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Kr旗下的编译团队,专注于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专注于向国外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新趋势。
编者按:现在很多基于用户运营的创业公司,在成立初期都喜欢围绕建设社区来发展。但是,建设社区并不是为用户创造一个聚集地,还涉及到用户调研、持续投入、倾听、去中心化等各种考虑。本文来自《第一轮评论》,原标题为《从即时锅到Instagram :创业社区建设的关键教训》,主要介绍Instagram前社区运营负责人贝利理查森在社区运营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讲社区、核心用户、社区价值观的定义。
对于几乎所有的早期创始人来说,他们都希望成功地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相互关联、拥有活跃用户的社区。这也是快速了解产品与市场匹配度的标志,也可以建立口碑的病毒式增长圈,帮助企业通过深度接触和线下接触打造知名品牌。
无论产品本身是致力于将普通人连接在一起的平台,还是促进普通人之间进一步联系的社区,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正在参与社区建设。
然而,“社区”本身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这是一个晦涩而神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当然真实性也很重要。然而,如何成功地建立一个社区并不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情。一个真正繁荣的社区有特定的法律。这个定律也有一些神奇的力量。人聚在一起,这种神奇的力量很难被打破,更难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个社区有它自己的神秘之处,但是,它并没有跳出缝隙。这就像生火一样。你总是需要一定的因素或者材料,再结合一定的操作顺序,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事情。”社区运营专家贝利理查森说。
理查森是最早进入Instagram的员工之一。她最初负责发展全球社区、管理博客、发现KOL和组织相关会议。离开Instagram后,她和几个朋友合作成立了People Company。这是一个专注于帮助组织建立和培养真正的互动社区的组织。
在与耐克、保时捷等客户以及Edcamp等非营利组织合作三年后,他们意识到,他们所谓的“如何构建社区”研讨会和相关框架为许多组织无法掌握的问题带来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基于好奇心,他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选取了几个独特的社区案例,并整理出关键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带来相关的启发和感悟。
在《第一评论》对理查森的专访中,她讲述了一些故事,深入探讨了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建立社区的具体方法,总结了优秀社区如何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起步、获得流量、进一步发展的八条宝贵经验。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经验分享,比如如何获得第一批新客户,在获得数千用户后放弃控制权,希望对早期创始人和有经验的社区管理者有用。
1. 社群建立第一步:不要为了建立社群而建立社群
理查森认为“社区”这个词其实很抽象,在创业领域经常被误解。“大约五年前,‘社区’这个词开始被用作委婉语,而不是用户。后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没有对这个词有更准确的定义之前,就开始乱用这个词了。”理查森说。
但事实上,理查森并不满足于这种“虐待”现象。
“社区是非常神圣的。它反映了某些相关人员的联系、支持和活动程度。如果这些人对这个社区有一定的认可度,非常活跃,那么你就很幸运了。社区不是一个随便的词。真正的参与和被动、功利的参与是有区别的。”理查森说,“许多富有抱负的社群建立者经常都会忘记社群的重要性。他们把不认识的用户囫囵吞枣般地归纳到一个列表中,就开始称之为社群了。,如果要形容普通用户和铁杆粉丝在同一个地方,那就不要称之为社区。”
style="font-size:15px;">而在理查森眼中,她对社群有着独特的认识和定义。“真正的社群,实际上就是群愿意为自己关心的事情而频繁聚集在某个地方的一群人。最活跃的社群,会为成员提供机会,让他们与让他们彼此按各自所爱来交流。”理查森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拥有的到底是一个社群,或者是区区一个用户组,那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群体的成员对于实现最终产品或最终影响是不可获取的吗?如果不是的话,那这就不是一个社群。”
活跃社群的标志,就是新成员的加入,全是基于其自发行动的。在早期,你要寻找的,就是充满激情并且愿意在社群还不知名的前提下频繁参与互动的这个群体。
2. 发现100个非常关注你的用户,不要担心扩大规模
一些创始人可能会认为社群联络可能不适用于产品打造,但理查森却有不同的看法。
“社群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创业初期找到并与关注你的用户建立联络关系,这对任何初创企业的存活都至关重要。”她说。
“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建议去找到100个非常关注你的用户,并且不要像Airbnb初期发展阶段那样去扩大规模。你可以从产品角度来进行不同理解,为你的铁杆用户打造并改善有关功能。”理查森说,“不过,你还要与真正关注你的用户建立特定的关系。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打造产品或增加销售,而且还包括定制服务和人际关系培养等方面。”
对此,理查森还分享了考特兰·艾伦(Courtland Allen)成立创业者社区Indie Hacker的案例。
“艾伦在创立公司之初,曾经耗费无数小时研究多名创业者。在他眼中,他所研究的对象,都会欣赏并支持他所打造的产品。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刻过后,他分别向150名创业者发送了私人邮件,而这也并不算是‘规模化’的做法。然而,他的社群如今已有超过6万名用户,每个月在全球各地举行的见面会多达50次以上。”理查森说。
根据理查森的经验来看,许多创始人都认为这种做法是值得尝试的。
“他们不想优先考虑可能是未来用户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群,也不想致力于无法实现规模化的工作。要开始工作,实际并不难。你只需要认真关注产品,然后就希望它能够受众多用户青睐就行了。”理查森说,“然而,当你没有增长势头时,唯一愿意下载并使用你的产品、并与你产生交互行为的用户,实际上已经是关注并支持你的这群人了。所以,你需要既关注产品,同时又要重视社群建立策略。”

贝利·理查森(Bailey Richardson)
此外,创业者还应该谨记,社群建立的初期,可能会让人异常痛苦。
“我曾经举办过一场活动,最终只有2名用户来参加。但你也要坚持下去。凡事都是从小做起。当你在迅速发展的公司中面临各种压力和资源短缺时,你很容易会快速地放弃一切不起作用的东西。但你不可能像你理所当然的那样,直接跨过这些困难。”理查森说。
找到那些关注并喜欢使用你的产品的用户,同时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把宝贵的创业初期用于公司建设的时间,用于了解用户,发现真正为他们服务的做法。毕竟,他们才是你所打造的社群的中坚力量。
至于如何找到最初的关键用户,理查森分享了两个核心标准:
我喜欢跟谁在一起?谁可以带来能量?已经参与并做出贡献的人是谁?当然,不要凭空“制造”动机,从真正的参与者开始着手。
假设你所打造的社群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你还会选择坚持与谁一起?社群维护是一个长期过程。你所领导的组织其未来依赖于谁,是核心用户,忠实顾客,重要投资人,还是热情的员工?你希望关注哪一方?
