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沈阳人,据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在东三省教武术时,遇到了年轻的元帅张学良。经过推荐,他被任命为团团长,很快成为第八旅旅长。郭松龄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在第二次直战中,冯军赢了。冯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人数达到30多万。这个部门分为两组,一组是和张、张、吴等人一起创业的老哥们。这些人大多生来粗心,文化不高,不可能完成冯军的转型。另一个学校是新学校,但是新学校不和谐,在日本学习过的军官经常和东北讲堂的军官发生冲突。其中,留洋学生以杨雨婷为代表,吴江会馆的核心人物是郭松龄,郭松龄背后的支持者是张学良。正是因为这种关系,郭松龄掌握了7万多兵力,其中精锐兵5万多,当时只有两个炮兵旅归他指挥。
郭松龄造反前,曾与冯玉祥、李结盟。郭松龄以张学良的名义,命令部队集结在滦州。虽然张学良觉得形势严峻,但他并没有基于对郭松龄的信任而采取任何措施。1925年11月21日,郭松龄趁张学良回奉天之机,召集部下商议反拜事宜。张之子为郭都督,当日悄悄溜走,报与张。让奉天有所准备。23日,郭松龄的7万大军揭竿而起,成为东北国民军。随后几天,张学良多次联系郭松龄进行交涉,但郭没有回应。直到28日,郭松龄才回复了自己的和谈条件,但这个条件太苛刻,张氏父子无法答应,和谈彻底破裂。战争初期,郭部进展顺利。12月7日,郭部已攻占锦州。但就在这个时候,后方出了点问题。冯玉祥想要李的地盘,于是李退出联盟,扣留了郭松龄部队的冬装。与此同时,李、张宗昌联合起来攻打郭部的后方。郭松龄不得不分兵自卫。
金州失陷后,奉天城的百姓人心惶惶,连张都在收拾大槐花府的财物,准备出逃。在参谋的劝谏下,张总算稳住了心神,暗中与日军勾结。不久,日军公开支持张,日军的介入打乱了郭的作战计划,为张赢得了时间。12月21日,郭峰沿刘矩河与两军对峙,战争进入决战阶段。这时,郭军缺少食物和子弹,也没有过冬的冬衣。与冯军相对的是被击溃或临时招募的二流和三流军队。结果,对郭部采取了强有力的心理攻势,投下大量传单,瓦解了郭部的士气。郭松龄最终被打败并杀死。在郭松龄的这场反峰峰战争中,冯军损失了78万军队,许多年轻军官被杀,这大大削弱了冯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