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很多临床护士因为职称晋升或自我提升的需要,想参与科研,却不知如何下手。5月12日,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广东省社区卫生协会、广州市大湾区中医现实世界研究中心举办了以“白衣天使科研达人”为主题的“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活动。
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首席专家张首晟介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生超过360万人,专业护士超过450万人。去年奔赴武汉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护士占了近70%。但有调查显示,94.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参加科研,但只有36.8%的护士参加过科研活动,3.1%的护士主持过科研项目,34.9%的护士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量护士苦于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
医学科学不断创新,这是医学从业者的使命。在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王新华教授看来,诊所是医学问题的源头、验证和推广的场所,也是医学最大的实验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护士也有自己的科研基础。
记者获悉,当天的活动中还举行了“外骨骼康复智能机器人与中医套餐综合治疗仪现实世界研究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护士在护理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全新突破。外骨骼康复智能机器人现实世界研究项目由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与深圳市程辉威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在广州大湾区中医现实世界研究中心成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率先启动。大PI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主任、广东省康复学会会长窦祖林教授担任。该研究以基层医生为基础,将启动全国10万名脑卒中患者康复队列研究,系统探索成惠威十味骨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该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提供大数据支撑。
据了解,目前现实世界的研究项目大多是大样本量的多中心开放研究。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有必要对临床病例进行深入随访。因此,大多数现实世界的研究项目都离不开基层医生和护士的参与。随着现实世界研究项目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护士在研究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项目很多,护士可以加入足够多的样本并管理好,从而成为项目P I,“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广东省社区卫生协会、广州大湾区真实世界中医药研究中心发起的两大项目,不仅可以为众多护士提供科研机会,还能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护士为开展科研项目提供了平台。”有专家表示。
大湾区中医现实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雄表示,护理研究是提升职称、发展学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让广大护士有机会深入参与科研,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为医学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他说。
文字: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许婧通讯员刘林英
图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高鹤涛
视频:广州日报新华城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