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
目前,学术界对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和融资难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可以从根本上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因素
(1)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实力弱,资产信用等级低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往往需要相应的抵押和担保。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积累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当需要向银行借款时,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往往不多,很难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贷款担保人,不得不放弃向银行申请贷款。
(2)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成员之间产权不清;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工作不力;金融体系不完善、不透明;财务管理混乱,决策方法不科学等等。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盲目,创新能力弱,受市场影响大。
2.外部因素
政府
我国中小企业是改革开放宏观环境的产物。在国家政策贷款方面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偏见。缺乏专门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乏相应政策法规的支持。同时,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和措施不到位,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环境
首先,相关法律制度滞后,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法律法规基本没有制定。其次,抵押担保机制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如果中小企业想要获得贷款,就必须登记抵押和担保。然而,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过于分散,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有待改善。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1。在政府层面,政府应积极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给予中小企业政策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劣势地位越来越明显,这决定了政府应该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1)税收优惠。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援助形式。政府可以通过降低税率、减免税收、提高起征点、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财政支持。
(2)财政补贴。政府可以通过就业补贴、研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政府可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或成立中小企业互助协会等。并设立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基金。
(4)为中小企业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制定《担保基金法》、《风险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能够以与大型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资本市场,同时取消上市公司指标配置方式、上市额度等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
2.金融体系层面——加快银行等金融体系改革,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首先是铝
策性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3、中小企业自身层面-中小企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中小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和提高。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2)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誉形象。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大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用意识。
(3)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从而可以客观而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信用水平,提高信贷成功的几率。同时,银行还能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监督,防止错误投资,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4、社会层面-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化解信用风险
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时,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