜花分期的手续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花苑分期手续费按期计算,12期最高利率为8.76%,是一年期贷款利率4.35%的两倍,似乎完全可以接受。这就是问题所在。许多人实际上将12期分期付款利率与

首先,花园分期还款时本息相等,1200元分12期还清。每期还款额100元,手续费12000.73%(12期费率)=8.76元,合计108.76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期手续费实际上是1200元

借款为基数,这个基数并不会因为我们每期还了100块而减少。所以在11个月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还了1100元,只剩100元未还,但是手续费仍然是1200元的手续费。所以说,我们只在第一个月享受了8.76%的费率,后期是逐月增加的。年化利率就是把每个月的利率加起来除以12,最后的结果是16.2%左右,比预想中的高了将近一倍!


现实中,很少有人懂得用专业的金融知识去详细计算真实的成本,这恰恰是这些大公司相对消费者的信息优势,也是它们“不能说的秘密”。


理性消费才是真理


“最起初,我只是想买一个刚上市的iphoneX。一个月还500,我完全可以负担的起。谁知欲望和贪念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噩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开通了花呗、借呗等一系列的借贷工具,拆了东墙补西墙。还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现。竭尽所能,费尽心机把账务做的滴水不漏。我不敢考研,不敢辞职,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饭以外的每一分钱来偿还透支的每一个明天。”周明是一名深陷消费贷款漩涡的年轻人,也是很多人的缩影。


数据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也就是说平均每 4 个 90 后就有 1 个使用花呗。在购买手机时,76% 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消费与身份、阶级、品位、智商,联系在一起。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把欲望包装成一种正能量,诸如“不要在最好的年纪,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而一旦年轻人被洗脑,开始用“便宜”和“贵”这种词来衡量自己,便很容易陷入欲望的沼泽。


这个时候,花呗这样的消费贷“助纣为虐”,不合理的额度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年轻人的腰包,年轻人的消费欲望被无限地拉扯、放大,很容易就消费了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东西。而且,当这种“有钱就花呗,没钱就借呗”的观念深入脑海后,年轻人会习惯性把周围的一切都跟花钱挂上钩。


无论是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信任付、信用卡,打着信用和便民的旗号,却做着鼓吹透支的行为。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甚至为还款而卖淫的新闻层出不穷;高昂利息导致年轻人无力偿还,致使其跳楼自杀也并不罕见;贷款中介为谋取暴利,欺骗亲人朋友、暴力催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不得不说,这些新潮金融工具的出现大大便利了消费者,但更多的是恶意透支消费、变现、甚至借款,衍生出了更多的社会不良事件,上演了一幕幕的悲惨人生!


业内专家分析,许多大学生在消费上面是缺乏自控力的。刚踏入社会的新人消费水平不低,平时能攒下的钱寥寥无几。花呗的出现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这个十几块,那个几十块的日常开销不经意间指缝间流失。攒到月末很容易形成数千元的欠款,只能等发工资来还款。理财观念浅薄,对债务恶性循环缺乏警惕,很容易因为一次冲动消费,陷入负债的怪圈。花呗对他们来说就是这种不良习惯养成的始作俑者。为了定期偿还花呗,大学生不得不省吃俭用,拆东墙补西墙,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理性消费才是真理,不要成了消费的奴隶,先买后还,被各种贷款压身,造成未毕业先致贫。还是多动动手,把花呗调整到自己可以承受的额度,或者可以更自律一些,把付款方式调整为“ 账户余额”,这样就不会“习惯性借钱”了。


(本刊刊自《齐鲁周刊》总第985期,原标题-花呗:容易被忽略的陷阱)


文字:高歌


版式|初审:秦梦琪


复审:王欣芳


终审:王胜军、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