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pm10多少为正常值 pm2.5的概念和特点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2019年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9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区域空气质量同步改善和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北京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9年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及特征:

全年无严重污染日,PM2.5仍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浓度分别为68 g/m3、42 g/m3、37 g/m3和4 g/m3。其中,PM10和NO2首次达到国家标准(70 g/m 3、40g/m3);SO2稳定达到国家标准(60g/m3);PM2.5仍是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20%.

(图1 2019年四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及达标情况)

2019年,北京市优良天数为240天,占比65.8%,一级优良天数85天,二级优良天数155天;2019年重污染天数为4天,首要污染物为PM2.5,全年无严重污染天数。

(图2 2019年空气质量水平分布)

从月变化看,2019年四项主要污染物仍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征.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浓度基本相当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8月份月平均浓度为23 g/m3,为监测到PM2.5以来的最低值。

(图3 2019年四种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变化)

空间分布方面,2019年PM10、PM2.5和NO2仍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特征,SO2全市均处于较低浓度水平.其中,2019年密云区和怀柔区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34和35 g/m3,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图4 2019年四种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

2019年“粗、细颗粒物”改善有突破。细颗粒物方面,PM2.5一级优的天数显著增多,达187天,占比首次超过50%,是2013年的2.6倍;至于粗颗粒物方面,截至11月底,北京累计降尘量为6.0吨/月km2,较去年同期下降22.1%。

近年来主要污染物变化情况:

>

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显著下降,秋冬污染较重,交通污染仍旧突出。


2019年与2013年相比,北京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SO2、PM2.5、PM10、NO2分别下降85%、53%、37%、34%;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


(图5 2013-2019年各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


2013-2019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2019年达标天数为240天,较2013年多了64天。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19年的4天,减少54天


(图6 2013-2019年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分布)


2013-2019年,北京市PM2.5污染天逐年显著减少;2019年连续280天未发生PM2.5重污染,远超2013年的87天。


(图7 2013-2019年PM2.5空气质量级别日历图)


月度特征变化显示,北京市PM2.5波动逐年变窄。2013-2019年,PM2.5全年最高月均浓度及最低月均浓度分别下降66.8%、62.2%,最高月均浓度和最低月均浓度差值由2013年的99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19年的30微克/立方米。


(图8 北京市PM2.5月均值及差异变化)


虽然我市月度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但秋冬季污染仍然较重,PM2.5平均浓度较其他时段高出33.3%,2019年的4天重污染全部发生在秋冬季


(图9 2019年PM2.5日浓度变化情况)


空间特征变化显示,北京市PM2.5逐步均匀化。南北差异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19年的23微克/立方米。


(图10 2013-2019年PM2.5空间分布及变化)


但是,与城市非交通环境相比,交通污染问题仍较突出。从年均值来看,2019年交通环境NO2、PM10、PM2.5分别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8.6%、8.8%、9.5%;从日变化来看,2019年交通环境NO2各时段较全市高出约17~21微克/立方米。


(图11 2019年交通环境情况分析)


1998年以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从各项污染物达标情况来看,2004年SO2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9年PM10和NO2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PM2.5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仍将是长期性的过程


(图12 1998年以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常住人口、能源消耗总量、机动车保有量与各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