3. 社群价值并不能一体适用,从“为什么”出发,走具有自身特色的路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做法是,许多创业者最初建立社群的动机都不明确。
“‘因为我们的竞争者已经开始在培养社群了’,或者‘投资人认为我们应该打造自己的社群’,又或者‘我希望实现病毒式传播’都不是合理的动机解释。”理查森说,“如果你是为了这些原因而去建立社群的,我保证你最后会一败涂地。”
此外,理查森还提到,创业者也不应该直接照搬套用别人的社群建立策略。
“社群并不是一体适用的。你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社群建立策略。这并不意味着,它需要多么崇高,或者与某些商业价值背道而驰。”理查森说,“试问自己,‘激励公司发展的动机是什么?谁又是公司最忠实的用户?我们又应该如何结合两者来工作?’从这些问题的答案中,你就能找到社群价值所在。”
“社群工作的核心,就是建立与用户的关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你公司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对于许多科技公司而言,特别是基于平台或在线商城而发展的公司,事实的确如此。”理查森说,“当你在研发一款产品时,实际上你需要要做的是写出核心代码等重要工作。如果没有人做这些工作,那你的产品只会变得平平淡淡,毫无生气可言。”
为了弄清社群如何融入公司的宏观战略,理查森建议你可以从社群在不同类型公司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中找到一些灵感。
“例如,当YouTube最初上线时,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个网站就是其产品。然而,从许多角度来看,用户所消化的产品实际上是网站中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整个社群所创建的。此外,Instagram和Airbnb也都属于这种类型。”理查森说。
对于这类创业公司,创始人应该专注于推出高质量的内容。
“好的榜样,必然会招来他人的关注与模仿。这即是说,打造社群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用户并创造创意文化等方面。在Instagram推出初期,我们通过我们的建议关注用户列表和博客功能来完成相关工作。”理查森说,“这些功能向其它用户介绍了Instagram的所有功能和亮点,给予他们通过全新又有创意的方式拍照分享,这种体验就明显地区别于其它平台。”
然而,也存在另一个维度中的社群打造。源自于加拿大的厨具公司Instant Pot就曾建立了一个围绕厨房用品的狂热用户社群。“当你停下来思考时,你会发现它是多么的不同寻常。”理查森说,“我们曾经也与一些知名品牌合作过,它们在社群运营策略方面也有存在一丝犹豫的时候。我总是说,‘如果Instant Pot都能做社群,那你也肯定可以做。’”
理查森强调,Instant Pot的早期社群运营策略,实际上来源于希望将顾客和规模化支撑联系起来的想法。
“Instant Pot本身就有很多忠实用户,这些用户也希望最大化利用这些产品,或者用这些产品来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通过Facebook的群组,将更多的用户直接联系在一起,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快地了解各种困惑问题,而这也比他们当时规模化提升客户支撑服务要快得多。”理查森说,“然后它就可以滚雪球般地发展成为口碑相传的病毒式营销工具。没过多久,它们在亚马逊上就卖断货了。”
对于初创公司应该如何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社群建立方式,理查森建议创始人退后一步思考。
“在你的业务范围内,有没有哪方面是无法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的?有没有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这些思考方向,可能就是适合你自己的社群建立策略的发展方向。”理查森说,“也肯定会有一些热衷的用户,他们愿意主动提供帮助,并且说,‘我喜欢这个产品,我也乐意帮忙。’”
对于社群价值背后的“为什么”,理查森则有如下思考建议:
为什么要把用户聚集在一起?探索和发现这些用户愿意一起去实现的那个共同目的。
蓬勃发展的社群,必须存在一个共同目的,而这个目的,即是“为什么要把用户聚集在一起?”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目的,必须能够调动用户与你一起做这件事情,而不是由某一位领导者提出的自私或片面的想法。
为了确保你的社群共同目的符合用户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也能描绘你们可以一共完成的事项,你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的用户还更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期待做出什么改变?
只有靠我们共同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当你清晰地了解你想要和谁聚集在一起、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时,你才更有能力去决定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
延伸阅读:Instagram前社群运营负责人:创业公司该如何打造社群?(下)
译者: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