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怎样做外贸生意,个人如何做外贸创业

为了帮助mainland China和香港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和外贸从业人员增强自身能力,提高分析和运营国际贸易市场的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对企业乃至整个外贸行业的影响,贸发局采购正式启动智库专家项目。

本期《智库专家》,“贸发采购”再次邀请品牌战略专家本大叔为大家带来一堂商业分享课。

前不久举办了线下创业公开课,反响不错。

过去两年,我们亲眼目睹了新冠肺炎、黑天鹅、——贸易摩擦、仓库爆炸、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也让我看到了来找我的学生的心态和做法。非常有趣,让我不断思考。

一般来说,有各种各样的词,比如焦虑、分享和讨论、相互鼓励。但是我们不应该只看每个人说了什么,还应该看每个人做了什么。

其实有很多抱怨,但他们都在努力学习,以适应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有时候,你变得越混乱,机会就越多。

来我这里咨询外贸创业的人数没有减少,但似乎有增加的趋势。这也让我决定开一个商业分享班。同时,我也整理了一些外贸专业学生问得比较多的外贸创业问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别废话了,走吧。

什么时候最适合外贸创业?

如果问创业时间,没有标准答案。我倾向于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时间来问。

我35岁开始创业。当时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有了信心,我觉得我可以出去闯一闯。

我的经验刚刚好,有一些专业经验可以安家,也有一些人脉,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朋友一起创业。35岁的时候,我也有了一定的财力,足够我出去试一试了。所以,对我来说,35岁是个好时机。

当时我的心态和大家差不多,就是——不创业就老了。

当时我身边很多500强的同事都不愿意离开。到了35岁、40岁、45岁、50岁,越是不离开,越是不能离开。当时我已经成为亚洲的采购领导,老板在欧洲,所以我基本上是把头靠在公司的天花板上。

因为工作场所在顶端,我决心进行一次冒险。也有一些人遇到了创业的好机会,而另一些人手握非常关键的技术,恰好遇到了合适的销售人员,或者遇到了好的投资人,就去休息一下。


创业这一块,太早或太晚都不好,太晚创业很可能你已经没有这个精力了。当然,我们会看到卖场的老爷爷还在创业,这是特例了,我们说的是大部分人的情况。




外贸创业有哪些客观条件?



很多人说,想要吃时代红利去创业其实都逃不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但我觉得是另外三个条件。


之前听过一句话,感觉挺真实的:「20-40岁的时候,用专业去赚钱;40-50岁的时候,用人脉去赚钱;到了50岁的时候,用钱去赚钱。」这应该就是创业的三个客观条件。


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或者没有在一些领域有沉淀的话,你很难去创业。你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想去开咖啡厅,但是你对咖啡什么都不懂,那我觉得这个成功的机会不会特别大。


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性想法,但是碰到资金问题,你的想法可能很快被别人抄袭。如果在互联网领域,你有一个想法,你需要钱,你去找投资人,他可能会问你一句:如果某大公司突然间把你的 idea 抄走了,你能怎么样?


我们目前很多生意是跟规模有关系的,你规模太小的话,很容易被人取代。所以资金在创业的过程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最后一点,个人感觉人脉并不是特别可靠。很多人会跟你说,创业人脉很有帮助。而我听听就算了,甚至后来完全对这句话有点反感了。


我更加相信你的专业,或者说是你的产品,信人脉不如信产品。我的整个 BE(B2B Showroom by Ben) 里面也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你自己的产品如果有竞争力的话,你根本不需要去在乎这些关系上的事。




创始人需要具备哪些个人能力?



当然全能是最好的,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只要能有一两个长处的话,已经可以考虑去创业了。但是这两个长处要特别专精,如果只是普通的好,或者你自我认为的好,建议再想想。


如果说不需要哪些能力,我会说:前期不要太把管理当回事儿!


大多数人都是小公司创业,不是一来就是大企业起步。我们外贸人创业一般都是两三四个人这样子。这种情况下,我是特别不赞成把管理太当回事儿的。


另外,我觉得外贸创业有一个性格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乐观。


对创业来说,乐观比悲观重要多了。悲观的人会比较谨慎,很多事情都会往最保守的方面去想,但这对创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可能你的团队里需要这么一个人,但是对于主创人来说,我觉得乐观的性格是最重要的,凡事往好的的方面去想,才有可能往有机会的方面去靠。


外贸人创业,领导力也很重要。这个东西是你学不来的,我基本不觉得有人可以靠后天学习掌握这个 Leadership。因为这是一种性格。


Leadership 有很多 styles,不只是带兵打仗这一种,对于这个词的含义,大家可以看得更加广泛一点。




既然要创业,有哪些类型?



