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开门取菜,感应系统自动称重,并关门直接从手机上扣费.近日,24小时智能无人生鲜柜落户中山市市南区越秀星汇云锦社区,新颖便捷的购物模式吸引了众多业主和附近市民前来体验。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我市多个社区陆续推出生鲜柜,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卫生,又让蔬菜水果以更优惠、更便捷的方式到达市民手中,为社区“互联网加菜篮子”的新零售模式开辟了新局面。
货柜很智能,老人年轻人都愿尝试
“哇,10元就能买2个绿色木瓜。挺大的。赶紧买两个回去喝汤。”10月10日晚,业主罗阿姨在云汇云锦社区生鲜柜前推着孙女买果蔬。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各种新鲜的食物,如青菜、胡萝卜、大蒜、红葡萄干、芒果、冬枣等。数量不多,但摆放整齐。每个货架前还有单价展示,价格一目了然。
锁定目标后,罗阿姨先用手机扫码开门,然后拿出木瓜、鸡蛋等食材。配料的重量和价格立即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关门后,手机自动扣费。整个过程不到十秒,全程无人触碰,方便安全。“和超市、菜市场相比,离家更近。我们可以买菜,带着孩子轮流回家。”罗阿姨透露,生鲜柜落地以来,优惠活动时有推出,价格甚至比小区门口的生鲜店还便宜。最近有充值送蛋的活动。她和很多业主都立了卡,直接刷卡买菜,对老人来说更方便。
在与罗阿姨的交谈中,20多岁的陈小姐也熟练地买了一些西红柿和蔬菜。她说新橱柜对上班族非常友好。虽然蔬菜种类没有农贸市场多,但下班后买几个炒菜就够了。
价格有优势 退货人性化
方涛生鲜经营柜生鲜负责人李桂涛说,年初腰痛,起不来床,碰巧遇到疫情,出行不方便。他觉得如果菜市场能搬到社区就好了。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资料,了解了新鲜柜的情况后,我开始慢慢学习,去了很多地方。今年5月左右,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这家保鲜公司,花时间进行测试,在机器上运行,开拓市场。
由于公司地址位于南区,为方便交通和管理,公司首先针对周边社区,如奇安花园。“当时进站的过程比较顺利,小区业主的接受度也很高。每天基本上要清空四个保鲜柜。”李桂涛说,这提振了公司的信心,现在已经成功入驻5、6个社区。
“没有称重,智能柜是怎么计算食材价格的?天气热,怎么保持里面的食材新鲜?”据李桂涛介绍,每个货架底部都安装了重力感应系统,记录蔬菜水果的总重量。如果顾客拿走了,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产品的总价格,用减少的重量乘以单价。“如果觉得价格贵不想要,就打开柜台把食材放回原位,钱会自动回到账户,非常人性化。”李桂涛说,智能柜还具有自动控温功能,可将内部温度保持在4摄氏度至8摄氏度之间,自动保持果蔬新鲜。
价格方面,由于智能保鲜柜占地面积小,租金不到传统保鲜店、超市的1/10,无需人工考勤和统一
谈及生鲜柜的发展前景,李桂涛很有信心。在他看来,智能保鲜柜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服务。对于保鲜服务业来说,以“社区”场景为入口,是以新技术、新场景、新体验为业态的新发展机遇。未来公司计划利用5G网络的发展,依托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商品销售进行全面监控,从而优化完善供应链,减轻运营压力。同时引入人脸识别系统,让保鲜柜真正成为业主楼下的“冰箱”。
但李桂涛也承认,保鲜柜存在食材品种少、荤菜少等缺点。“一开始,我们也把鱼和肉放在个别社区,但当时很多业主担心质量和新鲜度。很多荤菜最后都浪费了,我们只能暂停肉的供应。”李桂涛说,目前厂家已经推出了专用冰柜,可以提供36个小格存放肉类和蔬菜。店主可以通过生鲜电商的配套小程序商城下单,然后到格子柜扫描码由公司配送后提取。原理与快递柜基本相同。
>按照规划,李桂滔计划将智能生鲜柜先投放至石岐区和南区各小区,再逐步扩大到全市。推广方面也将持续发力,如每周五、六、日都会在派一两名工作人员驻守点位,不定时推出各类优惠活动,比如充值送鸡蛋、送代金券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3/记者 付陈陈
◆编辑:陈彦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