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创业

大家好,我是创业老兵卢希安。

对于基层企业家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更大的问题是,即使产品或服务没有缺点,也因为没有品牌而无法打开市场,没有消费者买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根本不敢创业,要么就创业失败。

如果你在创业中有这样的困惑,请耐心阅读《易经》的智慧,你一定会得到启迪。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哪些企业家最有可能失败。

我在《易经》中找到的答案是:太创新、资源太多、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创业者。

这似乎颠覆了大家的认知。我先给大家举几个具体的案例:

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做的手机,不能说注重用户体验;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不能说是出类拔萃,他制造的智能汽车也不能说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腾百万(由腾讯百度万达成立)电商不能说资源、技术、资金少;像这样的企业家这么多,为什么这些公司最后会这么惨?

不妨借此问题,看看创新能力突出的基层企业家的实际情况:

创新能力强的基层企业家更愿意花力气去迎合客户的需求,做出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他们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比竞争对手差,客户反馈也很好。但这种情况恰恰导致产品卖不出去,导致创业者非常迷茫和疲惫,甚至导致企业因经营失败而倒闭。

有这种情况的企业家,不懂坤卦第三卦的智慧。

我们来看看坤卦的第三个讣告:“如果算上张克真,或者做王的事情,永远没有尽头。”

这是农耕时代农民企业家的第三个技能,大致意思是:“(能力出众的企业家)要汇聚才华,坚守职责,跟随大佬的脚步,即使不成功,也会有好的结果。”

这也是企业家今天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什么初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做得好,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高,客户满意,销量却上不去。

因为人类对新事物有一种天生的焦虑和排斥感,这是人的天性,不会因为你的产品和服务而改变。不幸的是,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如果基层企业家的能力太突出,那就成了“美丽的错误”。越是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草根创业者,所创造的产品与行业领袖的差异越明显,越容易失败;但是,这样的草根创业者一旦能够懂得人性的规律,一步步地握住行业大佬的大腿,最终就会取得比普通人更高的成就。

不信?先问问自己:你是不是经常买名字没听过的饮料?不要。但事实上,它的味道可能只是比旁边的其他饮料更好。

这是对人性中奇怪事物的自然“排斥”。没有人愿意频繁主动地为超出认知范围的产品买单,但大多数创业者都只是在做这种违背人性的事情。他们能不失败吗?

也许你开始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是“饮料”,但无论你做出什么好的产品或服务,全球75亿消费者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任何新事物都会让人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所以会担心和排斥,越是有才华的企业家,越容易创新出不同的“优秀”产品或服务。

导致创业失败,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样看来,创业者的“优秀”,难道不正是让其产品滞销、创业失败、企业倒闭的根本原因吗?


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新生的企业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快速崛起?


因为新生的品牌、产品或服务,想要抵消消费者的“排斥心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企业用让利补贴等方式平衡掉消费者人性中对新生事物的天然忧虑和排斥感。不管是当年的千团大战,还是后来的打车软件大战、共享单车大战,无一不是如此。


看过我上一节“影响力”智慧的创业者就明白:价格战只能平衡掉消费者对新品牌、新产品、新服务的人性恐惧感,却不能降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恰恰相反,价格战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为基础的推广形式。


所以如果创业者的产品和服务未能远高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反而会加速初创企业的倒闭。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打价格战,只有个别企业能活下来,大多数企业补贴一结束就倒闭了。


诸如此类的各种创业遇到的问题我们都能在易径中一一找到了答案,为什么?因为它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它塑造了14亿消费者的文化属性。


那如果我们初创企业没有资金和资源陪大公司打价格战,产品也没有比他们明显的优势,还能不能创业成功呢?必须可以!


答案就是前文提到的创业者第三技能的翻译:“创业者要收敛自身才华,坚守本心,跟随大佬脚步,这样就算不成功企业也能善始善终。”


也就是说创业者要学会收敛才能,跟随行业巨头,站在行业“王者”的肩膀上发展,那什么是行业“王者”呢?


顾名思义,就是行业最头部、对市场教育最到位的公司,创业者在早期能力稍弱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品牌、产品、服务和行业大佬保持步调一致,形态相似。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要学会善意的“山寨”,很多创业者听到这个词就开始鄙视了,比如锤子手机的创始人老罗肯定要鄙视我。但是别忘了,人类文明和技术的发展本身就在模仿和山寨的过程中逐渐创新的,这是社会进步的自然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各位创业者,学会模仿和善意的“山寨”,也是一种能力,真正会模仿的创业者数量凤毛麟角。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如何真正做到模仿跟随行业大佬,我拿我自身举例:


我要做创业哲学,就得学会模仿和“山寨”,于是我就想,全世界做创业培训最顶级的公司和创业者是谁呢?