假设大家都不跳开外贸的话,最简单的就是 soho


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开贸易公司,也有一些人会去开工厂,当然这个对创业来说有点难度了。


soho,也就是一个人的公司,一个人创业。做一个简单的中间人,应该说是搬运工,然后赚一个销售额的差价。


我知道一些人对 soho 并不特别看好,觉得 soho 可能做来做去做不大。我觉得这个也还好吧,什么叫生意做不大就不好了,为什么我们觉得生意一定要做大才是好的呢?


我们的生意是为什么,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有些人创业的原因很单纯的,他只是希望可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赚多少都算自己的,还有人向往比较自由的生活。如果是这样,我觉得 soho 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个人尤其觉得适合女生,这一点我已经强调过很多次。


在女生的整个人生成长过程中,soho 是一个相当能配合她的人生生涯的一个好职业。刚刚毕业的,我猜有很多人是学英文进来做外贸的,soho 可以让你看世界。在将来结婚生子的时候,你也不用担心公司不会要你或者职场遇到瓶颈。soho 真的可以做到让你左手未来,右手接单。


外贸公司来说,一般会有一个联盟。我看初创业的公司更多并不是老板,而是 partner,就是谁也管不了谁的那种。你有你的单,我有我的单,大家一起团购似地去跟工厂去买东西,这个形式我没有觉得特别好。


开工厂的一般都是技术人员出身,我自己也是工厂创业。其实开工厂的成本也没有特别高,开一个小车间的话也就是几十万的事情,我觉得对一些人说来是可以承担的,开工厂的可能性没有那么虚,不会担心客户会跳过他之类的事情。


所以,我的结论是,一开始比较适合去做 soho。我也一直在推广一个「1+1+1」的概念,就是说有一份主业,一份副业,还有一份是兴趣。这几个事情是可以同时并行的,而且中间的冲突并不会特别大。创业的话我觉得可以从已有的副业开始。




如何选择产品和行业?



小众!


你问我的话,我一定是说小众产品了。我觉得自己背后就贴着一个小众的标签,我所做的三个事业全部都跟小众有关。


外贸采购顾问公司,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外贸公司的一种。当这种外贸公司都在收差价的时候,我们选择不做差价,而是只收服务费。在市面上99%的外贸公司都在收差价,那我们就是那1%了。


巧克力也是小众的。在众多好吃口味的巧克力当中,费列罗、瑞士莲这些都是优秀的巧克力大公司,我选择不去跟他们正面竞争,而是选择走自己的路。我的小众是只做婚庆,所以大家在超市或者平常的渠道,是买不到我的巧克力的。


我说的小众,其实就是做有差异化的,不同于市场的产品。


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像10年、20年前那样,哪里都好做,哪里都是生意,我们已经过了那个时代。曾经那种机会遍地的情况越来越少,主流的生意、好做的生意越来越少,甚至是慢慢消失了,会被一些大公司一一并购了。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所以说创业越来越难了。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职场环境,反过来说,其实没什么人愿意创业。如果你跟朋友说你要创业,他们会问你为什么这么看不开。


但是在中国内地,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家看到百花齐开的这种情况,很多人愿意去创业。我们刚好有这样一个环境,但我会觉得这个环境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收缩了,那我们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呢?我只能说还有一个小众。


就连 BE,我现在做的这个培训也是小众。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教英语的很多,教商业英语的也有很多,可是教外贸英语的人几乎没有的。那你说这是不是小众呢?




#06 如何选择创业合伙人?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还把对方当朋友,就不要合伙创业。


我个人的经验并没有特别差,我合伙的那位法国人至今还是朋友。但问题是,你在合伙的过程中会发现,1+1并不等于2,甚至小于2。


所以今天,我情愿不做,也不愿多做。你自己有多少料,就做多大的生意,尽量避免和别人合伙这件事。


我看到一些人特别喜欢跟朋友合伙,几个人吃完饭喝完酒,觉得我们可以一起搞个事情,就去搞合伙了。明天再说,我们占多少股份之类的,我觉得这个甚为幼稚。


要知道,我们真的要合伙的话,应该站在寻找可以能力互补的人,而不是朋友。


说回我自己的例子,我和法国人两个人都是采购方面的专家。我们的意见都很强,因为大家所做的事情都是那个熟悉的事情。


很多时候,花在争论上的时间比真正能输出的效果多很多,结果导致整天都在办公室里吵架,这种情况我觉得是相当无聊的。


如果他是投资型的合伙人那就不一样。但是,也绝对不好受。虽然我没有跟投资方合作的经验,但我肯定会避免的。人家也不是傻子,白投钱给你,让你以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这并不是太正常。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自己的事。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去做的,那就别做了。




创业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和困难?



