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易易启江每经编辑:李
10月21日上午,大批警力突袭位于杭州西溪谷的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办公室,多名工作人员被带走。
据51信用卡官网显示,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最新中期报告,其管理着1.387亿张信用卡和8340万用户。
受此消息影响,香港联交所当日有51张信用卡停牌。停牌前跌幅超过34%,总市值缩水至21.1亿港元。
21日深夜,杭州警方发布消息称:
10月21日,杭州警方对51信用卡有限公司委托的外包收款公司的犯罪行为进行调查
22日上午,51张信用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
公司杭州办事处接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上门调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和一些员工正在协助调查。需两位董事协助之调查已暂时完结,两位董事未被相关政府部门扣留。
公司资产未被查封、冻结,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正常、良好。
今日下午一时,香港有五十一张信用卡恢复交易。复牌后涨了10%左右,然后直线上涨。截至发稿时,涨幅超过20%。复牌前,公司宣布集团所有个人信息采集均由合法用户授权,不存在未经用户授权非法窃取信息的情况。
在上述事件发生之前,有51张信用卡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在这一重大事件之后,公众不禁惊叹于其高得吓人的利润。其创始人孙海涛,一位39岁的浙江商人,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一段传奇的历史和叱咤风云的股东在这一重大事件后站在了聚光灯下。
图片来源:51信用卡官网
51信用卡到底多有钱?一年净利超21亿
杭州警方晚间通报:五一信用卡有限公司委托外包收款公司对寻衅滋事等涉嫌犯罪进行调查。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以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涉嫌寻衅滋事。图片来源:@杭州公安
今天早上6: 02,微博认证为杭州恩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pan data-stock-id="hk02051" class="stock-word">51信用卡运营主体) CEO的“孙海涛在线”发布致歉信,并称目前51的核心管理层全部在岗在位,旗下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等核心业务均运转正常,其中投资业务到期提现正常。
图片来源:@孙海涛在线
一时间,社会公众不禁想知道:51信用卡是家做什么的公司,它到底有多赚钱? 51信用卡于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051.HK。运营主体为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收28.12亿元,较2017年增长24%;净利润21.69亿元。
而不久前发布的2019半年报显示,51信用卡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超14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增长9.8%;经调整净利润为3.09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增长12.9%。

图片来源:51信用卡2019年中报
那么,51信用卡到底靠什么赚钱的呢? 成立于2012年的51信用卡最初从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起家,逐渐涉及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51信用卡已成为一家互金公司,其主要收入来自信贷撮合及服务费。

图片来源:51信用卡官网介绍页面
从去年具体收入构成来看,信贷撮合及服务费在51信用卡2018年的总收入中占比依然最高,占比为73.1%,较2017年增长26.3%,达20.56亿元;信用卡科技服务费增长最快,2018年同比增长82.1%,达到2.56亿元,占比也从6.2%提升至9.1%;信贷介绍服务费2.03亿,占比7.2%,同比增长7.3%;其他收益2.98亿,占比10.6%,同比减少4.4%。
而今年上半年,51信用卡信贷撮合业务的总体规模达138.33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6.5%,业务规模稳步上升,机构资金占比显著上升,以2019年6月为例,机构资金占比已达50.5%,同时机构授信额度超过150亿元,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
据官网介绍,51信用卡为中国首个且最大的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中国最大的独立在线信用卡申请平台,同时亦是以信用卡持有人为目标的最大线上消费金融市场。公司曾荣膺CB Insights“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强”、《福布斯》“中国互联网金融50强”等奖项,还被KPMG和H2 Ventures联合评选为金融科技领先企业全球第12名,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理事单位、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执行会长单位和浙江省互联网金融联盟副会长单位。
去年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最新《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51信用卡就位列164家独角兽企业之一。
“兄弟我发财了,需要钱尽管招呼”
创业14年,先后创办了3家公司的孙海涛,花了6年时间把51信用卡送上了香港资本市场。一时间,51信用卡法定代表人孙海涛成为事件焦点。
圈内某知名人士称,孙海涛和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很豪气:“兄弟我发财了,需要钱尽管招呼!”
一边是51信用卡业绩及净利润大幅上扬,一边是老板孙海涛豪气飞扬。前些年,上述知名人士曾在朋友圈公开发文称孙海涛“真土豪”——
昨晚和土豪孙海涛在望京聊到了凌晨1点,真土豪:
公司利润好的不好意思说,互联网金融领域进入前五。
在干投资,一年2只基金投完了,今天第3只基金成立。
6月15日,我在杭州和他见,居然买了楼!见面第一句:“兄弟我发财了,需要钱尽管招呼!

