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雨伞APP,创业伞app下载

新华社香港八月一日电(记者题:撑警女老板李凯瑚:我为什么想做警嫂)

新华社记者鲁珉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书展上,有一场《在黑夜点灯——香港这一年:不能忘却的他和她》新书分享会。书中唯一的“她”在现场发表了演讲,说:“希望大家携起手来,永远支持我们的香港警察!有句话我今天必须自己说出来。请注意我故事的最后一句话。我想当警察老婆!这是真的!”

在香港荔门“银龙咖啡茶楼”餐厅,女老板李在餐厅门口被记者拍到(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社

她就是李,香港鲤鱼门银龙咖啡茶室的老板。2019年,她因公开支持警方而遭到攻击,但从未退缩。她被誉为“黑暗中点亮一盏灯”,也与警方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社会逐渐恢复平静。去年,她在深圳开了一家新店,曾经反对的儿子回到了她的身边。

“国家安全可以是安全的。”离婚多年的李想要一个家。“警察深情、正直、负责,值得托付。”。

护在胸口的三张海报

在香港鲤鱼门的“银龙咖啡茶楼”餐厅,女老板李正在为客人们做饭(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社

下午4点,身穿“我爱香港警察”蓝色t恤的李在火炉前忙着冲奶茶,志愿者们帮忙招呼客人。小茶餐厅挂着小旗和红灯笼,热闹喜庆。墙上挂着锦旗,有支持警察的海报,还有李与警察和市民的合影。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热心市民赠送的各种礼物,一把打开的扇子上写着“十四亿人茶餐厅”,格外醒目。

耀眼的墙上,印着三张普通的海报,上面印着支持警察的口号,还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和一颗红红的心,简单而朴素。就像她自己一样,她只想做“正确的事”,从而开启了支持警察的道路。

2019年6月30日,李出席万人警拥香港市民大会,并在集会上收到三张海报。那天雨下得很大。没有雨具,她不愿意把海报贴在头上遮雨。相反,她把海报塞进衣服里以保护胸部。回到店里,她把这三张海报贴在墙上,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支持警方。

从那以后,她的店不断被恶意投诉,有人在网上恶语相向,有人天天骚扰恐吓电话。一天,邻居告诉李,20多名黑衣男子聚集在附近,手里拿着木棍和长雨伞,在回家的路上等着她。她不得不叫了一艘摩托艇,从后门出海。

在香港鲤鱼门的“银龙咖啡茶楼”餐厅,女老板李正在为客人制作招牌奶茶(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社

李认为最坏的结果就是暴徒捣毁了商店。这家店是已故父亲创办的,倾注了全家人的感情,是年迈母亲的精神寄托。

“但这些都是硬件,失败了可以买。在这里,”她指着自己的心,“如果我的良心被打破了,我什么也做不了。香港警方不顾一切保卫香港。我连一句支持的话都不敢说,良心会痛。”

在这样的坚持中,李失去了一些老客户和朋友,赢得了一群价值观相同的真朋友。他们在茶餐厅互相欢呼,并举行集体取暖。内地网友支持和拥护的这家“一人茶餐厅”,最初由李一人经营,暖名——“14亿茶餐厅”。

“妈妈,我永远爱你”

在海边开店,最怕台风。一场“黑色风暴”让李知道“人祸比天灾可怕百倍”。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李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终于等到了

了这一天!”


“店里多了很多客人。他们过去是想来但不敢来。”李凯瑚说,“现在,他们有了安全感。”


社会也从严重撕裂中缓缓修复。


在香港鲤鱼门“银龙咖啡茶座”餐厅,女老板李凯瑚(左)在和店内食客聊天(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儿子4岁时,李凯瑚与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多年来,母子相依为命,感情很深。然而,一场“修例风波”让母子反目,多次争吵后,儿子扔下一句“妈妈,我不会再爱你了”离家而去,让李凯瑚万箭穿心。此后长达半年,母子形同陌路。


在社会氛围的逐步和缓中,儿子对她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他主动说话了,给她买生日礼物了,回家过中秋了,把女朋友带回来给她看了……今年6月,儿子结婚了。在婚礼现场,他当着所有来宾对她大声说:“妈妈,我爱你,我永远爱你!”


她明白,儿子回来了。


到内地开店也与此有关。内地一位“90后”小伙子到店里找到李凯瑚谈合作,他说:“我们想做的是一件事,就是想帮助内地和香港的年轻人。”一句话打动了李凯瑚。


她想到了自己儿子这一代香港年轻人,他们对祖国缺乏了解,甚至有很多误解。“我想,将来从餐厅的盈利中拿出部分,支持香港年轻人去内地走一走,看一看。”去年5月,首家内地分店“银龙咖啡茶座”在深圳开始试营业。


两万一千多个“加油布丁”


2019年6月之前,李凯瑚跟警察很少打交道,对警察的印象来自警匪片《除暴安良》。一场“黑暴”袭来,她看到警察日夜奔波,在血与火中守护香港,却常遭到辱骂、围攻甚至袭击。“他们忍辱负重,非常克制。”李凯瑚多了几分心疼。


在“黑暴”肆虐的时候,她决定亲自到警署为警察冲奶茶,为他们加油打气。


她专门购买了2万多港元的便携设备,每次提前5个小时上门。如果下午3点供应奶茶,她上午10点就要赶到警署进行准备工作,5点喝完,清洗设备要到7点,回到店里差不多晚上9点了。


“喝着奶茶,好多警察,一个个大男人,哇哇地哭得像个孩子。”李凯瑚知道他们心里有多委屈,多需要市民的支持。就这样,她一个一个,几乎走遍了全港的警署。


香港鲤鱼门“银龙咖啡茶座”餐厅内张贴着许多撑警的海报,这张海报是2019年6月30日李凯瑚从万人撑警大会上领回的(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敏 摄


警察们也有情有义,不少人一有时间就去帮衬小店生意。有的警察专门到小店来过生日和结婚纪念日。他们说,“这里是最开心的地方”。有时候,警察下了“战场”直奔店里,进门说“我先歇一歇”,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疫情暴发之后,李凯瑚不能去现场冲奶茶了,她就改在店里为警察做“加油布丁”。全香港有3万警察,一人一个也要3万个,还需要上好的芒果原料。“没关系,一个一个做,总能做完。”她为这个行动起了个名字叫“三万布丁暖警心”,迄今已经送出了两万一千多个。


9月20日是李凯瑚的生日。去年的这一天,她在警署忙着送布丁,突然灯光灭了,警察们围拢过来,一齐唱起了生日歌。这一个月,她陆续收到了30多个蛋糕,“一个月都在过生日,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最温暖的生日”。


她从来没有过这么多警察朋友,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日子,“都是能交心的朋友”。越走近,越了解,李凯瑚越热爱警察这个群体。“我喜欢男人有担当,警察就是,我就是要向警察发出‘爱的呼唤’。”她笑着说。


也许并没有人留意,她选择开始做布丁的第一天,是2月14日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