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领袖、物流专家、领先的国际标准制定者.在别人眼里,他的人生充满了感叹号。但在他看来,创造几项国内第一,解决世界难题,只是普通岗位不断创新的收获。他被称为“抢王”,是全国劳动模范和校友包。最近,他的事迹被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和杨光报道。com。
一届普通工人,变身“抓斗大王”
武汉理工大学宝樊棋说。包是上海人。1967年初中毕业后,第二年加入上海港务局白莲泾码头做装卸工。当时,装卸工需要人力搬运木材、生铁、废钢等。在船舱的底部,这是极其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事故频发。
后来,一次意外事故深深地刺激了鲍,迫使他学习科学知识,希望改进码头作业。1981年,鲍看到三个工人兄弟死于装卸木材。他们来港后的十多年间,有11名工人死亡,546人重伤。包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决定用科学知识把兄弟们的性命从鬼门关里救出来。
他想,码头上的沙子和石头是可以抢到的。可以用抓斗代替人工运输木材吗?起初,鲍对抓斗一无所知。他忘记了刚出生的孩子,日夜在码头上做实验。当他不工作的时候,他去图书馆和信息办公室查阅资料。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抓木机。有十几个抓斗,从3吨到25吨不等。从那以后,木材的装卸都实现了机械化,工人们再也不需要下舱用人力捆绑木材了。此后,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此后,鲍先后发明了“单绳生铁抓斗”、“异步启闭废钢块抓斗”和“新型液压抓斗”。“我走过的路,是一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个普通工人命运变迁的路。”
手握无数第一,解决世界难题
以“抢王”的称号进入大众视野,但他的发明远不止“抢”。不安全、效率低、成本高,只要这些因素存在,包樊棋就不可或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的创新景观一直围绕码头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需求而扩展。这些新型抓斗成果不仅在全国港口推广,还在铁路、电力、环卫、核能等30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也由此被誉为“抓斗大王”。, 1996年12月15日。2004年,在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在上海龙吴码头开通,外国专家说“这是一场改变人类交通方式的革命。”2005年,代表世界最新技术的“集装箱自动化堆场及堆场装卸技术”在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带有集装箱电子标签的商业运营的集装箱班轮示范航线.外高桥二期码头亮相
2006年5月,
在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包起帆发明的诸多应用获得4枚金奖,成为105年来在该展会上一次获得金奖最多的人。而后,其提出的公共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间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码头建设的优秀典范,为此2009年他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2011年12月1日,包起帆领军发明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上升为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编号ISO 18186。40余年创新探索,包起帆依靠着自己锲而不舍、不畏艰险的精神,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现实。
荣誉接踵而至,不忘创新初心
包起帆与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3项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还9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连续5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05年,被授予“当代发明家”。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08年,获得比利时王国“军官勋章”。2009年,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2009年,包起帆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获得发明者世界联合会特别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即使身兼如此之多的荣誉,包起帆也并没有放下创新。热爱学习的他为了补起学历的短板,付出了远远超出常人的努力考入了大学。1981年毕业时,他是大专文凭,后又通过专升本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并在学校取得了工程硕士的学位。
如今的他,还在忙碌着,他想把长江口的疏浚土全部利用起来“变废为宝”;他想要现代港口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让港口更聪明、更节能……他还想把很多的设想变成现实。在自己的岗位上播下创新的种子,让团队的创新之树根深叶茂。分享成果,共同成长,是他十分注重的团队发展理念。
饮水当记思源,关心青年成长
诸多荣誉加身的包起帆不曾忘记培养他的母校,他也时刻关心着学校青年学子的成长与发展。2019年3月,包起帆应学校邀请,回到母校与师生共济一堂,畅谈学校发展、共话学生成长。

在这场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报告会上,他以《明天你也会是劳模》为题为全校师生作了报告。从“抓斗的故事”讲起,通过“爱国是创新之本”、“敬业是创新之根”、“诚信友善是创新之源”等三个篇章的穿插,他回顾了不同阶段的创新经历和感悟。“哪里不安全,哪里效率低,我们就从哪里动脑筋”、“创新就在岗位,始于足下”、“创新要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等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故事、一句句朴实真切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劳动创造幸福、知识改变人生、责任成就事业、创新铸就辉煌”的深刻道理。
在互动环节中,他热心回应同学们的提问,在他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其对学校青年学子所寄予的殷切希望。在他看来,青年应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念,抓住人生学习的大好时机,融入社会大环境,为明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准备。

一直以来,包起帆都认为,他的一生离不开创新。坚持创新,就是因为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破除瓶颈,释放活力。“我当工人的时候,是以‘老大粗’为荣,比谁汗流得多、大包扛得多。如今,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包起帆说,“艰苦创业的精神是需要的,但更需要智慧,更需要创造性的劳动,我们要在创新路上继续前行。”
获取更多新鲜招生资讯,欢迎关注"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素材来源:共青团中央、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