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张庭是小3,张庭创业免费

作者宋百田源投资社区(ID:学究2012)

张庭的“微信商业帝国”正在逐渐崛起。

日前有消息称,女明星张婷和丈夫林瑞阳的微信企业——上海达威商贸有限公司正准备赴台上市。据接近达维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已聘请德勤入驻,并计划于今年9月上市。

资料显示,达维是“TST宫廷秘境”的母公司,这是张庭夫妇创立的直营护肤品牌。2013年以来,公司聚焦“活酵母”概念,销售面膜、面霜等护肤品,并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崛起。

今年年初,达维宣布2018年纳税总额高达21亿元,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张庭夫妇身价328亿人民币”出现在微博热搜上。如今,这对“近乎疯狂”的微信商务情侣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微商财富神话:

卖面膜一年缴税21亿元

随着达尔威的成立,张庭夫妇一路走来收获财富。

达维成立于2013年。作为护肤品品牌公司,一直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是TST系列护肤品和食品,其中主要活酵母护肤品是“名作”。

据报道,该产品声称能够保证酵母的活性,同时不允许其繁殖和生长。此外,还采用了三菌(啤酒菌、酵母和乳酸菌/北美神草)融合的理念,利用低温包装技术提高酵母的活性。

但实际上,投资界从官网了解到,达维活酵母护肤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数据显示,张婷的丈夫林瑞阳在20年前创立了拉菲品牌,试图将活酵母应用到护肤品中。

在TST的宣传资料中,张庭的丈夫林瑞阳被称为“活酵母之父”。

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前三大股东中,上海广鹏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36.45%,上海盛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3.01%,上海商鞅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13.07%。第四大股东引人关注。——北京Zuitaoran服饰有限公司持股6.88%。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演员洪涛,洪涛也是达维的导演,可见两家公司的关系极其密切。

达尔威真的是很多明星带大的。公开资料显示,林志玲、吴宗宪、曹格等明星都与达尔威合作过,同时范冰冰、赵薇等明星也使用过这款产品。

明星KOL代言在品牌建设上充满噱头。在销售模式上,达维也充满了微信业务的味道。通过“0投资、0备货、0风险、0加盟费、免费入TST、做明星合伙人”的口号,TST迅速打开市场,招募了一大批代理商。同时采用佣金返利制度,公司每月15日将前一个月的佣金直接汇至代理人的银行账户。值得注意的是,Dalway采用了非常感性的刺激机制。“宫廷秘籍”APP每月会公布销量最高的前十大代理商的销量,从而形成代理商之间的内部竞争。在奖励方面,腾讯一线了解到,如果今年9月达维成功上市,月业绩超过100万的团队将获得股份奖励。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达威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36亿元,净利润11.43亿元。今年年初,张庭和妻子宣布了达尔威的2018年

的交税总额竟然高达96亿元台币,约为21亿元,令市场实为震惊。


不过,知乎上一个关于TST产品的帖子被媒体扒了出来:上面介绍TST产品成本极低,天猫旗舰店售卖298元的活酵母面膜,拿货价仅为14元!可谓低成本高利润的产品。


身价300多亿?


起底张庭夫妇商业版图


从娱乐圈走入商海浮沉,张庭夫妇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二人更是身价不菲。


1997年,因出演《一帘幽梦》等影视剧而有“台湾第一小生”称号的林瑞阳,宣布退出娱乐圈,转战大陆从事文化交流业务。


自此,林瑞阳走上了商业打拼的道路,他创立了亚洲最大的影视制片发行公司,每年在中央电视台有近250小时的节目制作发行,近年来更是大举投资上海及大陆各地的业务。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林瑞阳本名林吉荣,其微博认证为“演员,美国上阳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在国内,包括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在内,他名下共有59家企业。


在这59家企业中,很多都是上阳投资、新吉阳咨询的各地分企,其对外投资公司,大部分为上阳投资和新吉阳咨询的参股公司。林瑞阳旗下与房地产相关的都是“房地产经纪”公司。曾有媒体报道,林瑞阳所说的房地产生意,并非大家惯常想象的房地产开发,而是代销,帮开发商卖房子。


上海新吉阳房地产限公司的总销售,一度高达330亿,不过,销售额是属于房地产商的。除了能抽取一定佣金,剩余的销售款都是要交给开发商的,而不是流向林瑞阳的腰包,是以外界以此判断林瑞阳身价330亿的说法并不准确。


2006年,林瑞阳和张庭结婚,随后,张庭也跟着下海,成为 “微商教母”。林瑞阳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在2011-2013年期间都经营惨淡,微商品牌“TST庭秘密”取代房地产业务,成为这对夫妇工作的重点。


“TST已经承包半个娱乐圈”,是张庭微商产品的一大宣传亮点。最让人觉得林氏夫妻经商做的风生水起的,是曾经微博上的热搜——“张庭夫妇、微商纳税21亿”、“张庭夫妇的身家高达328亿人民币” 。


今年1月24日,上海市青浦区举行百强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表彰会,人们发现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2018年纳税额12.6亿元,甚至排在了中通、申通、韵达和尤妮佳中国分公司之前,成为青浦区的纳税冠军。


紧接着,又有消息爆出: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纳税总额超过了21亿元人民币,成为上海区百强企业,这个数字在微商界也几乎排名第一。


风口上的微商:


250万代理背后的质量隐忧


微商上市,已成大势?


就在今年的3月,游走在微商边缘的云集正式向美国SEC提交了上市招股书。这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正规军,已经站在了资本市场的门口。


云集在2015年才开始崭露头角。实际上,它的代理模式和张庭的达尔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用户只需要交三百多块钱,就能在平台上开店成为店主。而且,货源由平台提供,不需要花钱囤货,不需要负责发货,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做宣传,就能拿到分成。都是靠着这种低门槛、轻投入、低风险的模式,达尔威和云集都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引领大波代理们发家致富。


不过对于微商平台来说,营销模式和产品质量,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诟病。


2017年7月,云集微店因涉嫌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的巨额罚款;8月初,其公众号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随后,云集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整改,重新设置团队体系。


而另一边,2016年达尔威的TST产品就被曝质量不合格,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档案中,TST的诸多产品被标注为“责令改正”;市场上更是有接二连三的声音在说,对于活酵母的功效,达尔威的TST产品一直在夸大宣传……


“14元拿货价”的低成本埋下了质量问题的隐患,当年备受瞩目的“TST烂脸风波”更是引起了“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发微博进行谴责。


创新的本质是在模式和效率层面上产生变革。欲在台湾上市的达尔威,虽然有众多明星站台,靠250多万的代理进行裂变式销售,迅速占领市场,但最终还是要看清产品乃至企业的壁垒所在。


万万不要引爆了流行,却迷失于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