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户外运动旅游的介绍,户外运动介绍书

5岁的辛巴在南极洲。

1月初,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8岁的辛巴穿着短袖在大理户外看路人悠闲地表演。

“哈,我不知道这孩子为什么这么凶。他每天都穿这个,就是锻炼身体。”辛巴的父亲徐成华说。1月初,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80后的徐成华,他皮肤黝黑,长发如野马尾。提着行李箱,徐成华正好出现在记者面前。然而,作为班夫山电影节的“当代中国的徐霞客”和“中国第一探险家”,徐成华儿子辛巴的故事更吸引人:辛巴两岁开始用手机学习摄影,三岁游历北极,五岁到达南极,八岁登上青藏高原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游历30多个国家。

3岁去北极,5岁去南极

老波兰和辛巴

1985年出生的徐成华,老家在辽宁。2005年艺术生大学毕业后,只身一人去了西藏,住了两年,去新疆20多次。他热爱自然和冒险,走遍了50多个国家,逐渐成长为一名探险家、作家和纪录片导演。因为热爱极限运动,被圈内人称为“老纪”。我的妻子小猪,都是户外爱好者。他们在一次户外运动中相遇并坠入爱河。他们原本计划丁克,却意外生了一个儿子辛巴。辛巴的到来,并没有让他们成为无助的“鸡娃父母”,反而让他们一家的行程更深了。

2014年11月2日,辛巴刚满两岁半。徐成华骑着三轮摩托车从中国出发,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路向北,途经12个国家,用了185天的时间奔向北极,希望能满足辛巴“看北极熊”的愿望。在寒冷的北极,徐成华和家人遇到了美丽的极光,体验了冰钓。即使是3岁的辛巴也能独自抓鱼。徐成华还带着家人去北极探访“最后的萨米人”,用驯鹿和森林探访他们珍贵的感情。当看到北极最后一天的北极光时,徐成华对辛巴说:“爸爸想告诉你,你一定要活得自由、有尊严、干净、有品位。活得高的价值和追求就像极光一样自由和独特。”

2016年11月,辛巴5岁的时候,一家人穿越遥远的南美。用了146天的时间拜访南极企鹅,完成了一次传奇的地球两极之旅,震惊了整个中国旅游圈。5岁的辛巴成为了到达南北两极最年轻的中国人。在南极,辛巴遇到了可爱的企鹅、海豹等野生动物,还遇到了在南极科研站工作了45年的动物学家。他对动物学家斯科比的爷爷很生气,爷爷告诉他人类在南极捕杀野生动物,并主动要求父母帮他写下“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的字画,并与字画和企鹅合影,希望呼吁更多人保护野生动物。

8岁徒步7小时登顶雪山

徐成华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去了那么多国外的地方,他应该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2020年6月底,徐成华带着辛巴乘坐越野车和装备,一路向西出发,穿越鲜有人涉足的藏区,前往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探索珠穆朗玛峰。一路上,他们爬上雪山,骑马,拍摄野生动物,在寒冷的天气里前进。

2020年7月1日是峰会日。凌晨四点,天还没亮,爸爸就把还在睡觉的辛巴叫醒了。辛巴爬山时又累又困。那天在寒冷的高原上下雨了。辛巴走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被折磨哭了。可以想象,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

多米高的地方,缺氧、寒冷、体力不支……几乎没几个成年人能吃得了这种苦。但年仅8岁的辛巴,竟然硬生生地咬牙撑住了。最终,经过7小时15分钟的连续攀登,辛巴爬到了山顶。


8岁的辛巴谈论起自己对于“坚持”的理解:“坚持就是,你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要是突然放弃的话,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独自驾皮划艇挑战三米大浪


告别雪山,他们又来到了四川甘孜,一趟惊险刺激的河流漂流将在这片风景秀美的源头启程。全长194公里、力丘河流经宽阔平整的高原,穿过陡峭险要的峡谷,途中有波涛滚滚的惊险时刻、也有如镜一般的静谧时光。辛巴从小就有过划船训练,然而这次他要独自划着皮划艇挑战长江。徐承华有意希望辛巴经历一次翻船的考验。在他和同伴们良苦用心的引领下,辛巴的小船终于被三米多高的大浪卷翻。


徐承华对记者说:“我们不仅要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更要给孩子磨炼的机会。就连南极企鹅的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引着不会游泳的小企鹅尽早地下水,因为生存让它们知道:现在不忍心磨砺孩子,往后遇到天敌就该后悔。”


网友:“输在起跑线”?


除了南北极,辛巴还和爸妈一起去了俄罗斯、土耳其、秘鲁智利玻利维亚斯里兰卡等近30个国家,学会了英语、西班牙两门外语,拥有了25个雄心勃勃的梦想。网友们这样称赞徐承华:这个爸爸真是了不起。然而,带着孩子一走就是十天半月,作业写不了,书念不了,学也上不了……是不是打一开始,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


谈到对于教育的思考,徐承华说:“这一路上,尽管辛巴上山下海,一直在玩。但我敢说,他所收获的一定比坐在教室里学习、考试要多太多了。你会发现,他成长的速度,快到让人惊讶。路上的那些感受、那些好奇、那些勇敢,那些在他身体里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会像一颗颗种子一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随着他的长大,慢慢长大。经历就是成长。”


“当他坐在北极厚厚的冰面上,自己在冰洞里钓来活鱼自己吃时,从此学会了珍惜食物。又比如这次,在河流旅行的路上,我们漂到了一个藏区学校旁边,几个年纪和辛巴相仿的孩子非常好奇,一直追着我们跑,辛巴赶紧下了船。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踢球,扭在一块儿,玩得别提多开心了。然而,当辛巴不小心闯入他们的教室时,他愣住了。桌椅胡乱堆在一起、长时间没有粉刷的墙壁已经脱落、甚至有人直接在教室角落铺了床……两个月后,开了20多个小时的山路,我们又回去了,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书、新衣服新鞋、乒乓球桌、篮球筐,还将他们的旧仓库粉刷成一间崭新的图书室。那一刻,我在辛巴的脸上看到的是善良,是爱心的传递。”


“一息尚存,从吾所好”


徐承华和家人在之前环球旅行归国后,先是生活在杭州千岛湖,今年搬到了大理,“因为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自然环境和人文的圈子。”徐承华喜欢把花在旅游上的钱和大城市的房价做对比。“去北极只花了30万,去南极花了60万。其实只是北上广的一个卫生间而已。”他和妻子的工作很普通,二人经营过一家客栈,徐承华偶尔写书、拍纪录片,和辛巴共同的旅行经历,被他拍成了《辛巴奇遇记》,给很多人带来启发;而妻子小猪曾是上海的一名工程师。


“对于我们一家来说,世俗意义上的房子、车子绝不是生活必需品,美好的经历和冒险才是。我们就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去安安静静地看看这美丽的星球,寻找生命中的更多可能。”在唯美的玻利维亚天空之镜,徐承华写下了自己的感悟:“维系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我和妻子看来,不是孩子,不是物质,而是彼此精神上的共同成长。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统统让他们见鬼去吧!”


“一息尚存,从吾所好”。这就是他最崇拜的探险家沙克尔顿的经历给他最深的启示。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