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却没有钱装修,你会怎么做?
借钱装修,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我对这对90后夫妇的做法感到惊讶。他们带着孩子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却把生活变成了诗。
原来,小两口借钱买房,首付花光了所有积蓄。此外,他们正处于创业初期,没有钱和精力装修,所以他们的父母决定带两个孩子住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
创业初期的尴尬和艰辛可想而知,但这对年轻夫妇并没有把心事挂在脸上,不仅以积极的目光回应生活的艰辛,还用诗意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穷途末路。
我的母亲吴女士喜欢画画,业余时间经常上网学习。
她还喜欢研究花、植物和食物,经常用甜点招待家人。
爸爸喜欢动手操作。他家里的书桌和书架都是他亲手做的。做工简单,但却是一件暖心的作品。
而且两兄弟有自己的喜好,书法、读书、打鼓,他们都爱。
他们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没有装修就不嫌弃房子,反而觉得很美很温馨。
正如吴女士所说的
是的,也许孩子想要的不是超大的房子和豪华的装修,而是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丰子恺先生说:“如果你热爱,生活处处可爱。你若恨,人生处处可恨。”
父母在生活的困难面前不失去爱和希望,总是不断前进。孩子的眼睛会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只要家里充满爱,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装修。”
不久前,7岁的女孩柯走红网络。
父母复工后,在市场上卖卤菜,小坚持在卤菜店的案板下上网络课。
学习环境嘈杂、局促,但小恩雅并没有被它打扰,她专注于网上上课和做作业。
她喜欢和父母在一起,所以她学习非常努力。
来家访的余老师看到小的变化,高兴地说:
父母热气腾腾地生活,孩子都看得见
“今年不一样了,进步很大,无论是成绩还是书写、背诵。”
心满意足的小恩雅脸上带着微笑,眼里带着光芒,心里带着梦想,真的很动人。
更让我感动的是她好心的父母。
为了让女儿好好上网络课,她的妈妈赵维玮做了很多准备:
互联网流量包被一个更大的包所取代。我买了两个台灯,一大一小,找了一台大屏幕笔记本电脑在案板下腾出空间
,只为让女儿能安稳学习。没有客人来买东西时,她会俯下身子给女儿检查作业,督促女儿把错误改正过来。

案板上是生活,再忙再累,也要活得热气腾腾;
案板下是希望,再苦再难,也要尽可能护她周全。
前段时间,重庆“棒棒”冉师傅复工了。
10年前,他赤裸上身,一手扶着货物,一手牵着孩子的照片火遍网络。
肩上扛着责任,手中牵着希望。

这么多年来,冉师傅一直秉承勤奋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行,赢得好口碑。
但长年累月保持一个姿势,他的手指已关节严重变形。

虽然扛的货物很重,走完一趟耗时费力,只挣得10元钱。
但冉师傅从未想过放弃,只要能扛动,就要坚持下去,他在生活的泥潭里奋力挣扎,抛洒热汗,只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就是这样一包一包不间断地扛货,4年前,冉师傅在重庆市中心扛出60平米的房子,全家终于不必再挤在20平米阴暗又狭窄的出租房里了。
生活再难,也要咬牙坚持,活出热气腾腾的样子,因为父母在生活面前呈现出的不屈姿态,孩子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冉师傅的儿子冉俊超也由懵懂稚嫩的孩童成长为阳光帅气的少年。
他学习上积极上进,是班里的班长;
生活中他看得见爸爸的艰辛,对爸爸的职业报以最真诚的理解和接纳;
家务活他几乎样样会干,炒菜做饭更不在话下。

春节前夕冉俊超还给爸爸写过一封亲笔信和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
在视频中,冉俊超对爸爸说:
“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不需要你去那么拼命。
你不一定非要一个人去承担那些压力,我可以跟你一起。
爸爸,我非常感谢你用扛货扛来的钱养育了我14年,我现在很想对你说一句,爸爸,我爱你。”

