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系统升级,你的贷款利率错了,比法定利率高了50%。现在需要先还本金,再重新调整,以符合国家利率。”来自四川的陈旭(化名)接到这个电话称自己是某金融平台的客服,并根据对方的操作,把之前借的2万元打入了所谓的“降息”账户,不仅没有降息,而且钱还落入了骗子的口袋。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陈旭遭遇了一种专门针对借款人的新型网络电信诈骗。诈骗团伙以“系统升级/错算利率”为由,利用假贷款平台客服通知借款人先还本后降息。事实上,欺诈是被实施的。“这种骗局年底高,一定要警惕。”
“低利率”电信诈骗极具迷惑性,难以防范,但这类诈骗并不新鲜。以前需要借钱的人经常被打着低利率的幌子骗,现在却把目光放在已经借钱的人身上。陈旭说,他平时对电信诈骗非常防备,而这次他之所以被招进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准确上报了他的个人信息和贷款情况。“他(骗子)说的信息与我完全一致。甚至每个时期要还的钱也不差。我真的觉得他是客服。”对方声称陈旭只需还掉原来借的2万元,调整利率只需3分钟,然后就能还本金。陈旭对“客服”这个说法没有任何想法,他把钱转到了对方的卡号上。等了10分钟后,他发现利率根本没有变化,“客服”也没有把钱还给他。当他意识到不对劲时,他赶紧给站台打了电话。直到这时他才知道根本没有减息,还遭遇了冒充客服的电信诈骗,后悔不已。
"在研究陈旭遭遇的骗局时,有三点非常值得警惕。"360借贷安全专家安冉表示:一是骗子通过“黑产”准确了解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贷款信息,降低了受害人在赢得信任后的警惕性;二是骗子谎报的“错误利率”让借款人难以辨别真假,导致很多人通过“借钱还贷”来寻求降息,进而加重个人损失;第三,骗子声称把钱转到银行卡账户就可以自动调整利率,让很多不了解借贷平台机制的人误信,导致钱白白流失。
如何防止作弊?安冉建议,首先,如果接到自称是金融平台客服的电话,一定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必要时可以通过官方App或网站进行核实,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其次,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我们的电话号码、身份证等信息,以免给诈骗团伙可乘之机。而且必须明确的是,所有与贷款利率相关的信息以官方平台为准,客服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用户利率信息的调整,也不会让用户到银行账户赚钱。换句话说,如果你接到“客服”打来的电话,声称可以主动为你降息,千万不要信以为真就挂了。
(记者:钱伟)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