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蜂子,便利蜂 创业

近日有消息称,便利蜂共募集资金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全球顶级PE、国家主权基金、国际一流大学基金、超大型互联网公司等。便利蜂早在一年前就实现了北京门店整体盈利,2020年底将实现全国整体盈利。

便利蜂负责人也承认,北京的门店确实盈利了,关于募捐的消息也是真的。全部资金将用于投资中国便利店市场,可支持新开约1万家门店。

一般来说,便利店要经过从开业到盈利的7年经营周期才能盈利;然而,便利蜂仅用三年时间就在北京盈利,并在C位成功反击。

不被看好的便利店,便利蜂却宣布盈利

便民蜂成立于2017年2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安全健康为核心,以便捷高效为目标,面向中高收入群体年轻消费者的创新创业型企业。

自开业以来,便利蜂一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即使在疫情期间,便利蜂也没有停止扩张。今年以来,先后进入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市,华北、华东原有市场明显加大开店力度。

据了解,与用三年多的时间已在全国20个城市开出1500余家24小时直营便利店,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其中北京500多家,天津200多家,华东几城数百家,2020年2月还在深圳开出华南首店。,相比,familymart用了16年时间才开设了2500家门店,而family mart是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

快速开店也需要资金支持。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便利蜂在2017年和2018年获得了两轮融资,总金额为5.56亿美元。这样,也给了便利蜂对门店扩张的信心。

同样深耕便利店,疫情过后,不少品牌连锁便利店甚至出现了倒闭的现象。为什么便利蜂还敢不管不顾地开疆拓土呢?

全新的经营模式,打法与其他品牌完全不同

作为本土创新便利店品牌,便利蜂能够保持快速扩张,不仅需要背后的资金支持,更需要成熟的运营团队和供应链基础。

便利峰的创始团队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创业明星庄,一个是隔壁便利店的董事长。一个投资大咖,一个习惯打架,这种“神仙组合”联合团队,打造出新的便利店模式。

虽然戴着“互联网标签”,便利蜂却是日本便利店的忠实信徒。便利蜂非常注重产品研发。生鲜和自有品牌产品是目前便利蜂的两大方向,也是与本地便利店相比最大的优势。

在华北和华东地区,便利蜂投资了很多生鲜工厂,在北京投资了7-ELEVEn生鲜合作工厂Ami Ami。今年2月,便利蜂还在天津成功摘得30亩土地使用权,用于建设鲜食供应基地。该基地建成之后,结合北京供应基地,在华北地区的供应能力能满足5000家便利店的需求。

便利蜂现有的新鲜食品工厂

在自有品牌上,便利蜂在2年内实现了近200个SKU。去年11月,便利蜂推出自有商品品牌——“蜜蜂品质精选”。

目前,“蜜蜂品质精选”产品已涉及19大类商品,约有数百个SKU,产品类别涵盖休闲食品、饮料、个人用品、家居用品等。

还有一个数字驱动,方便蜜蜂坚持,并通过数据驱动的选址自动化商店设计;并根据消费者需求将个性化的SKU输出到不同的门店,直接对采购、展示、上架给予指导,最大限度减少需要依靠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让店长变得”

工具化”。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开发、迭代,现在便利蜂的店员只需要做好打饭、摆货架、打扫卫生等基础工作,其他一切需要复杂计算、思考的工作全部由算法完成。


图:来源网络


为了证明算法的可行性,便利蜂曾挑选了10个经验丰富的7-ELEVEn店长,让他们将一个店铺的SKU减少10%。结果,第二天销量减少5%,而使用便利蜂算法给出的解决方案,销量仅减少0.7%。


与此同时,大数据算法选址也使得便利蜂减少了门店选址的试错成本。这也是便利蜂敢于一路狂奔的原因之一。


全部直营方式,没有加盟店


便利蜂在开店策略上曾发出严正声明表示,目前公司一直坚持数字驱动、全部直营的方针,没有加盟店。


在国内便利店行业中,加盟是便利店提高发展速度的常用模式。不过,便利蜂却一直以直营模式在扩张。这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直营门店的高品质和高标准。


众所周知,加盟模式能节约开店成本,又能提升开店速度,但考验的是品牌方的掌控能力。一旦监管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加盟店乱象丛生,商品品质难以得到保障。直营模式对企业融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运营管理能力。


目前便利蜂还在努力发展、做大做强的阶段,任何漏洞都可能是对品牌的重大损害。


加盟模式存在利益不统一、应变缓慢等问题,关键是对于食品安全保障不够有力。所以便利蜂希望通过更强掌控来实现整个便利店业务的数字化“迭代”,实现更好的商品品质,有利食品安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重资本便利店,背后的生存门槛一点也不低,它既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有足够的忍耐力。


与巨大的市场相比,中国便利店仍处于发展阶段。7-11、罗森、好德等便利店品牌都做过关店调整,全时近期还遭遇闭店风波。从某种程度上看,作为便利店,便利蜂北京地区门店实现盈利已经是生存下来很好的证明。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讲到,中国的便利店已经进入到一个运营模式高度同质化的节点,如何去创新、升级,是它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便利蜂的打法或许能够在全国市场的突出重围,得到更强的“免疫力”。


来自: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