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两个年轻人来问:我们俩都不懂技术。我们应该找一个技术合作伙伴回来还是转向外包?
这个问题似乎很常见。一般来说,如果有候选人,最好找一个CTO成为联合创始人。其次,在自己的平台上招人,看能不能找到价值观相近的人加入团队,然后仔细观察合作的可能性。假设没有候选人,我们会考虑外包技术部分。
我鼓励年轻人翻遍他们的个人网络,回忆一下哪些学生从读书开始就在技术方面特别突出。只要有人选,就要充分发挥关心和诚意的精神,打动技术专家加入团队。吸引人才的能力也是初创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又问:我记得我在工作关系中遇到一个男人。他四十多岁,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高级经理。恐怕我们负担不起。
我摇摇头说,不是,你要找的人应该是和你年龄相差两三岁的人。如果你太年轻,你不能用你的经验来控制它;太老了,你不知道怎么处理。而“大叔”的人生经历与你相差甚远,对事业的要求也不同,很难与你共进退。
使用虚拟技术的商人
正因为如此,我想到了其他的事情。最常看到的创业者,通常可以简单分三大类:
1.因学术背景从事相关工作而创业。
2.因家庭或职场环境发生巨变而创业。
3.因创业是一种理念实践而创业。
了解各种商业理论,至少可以客观地帮助第二类的创业者,避免那些因为对未来一无所知,没有专业降低失败风险而还得创业的人,因为“最终结果”已经发生,理论是商业计划的基础知识和蓝图。
对于第一类创业者,需要具备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不可否认,这些也是由所谓的“学者”堆积起来的,有的转化为文凭,有的则是工作经验积累起来的。
第三类企业家是最有趣的群体,包括社会企业、理想的实践者,甚至是颠覆性创新的先驱。
除了第一种类型的企业家,大多数企业家可能没有技术能力,但每个企业家都可以获得研究材料。有价值的研究知识正静静地躺着,等待合适的创业者将其转化为商机。
重振久违的科研只是颠覆研发的方式之一。另一种方法是在其他人证明它有效之前,将你需要的研究外包给大众。
R&D概念
24岁的美国设计师Jake Zien厌倦了在桌下调整各种充电器,开始想象一个带转轴的柔性延长线插座,这让巨大的变压器插头有了更大的空间。在创业社区的帮助下,甚至很多成员以前都没有见过。终于,Pivot Power诞生了,销量达到了百万。与社区分享利润后,Zine赚了100多万美元。
也许你会说,这种社区在中国似乎不可行。即使是普通形式的创业,在大多数情况下,掌握运营数据比技术更重要(不是说技术可以忽略)。
像互联网这样典型的创业公司,需要掌握四种“数据”。“定量数据”包括用户使用结果、访问量和性能。这些可以很容易地编译成电子表格和图表。定性数据”包括服务质量和网站
79655328503043" mention-index="0">热图、顾客投诉和调查回应等。“比较数据”包括 A-B测试结果和转换率。而“竞争力数据”则包括监控您的竞争对手,否则当他们比你早先一步完成时,就别太惊讶。设想一下飞机仪表板。虽然上面有超过一百种指示灯、拨号盘和仪表,但飞行员说,只有十几个灯需要注意。他们只要专注于几个重要的——燃料、高度、速度等,一切便能运作良好,不需绞尽脑汁去观察。同样的,你一开始也只须选择几个指标去监控,然后再慢慢增加。当你发现一个指标分析没有帮助时,立刻将它从仪表板删除。但千万别想一网打尽。

飞行员在飞机驾驶舱和天空
以下是大多数创业者放进他们“仪表板”上的5种数据:
1. 营收与现金流:一定要追踪你新公司的财务情况。
2. 广告:可帮助监控自己如何使用资金,让顾客在你的“漏斗”中移动。
3. 社交媒体:注意你的品牌在社交媒体中的健康、互动与成长情形。
4. 网站分析: 对所有现代企业至关重要,尤其是以网络营销业务为主的企业。 包括访客数据、电子邮件订阅和转换率。
5. 顾客数据: 必须知道年度顾客价值和留存率。
当你看到结果时,就可以做即时的调整。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有太多信息可以帮助进行调整,以及不伤害公司的前提下,安全测试新策略。如果点击率过低,可以更换广告图。如果销售额下降,可以进行 A-B 测试。
人天生都会追求捷径。我们都想要找到更快、更容易的方式,但是走捷径不见得是做生意的最佳方式。因此,创业家应学会“走聪明之路”。而追踪营运分析数据,是“聪明之路”的必要部分之一,也是一位创业者“工具箱”里必备之物。
建立假说并付诸实行,再以收集回来的情报进行检验。我觉得这个循环是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常识”与“情绪”会造成偏见,经营不顺利的时候,不管看什么都只会看到扭曲的那面。反之,一切都很顺利时,便容易掉以轻心、做出错误的判断。
大部分的不安都能因习惯而消散,但是从上班族初次转换为创业者的人,刚开始很难习惯经营一家公司的不安。当你习惯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懂不懂技术,并非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
—————————————————————————
关注公众号:“sunzhichaoshuo” 或 “孙志超说” 分享更多干货
若有问题,微信公众号点“有问就提”加入孙志超的知识星球,我会认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