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剧单综合自《纽约时报》 《Indie Wire》 《Vulture》 《Variety》 《卫报》 《TV Guide》 《守望尘世》 《使女的故事》等外媒年度剧单。都是美剧,没有一部是入围的。
《更美好的事》(《剩女》)成为了剧评人最大的宠儿,对《无为大师》(《婢女的故事》)也有偏爱,在宗教、哲学、社会性方面都有着深厚的修养。
以女性/少数民族为主要人物的《双峰:回归季》(更好的东西)和《堕落街传奇》(无主),既顺应了文艺界政治潮流的修正,又展现了她们深刻而流畅的人生。
《奔腾年代》(《双峰:归来》)依然是一场梦,然而,人们对梦的不理解从未影响到他们的执念。
《守望尘世》(平手)和《迷失》(立定与着火)这两部剧都见证了在野外崛起的帝国,创造与毁灭的氛围一直让人着迷。
《守望尘世》 (The Left Overs)
《守望尘世》(迷失)没有给出答案,《守望尘世》(剩女)依然没有。
如果当年有观众看过前者,他需要十几年才能明白一件事:宇宙是无序的,意义和答案无非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帮助自己度过一生的幻觉。
《守望尘世》是一部典型的“9.11后”作品,而神秘的“量子理论”是故事的基础。这意味着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情,但最可怕的是未知。相信死亡在最后,不管它是否抹去一切,或者是否有天堂、地狱或轮回,它只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安慰。
当地球人口突然消失2%的时候,剩下的会去哪里?这是一个可以创造神话的命题,而主要创作者达蒙林德洛夫和汤姆佩罗塔却恰恰相反。他们没有问失踪的人去了哪里,而是选择盯着留守的人去了哪里。
三季结束,他们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神话和人类的执念,最终剥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
上帝在吗?先知弥赛亚能拯救人类吗?“未知”熄灭了照亮世界的灯火,邪教比比皆是。人们似乎逐渐接受了亲朋好友的“突然离去”,但内心的不安却与日俱增。他们日复一日地陷入噩梦,不知何故,他们集体认为,在“突然离开”七周年之际,将会发生一场灾难。
面对未知,灾难变得甜蜜到足以成为救赎。
剧末,《守望尘世》仍未给出人口突然离去的原因。第三季,我们上下搜索了时间线。在澳大利亚沙漠和末日狂欢游轮上,几乎陷入虚无的人们终于艰难地走出了一条路。正如萧伯纳所说:“上帝在创造。”
抛弃人格,把地狱和噩梦混为一谈,《善地》的本质就是相信世界的神秘,接受神秘力量的存在。但是如果你想再次用腿站在地上,你必须自己创造它。
结局虽苦但光明。它为无望的人创造了一个新的“创造神话”。就像隧道里的一盏灯,它凸显了隧道里无尽的黑暗,但它终究是对未知的祛魅。祛魅之后,人类回归到一种比依赖信仰更深层次的本能。回归“爱”是永恒的主题,但这份“爱”却是极难得到的。你必须完全跟随0103010中的人才能知道重量。
0103010 (The Good Place)
02a3ed50faf3e1" />《善地》受到的媒体偏爱和它的冷门(尤其国内)完全成反比。向死而生的设定,浓厚的哲学氛围,环环相扣的精彩反转,不好懂但精辟的幽默之处,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注定了今年第一季结尾时,它成为喜剧类黑马。九月第二季播出后,它已打破类别成为年度黑马。
死后“误入”天堂的人,因为发现自己实在不算大善人又不想跌入地狱,所以拼命努力做个“好人”。这部剧的女主角和故事的起因就是这么荒诞。更荒诞的是,天堂里不仅有漫天飞舞的熟龙虾,还有设计师/灵魂导师,可能不止一个。
《善地》设计了一个完整而可信的世界观,并且在八百一千次的重启实验中经受住了考验。在中产阶级光鲜的调调里破一个口,知识和哲学快要熄灭的光芒反败为胜,评论家们当然爱它。
《更美好的事》(Better Things)

路易斯·C·K(Louis C.K.)和帕梅拉·阿德龙(Pamela Adlon)联合创作的新剧《更美好的事》(Better Things)归类为喜剧,实际不止于此。它是阿德龙的半自传,五味俱全,但阿德龙决定了生活要过成喜剧。
在她的家庭里只有外婆、妈妈和女儿,男性角色缺失。生活太忙碌,成员们无暇想起这个缺失,大部分时候也是不必要的。阿德龙没有勾画一个不幸的家庭或者幸福的家庭(当然,这个家庭离幸福比不幸近得多),她如实勾画了一个得意和失意相随,快乐始终被悲伤注视的普通家庭。
面对真实生活中的难题,她无力扭转乾坤,只能让女儿们知道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责。但无论如何,她知道最后总会走到还不赖的境地。创作及拍摄《更美好的事》的时候,路易斯·C·K还在同时进行《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的拍摄。《更美好的事》与《百年酒馆》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会付之东流的人生观有着决然的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两部剧虽然都着眼于小处,一个家庭,一所酒馆,涉及的社会层面却众。
种族,宗教,性别,女权,青春期,衰老,不同的观点通过角色间的对话而碰撞。
一贯地,这两位编剧不追求政治正确,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观众。在讲到摩门教的一集中,萨姆与好友崔妮缇(莎拉·贝克饰)由互持偏见到互相谅解。但是这种谅解不是“世界大同”式的,而是基于二人终于肯承认偏见,继而诅咒自己麻烦不断的生活,而达成的最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谅解。
冬季夜长,如果你需要一部温暖好玩,又有一点点戳到痛处的剧,推荐这一部。
《双峰:回归季》(Twin Peaks: The Return)

