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定西南路众善坊,湖塘创业坊众创空间

古语有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总是难以预料。

古代是这样,当代就更不用说了。有些东西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人流泪。

2021年6月8日,《常州晚报》第四版发表了一篇题为《168户家庭使用管道天然气》的新闻文章。主要讲述齐机械厂老工人居住的“铁培新村”的故事,情节颇为曲折。

常州每日新闻报道

消息称,铁培新村有几栋楼是36年前建的老楼,因为是按照上海的“筒子楼”建造的。当时他们很洋气,住在那里的居民有一种优越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地方陆续接入管道天然气,只有“管状建筑”因为房屋结构不合格无法接入天然气,只能使用瓶装液化气。10多年来,许多居民一直期待使用管道天然气。2021年2月,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到此事后高度重视,召集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解决了“急难忧急”的问题,“筒子楼”也接通了天然气。居民们非常高兴,给相关部门送去感谢信和锦旗,于是《常州晚报》将此事报道为正面消息。

一般读者可能对这个消息感觉不太好。但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戚墅堰区的历史,你会被这个消息深深打动。三十六年前,戚墅堰是一个伟大的地方,尤其是戚墅堰工厂的员工,他们无比自豪。作为国有大厂,当时的齐机械厂待遇优厚,远超常州的平均水平。齐机器厂的员工当年绝对漂亮,无论是自我感觉还是社会评价都远胜现在的公务员。

网络图片,这条老街几十年前非常强大

常州市民?在当时齐机器厂的员工眼里,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谁看不起谁也说不准。好单位,好待遇,好骄傲!

其实20多年前的常州老城区真的不怎么样,城里的村庄都被“龙城蛇路”给毁了。更别说30多年前,当时的情况肯定更糟。所以围绕齐机械厂发展起来的戚墅堰地区,是一个大工业区,当然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只是没想到社会发展速度这么快,不过十几二十年,城市变化很大,路好了,楼高了,小区现代化了,管道天然气已经通了。作为常州的东大门,戚墅堰区还是一个老模式。直到区划调整、齐区撤并、经济开发区重建,东大门才逐渐完善。“铁培新村”这样的老社区,已经从过去的“洋气”“骄傲”沦落为“焦虑、焦虑”。10多年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的不利条件得以解决,随后管道天然气终于接通,实现了居民多年的“通风梦”。

网络图片,20多年前,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农田

30年来,从充满优越感的“洋味”到优越感消失的“将军”,再到跟不上发展水平的“急难忧急”,最后到“圆梦”,一波三折既是世界变化的生动写照,也是常州大发展的生动体现。变得富有,变得强大,每天都变得更好,这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体验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