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试用期6个月的公司好吗 去创业公司靠谱吗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4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淼月 编辑|欣欣

俗话说:世事无完美。身处体系规范且庞大的上市公司,三五载光阴,若是尚未升为中层,颇有“温水煮青蛙”之感,大有向“围城”外跃跃欲试之意。

选择一家发展中的初创公司是另一回事。人员、制度、方向不固定,可以随时调整方向,改变制度结构和薪酬。如果运气不好,遇到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总会面临解散和失业的结局。一句话,胜券在握,鸡犬升天;输了就像股市散场打包!

大家都知道创业是“九死一生”。众生本性总有“不甘”的思想,跳出安全窝,试水创业。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企业呢?个人认为,创业团队需要具备以下4个特质的人才。

一、灵活应变,亦接受失败的存在

“创业团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1000人的大中型企业相比,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快、更亲切、更和谐。

部门更少、流程简易、办事灵活、速度也更快。

凡天下事,利弊共存。

我们也必须看到创业背后的劣势和不足。比如产品规划可能随时调整,团队随时会拆分重组甚至裁员,薪资会根据业务情况随时调整,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人员流动快。

大多数创业公司在选择人才时,都会考虑这个人是否足够灵活。

什么是灵活性?调整市场方向后,公司可以迅速转变思路,使工作计划更适合整体战略目标;

遇到大问题大危机时,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资源,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每当出现“黑天鹅”事件时,他都理智无私,能够接受公司的调薪方案.

同时,创业团队也需要成员勇于接受失败。很多创业公司的初始状态是“摸着石头过河”,有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市场、全新的产品。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一切感到骄傲。一点点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整个团队全军覆没。

说的更直白点,你跟我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上船之前讲清楚,海上波涛汹涌,风险难测,一旦触礁或是遇上风暴,大家随时都可能“葬身海底”。你想上船可以,最坏的结局你心里要有打算,不能到最后大家撕破脸皮,吃相难看!

更何况试用期还没满。即使你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企业单方面认为你不合适,也会主动要求你离职!

因为创业公司不能容忍两种人:闲人和不适合的人。

倘若不能灵活应变,按部就班,且无法接受失败,最好还是在安稳的大体系中续命,千万别去创业公司瞎凑热闹。

二、自带“吸源”体质,勇于开疆拓荒

创业公司缺这两样东西:钱和资源。

想进入一家创业公司,情商和智商

子都不能太差,而且还需自带“吸源”体质,能在企业所在的领域开疆拓荒,日积月累,人脉、资源信手拈来,随手即用。


2016年,我曾在一家创业公司待了半年,那次经历无疑是失败的。


进入公司后即成为了管理者,工作重点应在对外拓展资源。至于内部事务,做好培训,让两位下属去执行即可。


可惜,我当时没有悟出这个道理,将所有精力用在人员培训、内部事务处理与执行上,却忽略了外部资源的拓展。


内部事务与外部资源拓展,二者重要性比例值是2:8,创业公司想要的可不是执行者,而是一位管理者与拓荒人。


初期阶段,公司的总助还亲自带领我去拜访相关机构与企业,后期看我没得救,也只好放弃了。


失败的结局早已注定,教训却是刻骨铭心。


论执行力,我是大满贯。但论资源拓展,我的得分确实0。我将创业企业最为看重的部分做成了0,这是管理者莫大的愚蠢与失职。


所谓人脉、资源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想拥有的,而创业公司可能更缺而已。想进入创业蓝海的求职者,一定要先摸清自己的“家底”,最好能自带资源入场,尚可顺风顺水。若无资源,一切从零开始,就非常考验自身的“拓荒”能力了,初期阶段会非常艰难,要有心理准备。


自带“吸源”体质,勇于拓荒之人,大小公司皆需要,只是多少、急缓的问题。拥有这中特质的人,薪酬向来不低,创业公司也更倾向于挖这种人做中高层!


三、永存“好奇心”,身怀“十八般武艺”

有很多从大体系跳槽至创业公司的人,初期即无法适应,因为大体系是有序、有规则、各行其是的做事风格,身处大公司,你安稳本分做好分内之事,扮演好螺丝钉的角色即可,若非分内之事,大可拒绝而不为。


创业公司则是另一番光景,充满活力、激情、敢做敢为。


创业公司需要的可不是按部就班、螺丝钉似的员工,他们需要能够主动承担任务、解决问题的人才。


创业公司更愿意招聘“复合型”人才,因为初期阶段,资金与资源都缺,人员有限、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所有员工的工作都不会只是专注于一件事,关键时刻,大家都是“跨领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销售、行政要帮助市场人员运营线上、线下的活动;口才好的研发人员要辅助销售人员充当技术支持,开辟市场;人资要辅助行政处理内务;市场要辅助销售、老板对接对外商务资源......


所以,你会在创业公司见证很多“奇葩组合”,公司年度宣传小视频,是研发人员协助市场拍摄;公司的客户答谢会,是市场牵头,全员出动共同完成的;对外商务拓展,是销售、技术研发、市场共同谋划布局......彼此交融,互帮互助,密不可分


这就对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是身怀十八般武艺,哪儿需要哪儿上,市场人员线上线下运营、文案创作、PPT制作一手抓,销售人员拓商务、演讲与培训、摄影、活动组织一样都不拉下,研发人员敲代码、时不时还要兼任“视频剪辑官”职责。


一人多用,好学上进,乐于奉献的人才是创业公司的“真爱”。


四、皮实耐打,快速成长

能在创业公司活下来的人,大都是皮实的人才。抗压能力差、玻璃心的人可千万别进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会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比如:内部管理制度与流程不规范,很多人做事情会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非常考验员工自身内部协调沟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司资金短缺、内外部资源皆不够,需要采用快速且省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又对员工资源整合、拓展能力,议价谈判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公司内部人手不够,项目多且任务紧的时刻,所有人员都需要加足马力,加班加点,奋战1-2个月,不够坚韧的员工会认为公司不够人性化、没奖金,做事情无动力,亦难长久合作......


总而言之,创业公司活儿多、工作时间长、问题多、资金少且不稳定、妄想早九晚五的人可千万别踏进门槛。


同时,创业公司对人才的忍耐力也是有限的,中高层3-6个月,没有显著的被认可的成果,很难留下来;


普通员工3个月,其价值观、行事效率、人品等都会被众人尽收眼底,过不了上级那关,也得卷铺盖走人。这就需要员工有快速的成长能力,告别“鞭子下老牛耕田”的模式,开启自主学习成长模式,不明白的主动沟通、不懂的主动学习、不会的主动找解决办法。


创业or稳定,选择本无对错,每个人皆有选择权。


只是,在我们选择之初,我们要对自己进行“摸底”,我们的性格、能力、积累的资源与人脉、资金储蓄是否足以支撑我们进入创业公司,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