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首发过会后多久上市,创业板中签到上市几天

创业板的注册制正在逐步逼近。

8月16日晚,美昌股份、尚锋文化、蓝盾光电、捷强设备四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决定8月24日上市。

上周,深交所正式宣布,拟于8月24日组织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企业上市。届时,整个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价格涨跌幅度将放宽至20%。

当时深交所并未披露首批公司,但截至8月17日,创业板受理IPO公司数量超过364家,注册生效公司33家,其中18家已发行,其余5家公司分别于8月21日和8月25日发行,承销进度赶不上首批上市日期。

根据科创板25家上市公司的经验,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将从18家公司名单中诞生。

“经过十年的发展,创业板实行注册制的条件已经成熟。现在注册制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创业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010年至1010年,有18家企业此前通过证监会审计,符合创业板第一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18家企业主要分布在13个省市,其中有3家企业来自广东,分别是蒙泰高新、欧路通、捷美特;安徽、浙江和江苏各有两个。

从募资规模来看,18家企业共募资200.66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11.15亿元。其中,14家企业实际募资金额超预期,占比77.78%,3家企业实际募资金额低于预计募资金额。

募资金额最大的区别是安科创新。公司原计划募资15.6亿元,最终实际募资27.19亿元,是18家企业中最高的。

资料显示,安科创新主要生产自有品牌的移动设备周边产品、智能硬件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2017-2019年,安科创新营业收入分别为39.03亿元、52.32亿元和66.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58%;全年净利润分别为3.29亿元、4.27亿元和7.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8.21%。

根据其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回顾报告,公司2020年1-6月营收为35.28亿元,逆势增长25.42%。

相比之下,美昌股份原本计划募资23.36亿元,但最终缩减为17.51亿元。公开资料显示,美昌主要从事电镀金刚石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7年、2018年、2019年,美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2亿元、21.58亿元、11.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8亿元、10.24亿元、4.09亿元,波动较大。

此外,18家企业涉及14家赞助商。其中,中信建投赞助项目最多,共3个;CICC和

ntion-index="0">国金证券各有2家。东方承销保荐、东莞证券东兴证券光大证券国都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龙证券、华泰联合、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民生证券各有1家。


对于即将开板的“新”创业板,投资者表现出积极的认购热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发行的18只创业板新股的中签率处于较低状态。


根据创业板注册制已有18家IPO企业披露中签结果公告显示,18只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0177%,低于创业板核准制的平均水平。而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年7月20日的创业板新股中签率平均为0.0282%。


公开数据显示,18只新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平均有1324万户;网上认购倍数平均值则高达5742倍,相比核准制下的创业板4243倍大幅上升,其中创业板注册制下新股捷强装备认购倍数高达7462倍。


“短期内创业板新股不至于破发,毕竟A股的流动性还是比新三板要强很多,但是一批公司集体上市,一定会有些公司表现不佳,这也是正常的。市场一定会出现分化,齐涨齐跌才是不正常的事情。”沪上一名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受访指出。



机构争议存量企业影响

随着新创业板渐行渐近,市场开始对于注册制下创业板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上市企业的“抽血效应”影响有限。


“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上市的公司数量并不多,所以对二级市场资金分流作用不大,对市场的冲击也不大。”杨德龙受访说道。


事实上,相对即将上市的创业板注册制企业外,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更关注创业板注册制下交易制度等对存量企业的变化。


“全体创业板涨跌幅放到20%,才是更值得关注的事情,远比20多家公司集体上市要重要得多得多,这是800余家存量市场的一次大变革。更大的涨跌幅空间,不仅意味着之前的连续涨停或连续跌停的打板策略失效,更重要的是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了,一些原本持续下跌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加速下跌了,市场所不看好的公司可能会加速被市场淘汰。”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涨跌幅限制放宽将加剧部分股票的波动,但中长期来看仍将回归企业基本面。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作为继科创板之后第二个注册制试点对象,创业板涨跌幅的放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导致更高的换手率和更大的波动幅度。


不过,况玉清指出,与风险增加相对应,机会也会更多,“这对市场不会产生本质的影响,但在其它方面,比如市场反应,20%的涨跌幅能使市场更快调整到位,从而令市场反馈时间缩短,节奏加快。”


杨德龙也指出:“从科创板运行的情况来看,其实大多日子这个涨跌幅都没超过10%,只有个别股票可能达到20%。放宽涨跌幅限制在短期之内,有可能有一些个股的股价波动大,中长期来看,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并且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之后,市场的交易将更加流畅。另外,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措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