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越来越近了,所以这次不要“白拍”。包括弹性退休在内的一系列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已经成熟,出台时间指日可待。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制定的时间表,2021年将是实施延迟退休的最佳时间窗口。
“慢节奏、灵活实施、强化激励”是中央延迟退休改革的最新基调。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提到,延迟退休将坚持统一规定与自愿选择相结合,进行小幅度、渐进式调整,以减少社会冲击,赢得更多支持。
延迟退休是目前中国最受关注和讨论的公共政策之一。但在老龄化压力下,延迟退休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遏制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的必然选择。
除了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强调激励的弹性退休也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这意味着中国实行了70多年的强制退休制度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政府只需要设定领取法定养老金的年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什么时候退休。
难产延迟退休计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制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渐进式方案。按照当时定下的时间表,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将于2017年正式向社会公布,预计2021年正式实施。
虽然最终方案并没有像“十三五”期间承诺的那样到达,但据CBN报道,当时相关部门确实制定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即每三年上调一年。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小步慢行,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在延长退休年龄前建立缓冲机制,将退休政策调整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该方案还提出及时出台弹性退休政策,而不是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形成调整退休年龄的激励约束机制。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学界有共识,政府部门也有计划,但延迟退休政策出台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误认为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过去计划生育时代留下的“政府养老”口号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老龄化教育没有及时开展,未能获得公众共识。
事实上,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延迟退休已经成为个人适应预期寿命延长和国家应对长寿风险影响的必要政策选择。
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世界同年龄段人口的23.0%,远高于中国总人口的世界占比(18.2%)。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法定退休年龄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退休年龄(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性60岁)是70年前确定的。20世纪50年代设定退休年龄时,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改革开放之初,《劳动保险法》规定的退休制度是37人工作,1人退休。到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例为3: 1,但退休年龄没有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芳近日撰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难以如期推进,甚至很多劳动者尚未达到退休年龄
年龄便实际退出就业市场,这加剧了劳动力短缺趋势,加大了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也降低了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他将出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表路线图列为“十四五” 期间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紧迫任务之一,其重要性就排在“优化计划生育制度,实现家庭自主生育”之后。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表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可以推后支付养老金,这样就可以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二是延长工作会增加社保基金的收入和积累,通过这样的“一进一出”,延迟退休能极大地改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渐进式、弹性退休获得更多共识
过去五年,学界也纷纷提出了一些其他方案,总的来说,渐进式、弹性退休赢得了更多共识。
今年6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下称《中国发展报告2020》)提出,针对中老年群体劳动参与率过低问题,近期需要做的重点工作是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2020年到2025年,将女性职工退休年龄逐步提升至55岁,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调整至60岁;第二步,自2025年开始,逐步实施弹性退休年龄制度,用5~10年时间将全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逐步提升至65岁。
杨燕绥表示,延迟退休应该男女有所分别,女工人50岁退休确实太早了,延迟速度应略快一点,比如一年延迟一岁,先延迟到55岁;男性则每年延迟半岁,先延迟到62岁,这是当前比较合适的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在杨燕绥看来,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同样重要的是建立“早减晚增”的机制,即将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分开,退休时间由劳动者自己决定,国家只需规定一个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提前退休则打折领取,晚退休则按比例提升,让民众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
这就类似于很多发达国家实行的弹性退休制度。董登新表示,我国实行的强制退休制度,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必须强制退休,雇主有权利终止劳动者的工作,但在实行弹性退休的国家,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若劳动者身体健康愿意继续工作,雇主无权拒绝。同时,对于晚退休者,国家还会在养老金上给予奖励。
以美国为例,对于提前退休、正常退休和延迟退休等三种情况给予不同的养老金领取标准。董登新介绍,美国政策退休年龄是66周岁,男女统一,美国允许最早的退休年龄是62岁,最高是70岁。如果劳动者62岁退休,退休金就会被扣近30%,如果可以工作到70岁退休,则可以增加30%,并按照此标准终生领取。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也对第一财经表示,推行延迟退休最大的难点就是激励性不够,民众若认为延迟退休明显是吃亏的,这项改革肯定推行不下去。所以必须给愿意推后退休的人足够的激励,并对那些不愿意延迟退休的人保持一定的弹性,这样改革阻力才能小一些。
《中国发展报告2020》同样建议建立弹性退休激励机制。把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水平挂钩,鼓励低龄老年人自觉延长就业年限,减少提前退出劳动市场行为。如德国规定,每提前一年退休,养老金减发3.6%,而每延迟一年,养老金增发6%。
蔡昉表示,应从设计养老金支付方式和加强在职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老年人的实际劳动参与率,出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表路线图。在从这两个方面提高实际劳动参与率的前提下,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就更加人性化,最大限度达到政策意图和个人意愿的激励相容。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