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来找我说她30岁了。现在她面前有两条路。我不知道怎么去那里。我想征求我的意见。
这位朋友目前在上海工作,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他税后工资1.5w/月左右,综合年收入20 W,但是互联网行业升级太快,淘汰率高,受不了年轻人。他怕自己过几年没别的路可走,一直到35岁,工作压力大,身体负担重。
另一方面,在公考制度下,工资大概是0.6w/月,加上五险一金的年底,年收入应该在15 W左右,但是如果选择参加公考,就必须先考研,还要耽误自己好几年的时间。研究生毕业后不知道能不能参加公考,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这位朋友的现状,我给她分析了两条路带来的利弊:
选择继续待在上海,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
1.从经济角度:据我了解,她现在每个月拿1.5w,除了每月固定费用,房租(租一套一套)6800,饭费(公司不包括伙食费)3000,交通费(地铁)300,电话费和网费300,衣服1000,其余都算1000。2.从行业发展来看:朋友是本科毕业生,但专业不是学习的互联网。他们属于这个从事跨行的工作。他们努力工作了四五年。据她说,虽然他们学到了很多,但起跑线和专业人员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互联网是一个大神云集的行业。普通人真的很难实现复仇。结果,他们筋疲力尽,无法忍受;
3.从家庭关系来看:她在上海,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按照她现在的工资水平,在上海买房定居几乎是不可能的。她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想照顾他们,但他们做不到。
选择考公进体制内
如果选择进入公考系统的道路,虽然月薪相比过去大幅降低,但你在家乡工作,避免了租房、交通、就餐等一系列大额支出。此外,你还有更高的五险一金等补贴额度,在家乡的消费肯定比上海低。事实上,一年后还有很多钱。此外,在家乡工作也可以就近照顾父母。体制内的工作比互联网行业轻松多了,时间也稳定了,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有条不紊,有时间照顾家人,两全其美。
最后,系统中的工作相对稳定。虽然普通人可能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但总比稳定和尊严好。30岁或几年后,系统外的工作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你没有时间去改变它,你就会被淘汰。到时候过了35岁再通过公考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