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今年以来,我国各大城市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CPPCC成员马蒙在今年“两会”期间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大海外归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的建议》。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称,对于海归自主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个人提供最高10万元,为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
马蒙等人在提案中表示,中国目前正经历着最大规模的返乡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建议我市针对普通海归就业设立创业基金和优惠政策,如创业初期的减税免税、法律上的法律援助等。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产业海归,使我市真正成为海归的洼地。让海归投资者从多角度对拟投资的企业或项目有更深的了解,确保海外投资者的资金安全,真正实现政府、本市企业、海归投资者的双赢。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从出国留学到回国创业就业,掌握更多我市留学人员、海归信息,从源头引进海外人才;政府率先设立海外联络站,从留学出发,加强联系,给予帮助和引导,让更多在本市的海外留学生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回归社会。组织创业就业培训,快速提升海归适应能力,实现文化再融合。
为此,市人社局回复称,近年来,聊城充分利用“山东海外人才信息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信息平台服务窗口”等信息平台优势,把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作为吸引人才谈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招聘工作多次开展,并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积极参加“中国山东海交会”,宣传我市优越的创业环境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与有合作意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线上洽谈,努力提升合作意向。通过第九届“海交会”信息平台,我市发布了国内外高端人才招聘、技术合作、招商引资等需求项目212个,通过与海内外留学人员、专家洽谈交流,实现了51个线上对接项目。
借鉴先进城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管理经验,聊城高新创业服务中心新增了返乡创业者创业园功能,为留学人员提供创业场地、融资支持、科技指导等服务。依托聊城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聊城创业大学,吸引海外学子共话创新创业。同时,完善留学回国人员信息库,成立留学人员协会,做好管理服务。做好省政府的自费出国留学申报工作,并为留学人员的科技活动申请最佳资助项目。对于自主创业的海归,人社部门为个人提供最高10万元,为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解决他们最初的资金问题。
今年我市将组织参加“中国山东第十届海交会”,做好需求项目征集、发布、洽谈、线上对接等工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国内外专家、国内博士后来谈创新创业。
记者 陈金路 通讯员 梁兆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