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个体户关闭只是开始。
2021年,个体户可能面临更大规模的淘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危机?又该如何应对?请看以下内容!
1.租金仍然很高
2020年,倒闭的个体户中,80%以上是因为房租压力。
目前二线城市面积在80-150m2的商铺月租金一般在1-3万元。
这意味着每天要付给房东300多元——房租在1000元左右。
那么,按照服装行业20%-30%的毛利,每天必须有1万元的流水才能赚钱。
但对于大多数个体户来说,他们的产品没有溢价能力,价格利润率相对有限。
而且疫情常态化下,户外消费一直在减少,真正能跑一万天水的人很少。
因此,大多数个体户(实体店老板)实际上是在为房东工作。
2.同质化竞争加剧
在高租金的压力下,个体户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增加客流和销量。
然而,这个问题对于8000万个体户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现在各个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
另外,现在的人不愿意为别人打工,越来越多的人想当老板。
最终,大量的实体老板会开店,以同样的方式销售同样的商品。
那么,在整体消费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市场同质化的竞争将导致供大于求。
3.互联网巨头的冲击
目前,中国有8000万个体户,最大的竞争对手除了同行,还是互联网巨头。
2020年,社区团购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
杭州马、宿迁东、滴滴程、多多正、外卖王都加入了社区团购的队伍。
社区团购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迅速占领各个城市和社区。
表面上看这只是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实际上是传统实体的洗礼。
当巨头们通过奖励机制笼络龙头,占领线下社区后,就会利用补贴、折扣等手段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
当大量线下消费者被社区团购抢占时,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菜农,所有个体经营者都会受到牵连。
因为巨头依靠买菜作为入口,在改变消费习惯后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
4.释放消费力
在2021年,个体户想要生存,靠短视频直播带货只能治标不治本。
真正想要8000万个体户恢复生机,就要释放消费力。
如何释放消费力呢?降低住房压力,提升更多就业机会。
因为即便没有电商、新零售、巨头的冲击,如果消费力没有增长,也改变不了实体店倒闭的命运。
作为普通的家庭来说,几乎半辈子的积蓄都用于购买房产了。
而且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几乎每月的80%的开支都来自于房贷。
再加上结婚生子,装修、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就会导致7.8亿人负债。

所以说,不是人们不愿意消费,而是兜里没钱。
但可恨的是,由于互联网和各行业巨头的冲击,就会造成市场两极分化。
就是大部分的市场被巨头抢占,被互联网洗礼,导致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倒闭。
最终会让更多人无法就业,只能送外卖、做共享司机。这就会让实体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想要真正的想要实体发展,就要打击垄断现象,让实业得到发展,才能提升就业和人们的收入。

5、降低房租成本
在2021年,实体店想要生存,还需要解决2的问题。
首先,要加大对电商的管理力度,对电商实施收税。
这就像日本一样,可以让电商和实体公平竞争。
当线上商品与线上价格同步后,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购买方式。
其次,要根据政策对房地产打压,做好恶意调价的管控。让房租与地段产生的价值,真正的成正比。

6、数字化转型
在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实体老板想要生存,还需要做好自我的调整。
具体实施可以借鉴这3个方案:线上引流,数字化转型,打造线上店。
在疫情常态化下,实体店必须要拥有数字化的经营能力。
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团购、短视频等),通过线上引流,提升客流量。
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线上,所以想要提升客流量,必须要借助平台去引流。
即便入驻平台需要费用和扣点,不赚钱,也要紧跟时代趋势。
当我们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同城的客户引流到下线消费以后,就能够把新客户导入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或者线上店,提升用户的复购率。

其次可以把销售、库存、管理、收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然后依托数据中台,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相互打通,形成可视化数字。
把所有的经营环节数字化,就是可以靠数据分析,每天的销量,每个客户的需求,库存、利润等。
这样就能把拍脑在经营,变成用数据说话,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

最后,可以利用第三方应用,打造一套线上店。
这样可以把线下店作为体验场景和获客入口。
当消费者到线下实体店体验的时候,可以导入线上店。
比如可以让消费者去收藏小程序,关注公众号,下载APP,加入社群。
对于个体小店来说,可以让客户加个人号和社群,这样好维护,容易运营。
如果是拥有多家的连锁店,那么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小程序、公众号和APP。

公众号的作用是为老用户推荐新品及活动,做内容营销。
小程序则可以作为商品载体,为社群、个人的私域粉丝提供线上购买场景。
当拥有足够多的私域粉丝或者会员以后,可以考虑打造属于自己的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