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看看同行业的朋友圈就知道微信1月21日就要过10周年了。
一款应用的十周年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不一样。如何形容微信——?强大到12亿用户“挤”在一起,信息和服务种类数不胜数。它几乎链接了一切,同时深深地“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从工作到生活,从获取信息到日常消费,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那么,十年过去了,微信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太大了。前两天,微信推出“微信十年,只是逛逛”,带领用户回顾过去十年的变化。十年前,微信1.0发布。当时没有“朋友圈”,聊天没有表情,微信也扫描不到代码。“呵呵”仍然是一个正常的词.然而,短短几年,就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微信官方账号和微信群分享的“必看”和“好文”抓住了关注资源。还有,节假日,网上发红包;认识新朋友,直接“我扫你”;预约政务服务,就医前登记,在公共场所出示健康码……微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它把现实世界的一半带到了互联网上,集成、便捷、高效。
当然,不止如此。微信是一个平台,汇聚了十几亿用户。有人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应商”。在微信上,有开微店的创业者,有高质量原创打造的个人IP,也有通过小程序改变运营模式的大小企业.微信太大了,真的可以改变很多。
十年后,我们应该总结和反思什么?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微信十年,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年。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学到了很多“新词”:用户、流量、即时通讯、自媒体、KOL、MCN、“垂直”、付费比例……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用户体验”。微信常被赞“克制”,没有花哨的弹窗,特别难看的“吃”……这是体验,也是启示。就行业发展而言,如何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响应用户需求始终是一个关键。
当然,除了行业话题,还有更多值得讨论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讨厌微信和手机。工作群“绑架”生活,“拍”导致尴尬,“尴尬聊天”被难免,又被迫发朋友圈引来怨恨.很多人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很多网友吐槽怕被“在那里”——个点点滴滴的细节支配,可以一窥网友的焦虑,发现移动社交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多烦恼。
当然,这些话题不只是指向微信。它们是一种“现代疾病”。奥尔德斯赫胥黎曾说:“技术进步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倒退手段”;《群体性孤独》年,特克尔反思,“互联网让人们交流便捷,但却强化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微信十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值得关注的节点。十年后,变化仍在发生。对“现代疾病”的反思可能才刚刚开始。(夏振斌)
作者:夏振斌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