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晚8点,北京,周元强匆匆回到他在通州区的家。
当晚,应省政府驻京办邀请,周元强等150名在京务工的四川籍农民工在这里共进团圆饭。在家里,周元强想花更多的时间和父亲在一起。一周前,他专程回到家乡阿坝州小金县,带着父亲到北京团聚。
周元强已经在北京工作20年了。凭着自己独特的吃苦精神,他在一家火锅店当洗碗工,成为一家餐饮公司的合伙人。在考虑开辟新的餐饮市场的同时,他也在计划在家乡创业。
周元强老家在小金县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考上中学后,只读了半年就来北京和他的餐饮亲戚一起工作。起初,他在一家火锅店的后厨做杂工,洗碗,打零工。他的月薪只有100多元。他特别羡慕厨师,厨师是高工资的技术工人。为了学习技术,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好一切准备。厨师们上班时,他会偷偷观察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回报,他被提升为火锅店的负责人,后来又被提升为厨师.
2008年,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周元强开始创业。他和朋友在首都机场附近开了两个小吃摊,生意兴隆。后来,菜摊所在的大楼拆除后,他与朋友合伙,在北京通州区万达广场创办了现在的餐饮公司。
在外打工,时间最长,周元强6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然而,近年来,周元强每年都回家,他的家乡变化太大了。他曾经在县城读书,现在回到小金县经常“找不到方向”。路宽,房子美,发展机会多.“去年,我回去过三四次。”
现在,流浪了20年的周元强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考察,他已经将家乡的土地转让了,并将于今年4月回到家乡种植藤椒。此外,他还计划和北京的朋友再开一家四川特产小吃店,向全国连锁发展。
今年春节,周元强将带着他的老父亲去北京的所有主要景点玩得开心。“这几年太忙了,陪父亲的时间不多了,春节团聚让他老人家开心。”周元强说。记者刘春华
(编辑:张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