看着懂事的儿子,冉师傅难掩激动的泪水。
父母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养育出一个知感恩、有责任、敢担当的孩子。
教育家加里宁说:
“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
孩子的眼睛澄澈、敏感,父母那坚挺不屈的身影,为生活做出的努力,孩子都尽收眼底,成为他前行的方向和所向披靡的动力。

父母的生活态度里
藏着孩子的人生方向
在“国漫之父”丰子恺先生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之一就是“吃蟹”。
家中最好吃蟹的是父亲,他曾是清廷的举人,科举制度被废后,便赋闲在家。
家中一下子少了一部分收入来源,日子难免过得清苦一些。
丰父却不以为意,硬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过出了乐趣。

丰父爱吃蟹,还把蟹吃得特别文雅,丰家的孩子最爱做的事就是听父亲讲吃蟹的要领:
吃蟹是风雅的事,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来,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鳌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
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吃蟹,却包含着丰父对孩子的教育哲学:蟹肉虽少,也要吃得津津有味。
哪怕物质匮乏,也别忘记对生活满怀希望,于平淡中发现乐趣。
丰父通过吃蟹所传达出来的有趣、有爱、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了丰子恺先生最好的滋养,让他在战火与逃亡的险恶之境觅得光亮;
让他历经世事,却不染尘埃,始终以纯粹的孩童之心洞悉这个世界。
哲学家康德说:只有乐观与希望,才能有利于我们生命的滋长,能够鞭策我们的奋斗意志,生出无尽的力量。
父母对孩子正向的影响莫过于在孩子的心中播种梦想,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看到自己的人生前景。
曾经,“轮椅女孩”徐瑞阳的事迹刷屏网络,我们在为倔强不屈的生命鼓掌呐喊的同时,也被徐爸爸不抛弃不放弃、积极乐观的精神湿了眼眶。
徐爸爸说:
“孩子得这个病的机率只有四百万分之一,很多人会觉得很倒霉,觉得很不幸。
可为什么不把它当成幸运的事,把它当做是老天赐予的一个独特的礼物。”

正是这种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徐爸爸挺起脊梁,为女儿撑得一方晴空。
他不但教女儿生活技能,还鼓励女儿读书写字,引导女儿比正常孩子还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假期中,徐爸爸常常背着女儿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一背就是几个小时,足迹踏遍20多个国家。
他说:“我背起的不是一个孩子,背起的是孩子的认识世界,认识更广阔天地的一种机会。”
从小饱受病痛折磨的徐瑞阳,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运,拥有一位有远见、不丢希望的父亲,在她命运触底时,给了她强大的反弹之力。
央视纪录片《镜子》有一句台词: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父母对生活的热望也会毫无遗漏地被孩子映射出来。
徐瑞阳历经磨难依然怀揣希望,终不负期待以607分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赢得了尊严和未来,也真正地“把自己过成一朵花”。

钱钟书说:人生虽然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
深以为然。
有时生活就像一个主考官,总想出那么几道难题为难一下考生,其实只要善于动脑思考,不畏惧,不过早放弃,就有机会解开难题。
此时,父母坚韧的品格犹如一道光,穿越阴霾,振奋孩子的心,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遇见命运的转机。
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领路人,父母的生活态度里,藏着孩子的人生方向。
父母是积极的,孩子就不悲观;
父母是向前的,孩子就不退缩;
父母是微笑的,孩子就不哭泣。

作家刘娜说:“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认知,孩子的命运里也载着父母的重量,父母的言行举止某种程度蕴含孩子的灾祸福祉。”
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只要父母不丢希望,孩子的眼中自然有光。
生活不易,咬牙坚持;各自忙碌,彼此惦念;心存希望,传袭儿女。
愿父母在不那么圆满的生活中,经得住考验和挑战,保持昂扬的精神,以“前浪”的姿态奔涌向前。
愿孩子们都能从父母那里继承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守住内心的笃定和坚持,活出“后浪”汹涌澎湃的模样。
作者 | 烟花三月
来源 | 男孩派(ID:boy666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