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暑期游因疫情“暂停” 专家:向轻休闲、微度假寻“生机”
众信。中新网济南8月4日电:由于疫情原因,暑期游“暂停”。专家:为轻闲微度假寻找“生活”
作者小昭
8月是中国旅游业夏季的“黄金期”。然而,今年夏天,由于新冠肺炎自然灾害频发,疫情突发严重,暑期游还未全面打响就“戛然而止”。专家建议,疫情防控常态化是未来的基本趋势。旅游从业者要服务防疫大局,严格遵守防控标准,同时求变求新,在低密度周边游、轻休闲、微度假中找到“活力”。
和往常一样,8月初,休假人数众多,亲子游、毕业游、个人自由行等各种需求得到释放。然而,山东国鑫国际旅行社一直在处理客户在8月中旬之前的跨省旅行,并取消了所有酒店、机票和机票。该旅行社总经理李圣娥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日趋严格,各地提倡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跨省游按下“暂停键”,省内游也进入低迷。原来两个月的夏季旺季只持续了半个月。
李圣娥表示,传统的夏季旅游旺季提前结束,这打击了今年下半年乃至全年的收入。目前公司员工还在上班,为游客办理注销。后续,他们准备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业务培训,总结防疫经验,查漏补缺。
每年夏天,曲阜三孔景区的游学都备受追捧,但今年7月疫情波动后,客流明显受到影响。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雷表示,目前,景区正在加强内外部防疫措施,落实文化旅游部门的部署和安排,通过广播、直播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互动。“在跨省旅行、线下体验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在网上宣传孔子故里,让中外游客领略儒家文化的魅力,感受来自东方圣城曲阜的一份关怀。"
中国旅游行业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晓荣在接受Zhongxin.com采访时表示,目前跨省游已经停止,这意味着能够生产长途夜游的中高端消费市场基本“停”了。如果疫情防控主要影响跨省长途客流,而今年夏季异常多雨的气候将对短途旅游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人们对疫情和自然灾害保持警惕,双重因素的结合大大降低了出行的机会和意愿。
孙晓荣认为,旅游从业者首先要服务防疫大局,学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追求高密度客流,在低密度的周边游、轻休闲、微度假中寻求转型,将文化创作、特产转移到线上销售。“过去两年,旅游业人才流失严重。市场复苏时,服务显然跟不上。着眼未来,我们必须升级产品和服务,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据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介绍,经过2020年一年的战“疫”,旅游行业应对疫情反复的经验有所增加。在暑期旅游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况下,不妨利用空档期来反思和解决过去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王德刚说,如果去年下半年旅游市场刚刚复苏,一些比较老的传统产品被重新销售,缺乏创新;不少老员工离职或被辞退,一批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能不高的新员工上岗,也使得旅游服务整体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