没人能说自己看懂了大卫·林奇的《双峰》第三季,就像没人能懂一个梦,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意义在这里不重要,善恶不重要(区分善恶导致了第二季的失败),线索的追寻虽然有趣但也很难帮助你理解。就当在做一场梦,逻辑松散跳跃,身份和内心分裂,意想不到,大于生活。《双峰》用纯粹的电影语言,让你仿佛站在冰山一角看见水下的巨大阴影。
《疯狂前女友》(Crazy X-Girlfriend)

很多人看到歌舞片要手痒快进,这就为《疯狂前女友》刷掉了一批观众。再加上前几集看起来单纯明朗,习惯屏幕上黑暗剧的人可能也退散了。
剩下的人窝在沙发上笑嘻嘻坚持看下去,发现原来没有那么简单。第三季,疯疯癫癫的女主角终于被查出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简单解释就是:童年缺失的爱会让患者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他们期待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只能在两极中震荡。
情况如此丧,角色们还能时不时来一段歌舞。像“马男波杰克”一样与自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说到《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它的第四季也上了不少榜单的年度前十,比《疯狂前女友》只差了一点。很难说这两部剧哪部更好一点,但我更爱“马男”,它更尖锐、视角更广,沮丧绝望也彻底得很勇敢。
《奔腾年代》(Halt and Catch Fire)

是什么人带来互联网普及的黎明?
《奔腾时代》看上去讲的是技术革新,骨子里还是人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个性完全不同的五个创业团队核心成员被创新的欲望驱使着聚在一起,他们要做从来没人做过的东西。
创造和毁灭像双头蛇不可分,有过创造经历(尤其是开创性的)和互联网/科技类经验的人会对《奔腾时代》有特殊的好感,因为它的真实感。就像程序员之于《黑客军团》(Mr. Robot)。
但普通观众也能看进去,因为这部剧其实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从“自己”走向“大众”的过程,也是他们一次次地被自己从前不知道的内心部分震惊的过程。
对人性剖析之细微和深邃,像刀刻水仙层层深入。
《无为大师》(Master of None)

上次在一部美剧里看到如此众多的少数族裔面孔还是路易斯·C·K(Louis C.K.)的《路易不容易》(Louie)。
《无为大师》(Master of None)更近一步,两位主创阿兹·安萨里(Aziz Ansari)和阿兰·杨(Alan Yang)分别是第二代印度及中国台湾移民。他们写自己在纽约城的故事,写家族、友人和演艺圈,也偶尔隐去自己的圈子,讲几个关于少数族裔聋哑女、出租车司机、高级公寓门卫的故事。
好的喜剧建立典型,为观众创造一个熟悉的世界。更好的喜剧建立又打破典型,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更大的世界。《无为大师》属于后者。
两位编剧是短篇故事的好手。技巧上他们不拘一格,多种叙事方式并用。看上去随意实际严谨,对时间轴和感官的控制(色调、声音等)完全为剧情服务。
精髓则在于:对细节和人心的观察,对他人的天然好奇,以及对生活的全盘接受。
《无为大师》有没有第三季未知。不过,不管屏幕上是否还能见到小个子印度人戴夫,它至少把美剧的疆域又拓展了一点点。当一集美剧里只有四个角色——一个印度男子和三个黑人女性,还能得到超高评价,《无为大师》就已经成功了。
《堕落街传奇》(The Deuce)

由《火线》的编剧大卫·西蒙执笔,HBO的新剧《堕落街传奇》出生便不凡。
1970年代的纽约,由站街女、皮条客、嫖客、产业幕后操盘者组成的堕落世界。《黑胶时代》(Vinyl)的失败仍记忆犹新,《堕落街传奇》不惧仍重回那个年代。
它让人想起《冰血暴》(Fargo)第二季传统黑帮家族的没落。大胆的年代,适者生存的街头,连警察都转过头去。权力和性的本能驱使下,一个色情业帝国建立,它又终将覆灭。
从历史尘埃中打捞起的这些面孔乍看相似,其实各不相同。这些面孔交织,共同追寻欲望的源头——是幻想还是现实?这些人都没有羞耻心。
它和《冰血暴》不同的地方是,冰层下有暖暖的洋流涌动。所有的复杂最终通向温暖之地,给了人性一个立足之地。
《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改编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85年的同名小说,这部新剧非常忠于原著。
当核污染导致大部分女性失去生育能力,人类辛苦建立的现代文明便如沙堡崩塌。
新的政权重回极端控制,女性沦为生育工具。仍有生育能力的稀少女性被称为“使女”,穿血红的袍子,失去自己的名字,成为大主教们的附属品。
它不是科幻片,阿特伍德的原著做了大量考据。她说:“切记,在这本书中我所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 集体处决、禁奢法、焚书、党卫军的生命之泉计划、阿根廷将军偷窃幼童的行为、蓄奴制的历史、美国一夫多妻制的历史、目击者文学……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
片子拍得很美,但看起来很艰难。它像警钟,亦如丧钟,提醒现代文明中闭眼的人们,我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社会形态,心里藏着上帝亦住着魔鬼。
《风骚律师》(Better Call Saul)

最好的美剧衍生剧,《风骚律师》用三季为《绝命毒师》(Breaking Bad)里的人物们谱写前传。在命运既定的情况下,它展示了讲故事这件事本身的不败魅力。
第三季《风骚律师》中,“索尔·古德曼律师”即将诞生。底层小人物的向上之路走得披荆斩棘,法理和人情,正义和邪恶之战也已硝烟渐熄。
前传往往能很好地反观自身。当小律师吉米进化成“中性”之人,看官你我正在“进化”路上的哪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