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麻城吧,湖北麻城创业养蜂如果申请厂地会批吗

羊宝宝

在河南省的蜂业中,就有这样一家企业,成立于2002年。17年来,不仅体量大、生产体系强、产品精、产业链优,每年还出口蜂蜜、蜂王浆3000吨,蜂王浆冻干粉20余吨,稳居全省蜂产品出口第一。

在河南省的蜂业中,有这样一位企业家,有着耀眼的光环,比如河南省养蜂协会会长,中国食品畜禽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副会长,河南省蜂业商会会长。但他相当低调,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在困难中面对困难,为“甜蜜事业”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梦想。

企业为长葛市杰瑞蜂产品有限公司,企业家为长葛市杰瑞蜂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科.

锋芒初露

白手起家的“蜂”潮

1963年11月,杨宝科出生在长葛市达州镇河上洋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九岗夹八洼,旱涝都怕。涝的时候坡上全是水,干的时候整天都是沙。十年九年的灾荒,缺粮没钱花”是当时达州镇的真实写照。

“要想有更好的未来,就要努力学习,飞出沙地,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懂得苦、甜、感恩的杨宝科,自律意识比同龄人更强,一直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1981年,杨宝科以长葛高考文科第一名的身份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成为了一只从沙土中飞出的“金凤凰”。四年后,杨宝科被分配到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担任公司团委书记、商务部团委委员。

1988年9月,一个金秋的日子,日本东京丸益株式会社与日本API株式会社、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河南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合资的河南李亢蜂业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这是我省第一家中日合资蜂业公司,总投资190万美元,包括蜂蜜、蜂王浆两条生产线。

借助这个项目的投资机会,杨宝科从北京回到河南李亢蜂业工作。因为懂贸易,是长葛本地人,他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和勤恳务实的作风,一路担任这家合资公司的总经理。

2002年,合资公司15年合资期届满,公司解散。杨宝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回到河南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当部门经理,还是下海创业?

“10多年的外贸生涯,加上良好的供货渠道和客户关系,为什么不尝试自己创业呢?”一个想法在杨宝科的心里油然而生。他选择下海创业,是因为难以割舍蜂业的情结。

2002年7月,杨宝科向亲友集资50万元成立长葛市李杰蜂产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蜂蜜、蜂王浆的出口贸易。租用的厂房、简陋的生产线、简易的仓库都是长葛市杰瑞蜂产品有限公司的资产,“蜂业是长葛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我想把蜂业做大做强作为我毕生的事业。”正是这个目标支撑着杨宝科“甜蜜事业”的雏形。

暴风雨后看彩虹

公司成立后,凭借多年积累的外贸经验,

,杨宝科很快打开了国际市场,将产品出口到西班牙、日本、英国、克罗地亚、波兰等国家。


正当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风暴突然袭来。2003年,欧盟以出口到欧洲的中国小龙虾氯霉素超标为由,全面暂停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蜂蜜也在此列。


欧盟的一纸禁令,对于杨宝科而言不啻当头一棒。仓库里堆满了产品,出口的大门却戛然关闭,答应蜂农的货款一下子没了着落,杨宝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虽然大家没催着让我还钱,但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不能不守信用。”杨宝科给蜂农一个一个地打电话,一方面带他们来看满库的产品,让他们放心,钱绝对能还上;另一方面,给大家讲了当时的市场行情,让大家多多体谅。


“最困难的是资金,公司刚起步,没规模、没名气,银行不给贷款,全靠亲戚朋友周转拆借。”为了还上蜂农的货款,杨宝科不得不将库存产品按工业用蜜半价处理。虽然创业刚起步就遭遇了“滑铁卢”,但是他踏实、讲信用的口碑不胫而走,蜂农都愿意把产品卖给他,银行也愿意给他贷款。


经历了这次出口风波,杨宝科进行了认真反思,作为蜂产品原料的蜂蜜,对于蜂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从源头上把控质量,他决定开办自有养蜂基地,相继在湖北麻城、河南三门峡、洛阳、驻马店、南阳等地建设养蜂基地。


在这些基地,杨宝科给蜂农提供生产资料、技能培训,聘请专家给蜂农传授养蜂经验,帮助蜂农联系养蜂场地、运输车辆,确保所有产品可控、过程可追溯。


通过严把质量关,长葛市杰利蜂产品有限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获得对欧盟出口蜂蜜许可证的企业,2008年一次性出口了24个货柜、近500吨蜂蜜;此后,出口量稳步上升,出口额稳居全省蜂产品出口企业第一位。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杨宝科诚信、务实的口碑在业内广为人知。凭借在河南省乃至全国蜂产业内较高的威望,他先后当选为河南省养蜂业协会会长、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副理事长、河南省蜂业商会会长等,长葛市杰利蜂产品有限公司也先后荣获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出口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进出口企业分类管理“一类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单位、进出口质量诚信企业等称号。


“蜂”行天下

引领长葛蜂产业


高质量发展


古人云,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2010年,长葛市鼓励城区企业“退城入园”、提升改造,杨宝科果断决定将企业搬入长葛市产业集聚区。


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蜂业公司转变,要经过现代化生产线的改造、企业员工规范管理等一系列蜕变。2011年,投资2000万元、占地31亩的新公司正式投产,杨宝科开始致力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扩大生产规模。


除了带领长葛市杰利蜂产品有限公司稳步发展外,杨宝科在担任河南省养蜂业协会会长和河南省蜂业商会会长期间,还主持开展对全市蜂农培训20余次,受培训蜂农超过5000人;开展全省蜂业状况调查,组织编写了河南省蜂业发展状况白皮书;开展全省蜂产品质量抽查和优质蜂产品、优秀蜂农评选活动;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逾1000万元政府资金扶持蜂业发展项目;组织河南省第一届蜂业高峰论坛暨蜂产品蜂机具展销会在长葛召开,支持、协助长葛市蜂业协会承办全国蜂胶工作会议、全国蜂产品信息交流会。


作为中国蜂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理事长,他主持了中欧蜂蜜出口业务圆桌会议、中国甘露蜜团体标准国际研讨会,多次担任中国蜂产品大会质量与检测板块主持人、中日蜂产品会议中方主旨演讲人,参与国家蜂蜜出口团体标准、行业规则制定,为我国蜂产品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在稳定出口市场的同时,杨宝科开始开拓国内市场,在天猫商城开设旗舰店,推广自有品牌“杰蜜尔”。通过3年多的大力营销,“杰蜜尔”品牌得到了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网店年销售额近千万元。


凭借诚实守信赢得用户、卓越品质打开市场,精益求精树立口碑,今年56岁的杨宝科将“甜蜜事业”越做越大。


不过,在杨宝科看来,长葛蜂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大部分蜂产品都以原料、初级加工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制品也大多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保健食品为主,业务量虽大,但是价格低、利润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必须加强产品研发,解决深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有竞争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杨宝科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凭单个蜂产品企业的力量难以办到,一定要抱团儿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共赢。


“蜂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绿色产业。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蜂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的愿望就是和长葛蜂产品企业一起,推动蜂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谈到自己钟爱的“甜蜜事业”,两鬓已有些许斑白的杨宝科眼里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