最大困难肯定是没生意呀。


第一个月没生意,你觉得很正常;第三个月没生意,你都觉得非常正常;半年后没生意,你已经开始纠结了;一年后没生意,你整个人就垮了,你跟你的所谓的团队都会垮了。


一开始的时候想得很大,结果是因为一点点生意都没有,慢慢把自己磨掉了,这个是最大的困难。有句话说得好,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创业的途中其实是相当寂寞的,在你身边会发生很多困难和阻碍。如果连士气都输掉了,跟着你的人虽然也会因为你的工资而上班,但会丧失积极性。


他们跟着你混,是因为看着你好,看到有机会有前途,大部分不会因为眼前那点工资而去选择一个创业公司。所以,在团队这边也是希望看到你胜利。


我最近有一些朋友创业,我也是这样劝他们的——「quick win, small win」。比如说只是赚一点小钱,不要因为这个单子没怎么赚钱就不去做。


我甚至听到有些人说,因为违背了他最初创业的心态而不去接某些订单。我个人是非常反对这种心态的。


我们是做生意啊,不要把自己想得太理想化,把能接的单都接下来,别和钱过不去。如果你不去接一些单的话,不去真正走一趟流程的话,其实你一直以为是对的东西,可能都是错的。




初次创业需要多久才进入平稳期?



这是一种状态:让周边的人看到你赚钱,看到你的模式、你的生意是可行的,慢慢你的信心就会有了,你身边的人对你相信起来了,你的生意就会顺起来了。


大家可能都听过,只有2%的公司是可以生存两年的。我真的很能体会这句话,我觉得两年是相当合理的。


两年的时间,足够你去观测和印证你的商业模式的正确性以及盈利的可行性。你的产品是否真的有市场?你的客户是否靠谱?这些在两年的时间里通过验证,我觉得你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一个稳定期了。


另外,我觉得市面上的老师建议只能用作参考,实际上也得靠自己去走一次流程,才能找到最好的运营方式。


我不是说这些是假的,但是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自己的生意,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方式方法。


再者,不要把期望放太高。两年才有稳定期,这是相当正常的情况。可能第一年你完完全全没有订单,你在摸索,你在试错,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做巧克力生意第一年的时候,我是有挺多障碍的。比如我刚买回来的时候,我以为我家的一些商业渠道都可以用上的,结果是完全用不上的。我要去重新摸索一个新的市场,最后找到婚庆。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情,是我花了时间去试错,去观察,去改变方向,整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我也不敢高估我自己。如果再去创业的话,我也不敢保证在两三年内就可以把它做成盈利的。但是很幸运的是,现在我的所有的生意,除了第一个采购公司卖给法国人,其他两个都是在盈利状态。




创业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什么?



「双正」,即正利润+正现金流。


这是我的定义,这也是所有小企业/小公司在最初创业的时候,应该把它作为阶段性目标的一个定义。


正利润。我特别反对这些所谓的策略性亏损,我知道有一些公司是愿意这样做的,是在消遣呀,或者说是有其他特别大的目的,这并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小公司创业的时候,应该考虑怎么去赚正常的利润。如果你的公司第一张单不盈利,第二张第三张单不盈利,那你永远都不会盈利,不要想什么策略性亏损。




正现金流。如果公司不盈利的话,这公司好像得到癌症一样。如果公司是负现金流的话,那就好像遇到交通意外马上死掉。


所以,当我去定义这个公司是否上了一个成功的阶段,如果这家公司能够连续做到「双正」的话,从财务方面讲它就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了。我觉得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定义,我甚至觉得这是唯一的定义。




如果创业失败如何有效止损?



创业失败止损是很容易的。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把问题的根本解决掉,把心一横就 OK 了。


问题是,虽然是那么容易去做的一件事,却有很多人是不会做的。


再等一等吧,可能下个月会好一点,看一看吧,两个星期后可能这个单就能接下来了。等啊等啊,一直等,一直亏钱,一直不舍得止血,觉得这是我的心血,我的希望,不能丢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觉得没有如何止损,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止损。


这只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你真的把心一横,拿定决心,亏钱也要离场,那其实你亏不了多少,还有翻身的机会。最怕你一直借钱来维持,越借越多,越来越不愿意离开你的心血,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注:以上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贸发网采购」立场。)



「贸发网采购」快速掌握国际贸易商机


「贸发网采购」是香港贸发局的网上商贸平台,凭借贸发局全球50个办事处汇聚超过世界200万优质买家的资源,为供应商搜索世界各地市场资源及配对的商机。


  • 聚集全球优质买家资源

「贸发网采购」拥有50年的环球采购经验,贸发局全球总共50个海外办事处聚集全球200万+优质买家,每年为供应商和买家创建超过2400万的商贸联系。


  • 简单便利的操作体验

平台关键词优化搜索+个性化关键词推荐、产品图像智能识别技术、24x7全天候后台资讯管理、3分钟 DIY 快捷上传产品等新功能,为供应商提供一个更快更便捷的运营平台。


  • 个性化定制推广服务

供应商可随时随地依照不同的推广预算,制定选购不同的广告服务,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 商贸配对服务

商贸配对服务充分提供最新的平台采购趋势,并且通过匹配供应商以及全球200万+优质环球买家,为供应商推荐最合适的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