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时代青年成功的例子 年轻的创业家案例

王(左)与在郸城县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的村民在一起(4月29日摄)。河南省郸城市万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正忙着检查樱桃的生长情况,搭建防虫网,谈与快递公司的合作。再过一周,合作社500英亩的樱桃将被大规模采摘。王1982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一个普通农场。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虽然我已经踏上了大城市的土地,但每次回到家乡,看到父母并不富裕,我都会思考该为他们做些什么。”2013年,王离开上海,回国创业。他瞄准樱桃种植产业,与十几名丹城大学生一起成立了万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咨询专家,准备资金,引进果苗.创业之路繁忙而充实。王采取的是“合作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让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分享股份、在果园打工,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下一步是再转让500亩土地。希望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共同建设美丽的家乡。”王对说道。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在郸城县万丰园种植合作社,王(右)和工作人员观看樱桃生长情况(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在郸城县万丰园种植合作社,王(左)与工作人员讨论樱桃包装问题(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在郸城县万丰源种植合作社,王开着电动三轮车准备下地干活(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王在郸城县万丰源种植合作社除草(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王在郸城县万丰源种植合作社除草(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王在郸城县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搭建病虫害防治网(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王在郸城县万丰园种植合作社测量樱桃大小(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在郸城县万丰园种植合作社,王正在查看樱桃的生长情况(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在郸城县万丰园种植合作社,王正在查看樱桃的生长情况(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在郸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王(右)与工作人员就樱桃推广事宜进行交谈(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

王(左)与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洽谈樱桃冷链运输价格(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