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讲述我身边的创业故事,搬迁户创业故事

10月13日凌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居民杨春梅送两个孩子上学,赶到距离紫云自治县几公里的一象春民族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安排工人编织绣花,整理成品,打开电商平台查订单,连接学校卖鞋.杨春梅把公司安排得井井有条。

“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产品出口受到影响。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培训工人,开发新产品,拓展国内市场,公司稳步发展。”杨春梅说。

在一个近100平方米的房间里,刺绣品如床单、布袋、衣服、鞋子、香包等。满是架子,令人眼花缭乱。在介绍新产品、关注电商平台的同时,杨春梅说:“我不认为从小学到的刺绣产品会成为我们的富商产业,销往国外。”

杨春梅是异地扶贫搬迁户。她以前住在火华镇九岭村。因为贫穷,她和丈夫从小就去沿海城市打工。2016年,她回村,进入村级合作社,成为刺绣等手工艺品的负责人,带领村民制作刺绣工艺品。从小掌握刺绣技艺的杨春梅,有一个有用的地方。“当时刺绣产品单一,图案不多。只有床单、香包、衣服等。我带着村民学设计、画图案,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她说。

2018年6月8日,杨春梅一家搬进了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当她搬进新家时,一切都从零开始。她不仅担心这件事,还担心一起搬到这里的女人。“利用以前的销售渠道,继续制作手工艺品,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帮助搬迁妇女就业。”她说,我找到了县妇联和社区服务中心,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在紫云自治县妇联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下,为她提供了两处手工制作用房。杨春梅很快成立了一家用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品的公司,并招聘了66名搬迁人员在公司工作。

2019年,公司走上了良好的发展道路,接到了英法两国的订单。当杨春梅兴奋的时候,资金短缺成了新的考验。经过多方协调,我们从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获得贷款30万元,用于满足采购原材料的资金需求。之后,她迅速组织生产,按时发货。去年公司营业额几十万,发了十几万工人工资,赚了五六万。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销量成了大问题。为了解决销售问题,杨春梅千方百计开拓国内销售渠道,借助农业银行电商扶贫平台推出线上销售,开发各种款式设计的女包女鞋,高质量抢占市场。

“我们今年设计生产的鞋子轻便,富有民族特色,很受中学生欢迎。现在我们正把鞋子推进学校项目。同时,手袋、床单等各种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我们继续生产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推动公司发展。”杨春梅说。如今,杨春梅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以前的生产场地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两个月前,她再次租用了生产场地,扩大了生产规模。

“目前,我们已经培训了300多名绣花妈妈,为产品生产提供人员保障,一接到订单就上线。”杨春梅说,下一步,我们将丰富产品种类,开拓市场渠道,把民族手工业产品打造成真正的富民产业,带动更多女性共同致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