孙海涛到底怎么发家的呢?
据官网介绍,孙海涛2002年获得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其从2004年起从事互联网业务。
孙海涛先后创立过多家公司:
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为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国三维地图网站“E都市”的创办人。
2007年8月至2012年2月为大型网络二手房平台杭州房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
在2012年成立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51信用卡的中国运营实体)。
此后,孙海涛还收购了香港联交所GEM上市的中彩网通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071),并担任主席兼执行董事。
不过,说起孙海涛的创业史,还真的有些不简单。三维地图“E都市”曾经风靡一时,不少网站都链接了该地图。因为这个地图将城市做成了类似3D沙盘,市民甚至可以清楚地查看自己家阳台的立体形状。具体来看,E都市三维地图是在手机中安装一款三维地图软件,就如同将整个城市装入口袋,出行查询、交友娱乐,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是一款包括卫星定位和社区签到的免费手机地图软件,也可以查看卫星地图。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孙海涛的朋友圈也在开疆拓土。一个不得不说的标志性事件是:他获得了大名鼎鼎的薛蛮子的青睐。

图片来源:E都市
据杭州日报旗下《每日商报》2016年报道,2012年11月,51信用卡获得了来自薛蛮子和华映资本的600万元的天使投资。
而在薛蛮子之外,孙海涛又有幸获得了小米雷军、温商首富黄伟、王亚伟等多位大咖的赏识并为其投资。
孙海涛在一次接受自媒体36Kr采访中回忆道:我记得那年找雷军融资的时候,他那天见了很多创业者,像面试一样,可我那时候的信心很强,就是因为我每天刷新一下后台,办卡收入大概一天就有30万,所以我觉得你不投我也没关系,我也不会死,就是有这种底气。
后来,小米果然成了51信用卡的股东。至今,官网有关股东介绍的页面上,小米仍赫然在列。
孙海涛成了商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并进入了银泰集团,以及温商首富黄伟等大财团的朋友圈。
2016月11月1日,51信用卡宣布获得嘉实投资和银泰集团累计8400万美元C+轮融资,而不久前,51信用卡在四周年发布会上刚刚宣布了由天图投资和A股上市公司新湖中宝领投的3.1亿美元C轮融资,30天内51信用卡共获得了近4亿美元融资。
在朋友圈众多大咖、财团加持之下,孙海涛可谓风头无两,51信用卡也开启了业绩和净利润的高增长模式。
孙海涛用什么魅力征服了众多资本大佬?
孙海涛能成功征服众多大佬,与其不断涌现的各种创新型想法不无关系,从其较早时期就能获得E都市的成功便可见一斑。
但孙海涛在E都市很成为国内三维地图行业的佼佼者之后,为什么选择了退出了E都市?百度地图的成功,有没有让孙海涛后悔过?
孙海涛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当时年轻气盛,后来退出E都市获得了一些变现资金。之前在做E都市时,就觉得做地产服务是个不错的领域。”他说,比如依托地图数据来整合城市小区房价,周边配套实用房产信息,提供便捷精准的三维找房服务体验。
在这种思路指引之下,孙海涛又于2007年创办了房途网,这是一个专注于杭州本地二手房的C2C平台,并且在2010年成功获得了风险投资。
孙海涛告诉媒体,2011年6月的一次偶然聚会中,他碰到了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朋友,在交谈中,他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把租房、金融、互联网整合起来的想法。说干就干,当年底,他就上线了将这三块业务联系在一起的租房宝,从其雷厉风行的作风来看,也不难理解其为何能成为众多创业者中的佼佼者。那时,他认为,租房的大多是认可电子商务的现代网民,习惯信用卡消费,租房宝用信用卡支付房租这样的渠道,正好能迎合他们的需求。而孙海涛一个更大的“野心”,是要充当全国房东们的POS机!他说:“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本质上做的是房屋租赁的‘按揭’业务。用户在此平台上用信用卡便捷地支付房租,然后再分期还款。”
租房宝也让孙海涛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一上线就获得了来自浙江华瓯创投千万级别的投资。
据其介绍,上线没多久时间,租房宝每天就新增四五千注册用户,很快便积累了几十万用户量。租房宝不仅能为租房者用带来好处,也为房东和银行带来了各自的潜在价值点。例如,由于很多人都能使用信用卡一次支付大额房租,房东就可以一次性收到租期内房租,减少催租麻烦,并且也能增加租客的稳定性;而用户如果使用信用卡支付,银行就能获得分期付款的收益。
孙海涛也从“租房宝”和“信用卡”人群中得到了另一种启发,做信用卡管理的APP:51账单。
租房的人群毕竟只是一部分,但转型进入信用卡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领域,这个是蓝海,有很大的空间。
51信用卡目前的经营模式,就这样一步步诞生并获得资本大佬们的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