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对项目进行范围变更与控制,由于项目发生主要的范围变更你已批准的成本

项目范围管理的目的是做且只做实现项目成功所需的所有工作。

范围管理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1.收集需求

为了确定范围,我们必须首先收集客户和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只有当我们对客户的需求有了全面而准确's的理解,我们才能定义一个合适的项目范围。

在需求收集阶段,我们通常可以使用访谈,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2.定义范围

定义了制作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我们从收集的需求中选择最终的项目需求。然后,描述项目和产品的范围,并列出具体的可交付成果及其验收标准

ode-color: #A3A3A3;">。


在定义范围阶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明确项目的边界。可以通过列出不在项目范围内的内容(除外责任),来澄清一些比较模糊的地带。定义的项目范围需要跟主要相关方达成共识,并获得批准




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范围定义好之后,需要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即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WBS是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


WBS一般分解到工作包。工作包是WBS最底层的工作,可对其成本和持续时间进行估算和管理。


WBS分解通常遵循四个主要的原则


(1)100%。确保既没有遗漏的工作,也没有多余的工作。


(2)4~6层。通常分解为四到六个层级。


(3)80小时。建议工作包的持续时间为80小时左右。


(4)责任明确。每个工作包要有明确的责任人。


4.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控制项目范围确保所有变更请求、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进行处理。


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的调整)被称为项目蔓延。如果项目经理发现了范围蔓延的现象,首先应该叫停变更,然后相关的变更流程。即以下五步。


(1)记录变更内容。


(2)评估变更的影响。


(3)提交变更控制委员会。如果未获得批准,则要取消不良变更。


(4)更新相应的基准和文件。


(5)通知对应的相关方。


5.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符合验收标准的可交付成果应该由客户或发起人正式签字批准。这些签字批准的文件将被作为结束项目的依据之一。



欢迎关注,评论,点赞[作揖]


有任何想法,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