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在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公司销售仍保持较强的韧性,权益合约销售同比录得正增长,达到5706.6亿元的新高。财务稳健和现金充足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截至2020年末,公司总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1.7%,净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55.6%,现金短债比为1.9倍。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也在业绩发布会上公布了“三年增长”计划,明确向市场传达了龙头房企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信心。“公司有信心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每年股权销售增长10%以上的记录,并保持各项业务指标同步增长。”
与此同时,碧桂园多元化经营取得新突破,向“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迈进取得阶段性成功。不久前,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博支林刚刚宣布了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筑系统在建筑工地的一系列实际应用,“用机器人盖房子”的梦想即将实现。据了解,截至2月底,博智林已有超过15个项目应用了18台机器人,累计应用建筑面积达80万。覆盖全产业链体系的千玺机器人集团,致力于推动餐饮产业和服务的升级。截至目前,已运营门店80家,分布在大湾区9大城市,10多个省市投入运营单机设备583台。2020年,碧桂园农业公司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农机拖拉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超万亩无人农场试点示范项目的实践。未来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中国“农业芯片”,助力中国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升。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经济结构、提质增效将是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核心之一。有分析认为,碧桂园以自主创新为基础,布局建筑、餐饮、现代农业等高科技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衔接,将科技成果充分应用于现代化。
在最近的一次高管会议上,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也表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给有竞争力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认为碧桂园的方向肯定是正确的,具有鲜明独特的竞争力,“努力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贡献我们的人才”。
销售业绩稳步提升 杠杆水平持续下降
2020年疫情打乱了房地产行业正常的商业节奏,碧桂园迅速做出反应。疫情缓解后,积极复工复产,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打造线上营销团队。全年销售仍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约5706.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3%和8%。在第三方机构的全面销售排名中,公司依然高居榜首,领先地位稳定。
2016年至2020年期间,碧桂园权益合约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体现了龙头房企平稳运行能力,平滑行业周期。
(来源:企业公告)
随着白银时代的到来,“现金为王”在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2020年碧桂园综合股权收益率高达91%,连续5年高于90%,可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行业领先的收款水平和充裕的现金为公司优化资产负债表打开了空间。截至2020年底,公司总贷款余额已从
2020年,穆迪将碧桂园的发行人评级和高级无担保债券评级上调至投资级Baa3,前景稳定。该机构表示,评级的上调反映了公司在房地产行业的领先市场地位、良好的业绩记录,以及持续稳健的财务管理策略。惠誉还认为,碧桂园已经展现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其强劲的经营状况和稳健的财务状况足以支撑“投资级”评级。信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和优化
融资期限,其最新发行的美元债利率处于行业极低水平,其中5.5年期仅为2.7%,10年期为3.3%。丰富的土地储备和多元的区域布局,是碧桂园在各商业周期保持销售稳定增长的基础。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业务遍布31个省份,289个地级市,1350区县 ,项目总数达到 2958个,权益可售资源共2.25万亿元。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8% 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 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 位于五大城市群。
碧桂园表示,当前中国城镇化市场依然广阔,未来将继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聚焦深耕,推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高科技综合性企业”雏形已成
稳健的财务指标保障了碧桂园多元化业务的顺利推进。2020年,该公司向“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相关业务板块亮点频现。
2018年,规模已跃居行业之首的碧桂园宣布进军建筑机器人领域,仅用两年半时间,博智林的产品和技术已实现诸多“零”的突破,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了解,博智林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绝大多数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目前共有4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集中开展重点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累计递交专利申请3000多项,已获授权近1000项。

外墙喷涂机器人在作业
2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碧桂园开发的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成为全国7个试点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机器人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
“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希望在建筑领域里,用科技的手段和机器人设备变革行业,以后所有产品都是标准化、质量好、安全有保障。”杨国强表示。
截至2021年2月,千玺机器人集团目前共有80家门店在运营,分布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十多个省市。该公司是全国第一个食品机器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也是国内首家获得餐饮机器人CR证书的企业,其煲仔饭、雪糕机器人获CE欧盟认证。截至2021年2月20日,累计提交883项专利申请,已获授权411项,自主研发机器人设备及软件系统80多种。

千玺火锅传菜机器人
莫斌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在明年全面实现盈利。相信机器人对主营业务的支持是非常强大的。“新业务一定会成功,而它们的成功一定会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

机器人餐厅
过去的一年,碧桂园现代农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公司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农机具和拖拉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超万亩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的实践。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企业到全世界开垦建设无人化大农场的梦想并不遥远。莫斌在年报发布会上介绍称,碧桂园农业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真正做到健康食品“从田间到餐桌”。而与现代农业板块深度链接的碧优选将在粤、京、沪多地进行业务探索,通过多种业态模式形成全渠道销售,进而布局其他重点城市,放眼全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强国的战略背景下,碧桂园立足地产主业,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了相关传统产业的现代化,体现了身为行业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高科技业务产生的新动能也将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令碧桂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得更久、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