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牛 腾
2018年11月22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单县谢集镇东方红新村社区扶贫车间,看到工人们紧张认真地忙碌着,一系列流水线作业正在有序进行。据山县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介绍,在山县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之前,他就在上海打工生产保暖贴。“在外面待了很久,我想回家,离开家乡8年。我一直在考虑找机会回家工作。”尹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政府大力支持,携技术返乡创业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017年4月,单县召开万人返乡招商创业春季大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强烈呼吁单县游客带技能返乡,吸引投资,带来智慧。尹回国的热情更加高涨。离开家乡的尹抓住了回国创业的机会。他把技术带回家乡,成立了山县袁枚日用品有限公司,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激励他们脱贫致富。
“我一直想把生产暖暖贴的技术带回家自己创业,但是找不到合适的生产车间,创业对农民工来说是个大问题。”尹无奈地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偏偏单县强烈号召单县回乡创业,在各个乡镇村建生产车间,为创业者提供无息贷款,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解决了回国创业遇到的问题,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我回老家创业。”
2017年10月,尹正式注册公司,入驻村长扶贫车间,生产暖身贴、暖脚贴、暖腰贴、肩颈贴、生理贴、关节贴、输液保暖器等日常保暖贴。
“暖贴”温暖民心,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尹说,从公司成立那天起,他就肩负着重任,那就是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他优先考虑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和周边村庄的贫困户。“重要的生产岗位,村民一周就能就业,简单的岗位,一天就能学会,都是流水线,村民也能按时上班。”尹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另外,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车间对面有一所学校。为了方便工人们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尹特意把下班时间安排在课后十分钟,放学前十分钟。
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山县袁枚日用品有限公司销量达630多万件,产品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往河北、陕西、山西、江苏等地。如果全国各地与区域代理商达成合作关系,物流配送将线下进行。截至目前,山县袁枚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共有3条生产线,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7人,每人每天可领60元工资。
“我是这个村的贫困户。年轻的时候手受伤了,不能干重活,也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幸运的是,这家公司已经入驻扶贫车间,给了我收入,还可以接送孩子上学。每个月领工资,我真的很开心,很感激。”工人尹宝奎在工作时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看到村民们干劲十足,尹计划再引进一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招募周边村民,让60多名员工帮助更多贫困户,争取5年内年产1亿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