苦思冥想后我找到了大佬级别的创业者及其公司:


伏羲创办的公司“中华民族”是人类史上最成功、存在了数万年的公司;


文王创办的公司“周朝”活了整整800年,是最长寿的王朝;


这两个创业者可以说是草根创业者中的顶级大佬,于是我就找到了伏羲的企业培训教材“八卦”,找到了文王的企业培训教材“易经”,才发现他们用的原来是同一套教材,怪不得他们草根创业都这么成功。


于是,我做“创业哲学”的项目,就围绕他们这两个行业大佬展开了“模仿”和“创新”。


所以,各位创业者前期如果实力不强,就要学会“模仿”和“山寨”各自行业里最顶级的“企业”,千万不要自负才华,在最开始就胡乱搞创新,因为头部公司帮我们教育好了市场,创业者的产品越是与被行业巨头教育好的消费者心理安全感贴近,就越容易打开市场,此时如果我们自身产品质量又过关,那就能快速发展壮大。随着我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资本去搞创新、教育市场,这样不但避免了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而且也不会把创业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好运上。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好运,只有规律。创业者能做到“巨头们种树,我们乘凉”,岂不美哉?


这也正是老子《道德经》所倡导的创业顶级智慧:“不敢为天下先。”


也正因为我们前期的品牌、产品、服务都和巨头们非常相似,所以我们的项目就算做不下去了,也能快速清仓,不至于完全卖不出去以悲剧收场,不是吗?所以挂中才说这样创业最起码也能“无成有终”。


模仿不是为了永远山寨别人,而是在我们初创实力不足的时候,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采用的迂回策略,这是《道德经》中“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活学会用,故而懂得灵魂模仿是创业者的第三个基础能力。就像文章开始说的那样,草根创业者太“自我优秀”,不屑于模仿反而容易失败,任何一种能力的过度,最终都只会导致创业的失败。


正如《道德经》所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创业者前期要把真本事先收敛起来(含章可贞),跟随行业大佬,做到“知其白,守其黑”,这自然也是创业不败的天底下最厉害的招式,不是吗?


如果你只知道模仿而并没有真正的看懂对手的产品逻辑,就说明你只会“守其黑”无法“知其白”。


同时创业者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创业,如果你选择了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项目,看不懂行业大佬设计产品的“所以然”,跟着别人“模仿”却看不懂的项目背后的逻辑,自然只能是邯郸学步,无法创业成功。


《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要跟着大佬,但同时得很清楚大佬为什么这么设计产品,只有你知道了为什么,再跟着巨头趁着他们的“势能”发展壮大,当大佬的公司决策失误的时候,我们也就不会跟进,大佬能承受产品设计失误的损失,我们初创企业可承受不起啊,是不是?如此循环往复,大佬失误你不失误,是不是有一天你的公司会追上行业巨头?


故而只要掌握了我所说的创业哲学方法,你的才华有多大,最后公司必然就会做多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才叫真正的“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如此看来,在掌握创业哲学的前提下,经过在时间的见证,创业者的公司能做多大和资源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创业者的才华有关系,所以创业者再也不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了。


我还想强调的是,行业大佬必须是真的行业大佬,而不是和你一样也停留在模仿阶段的企业:


比如手机行业的行业大佬就是苹果,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众多手机厂在模仿苹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达到的,而那些只知道模仿不知道创新的山寨手机厂不也很快倒闭了吗?而那些一开始就搞创业的手机厂(比如锤子手机)不也倒闭了吗?


再拿我自身举例,我模仿伏羲,模仿文王这两位人类创业大佬做创业哲学,如果我不坚守(为创业者创造价值的)初心进行创新,而只是翻译一下字面意思,那我的企业能不倒闭吗?反过来说,如果我只搞创新,而不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那我写的创业文章会对创业者有成套成系统的启发吗?


我们之所以听了乔布斯、比尔盖茨、巴菲特任正非等众多大佬的创业智慧还无法创业成功,并不是他们讲的不对,而是他们讲的不够系统,至少没有易径这么系统,这个道理创业者不可能不明白吧?


各位创业者之所以有理由相信看完我的整部创业哲学就可以对创业大有助益的基础是:我的创业哲学是站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创业者的肩膀上创新的完整且成系统的创业哲学。


以上就是创业者的第三种能力:易经坤卦第三爻“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的智慧。


各位创业者有什么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的内容还请帮忙收藏加关注,我是禄宪,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