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佳伟
感谢信。
3月10日上午,上海代表团NPC代表陈国民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的感谢信。
感谢信说:“感谢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发展改革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信中还显示,根据陈国民的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五十章第四节增加了“发展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的表述,其他相关具体建议也将在“十四五”规划中研究部署。
陈国民很高兴收到这封盖有鲜红印章的感谢信。他说:“这是践行‘人民至上’和‘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具体体现。我觉得充满了收获感。”
日前,3月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第三组会议室,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陈国民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我是一名残疾工人,也是一个残疾孩子的父亲。”陈国民动情地说:“残疾儿童需要什么?残疾家庭需要什么?残疾工人在想什么?如何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一直在想的,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里了。
他在讲话中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事业和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政府工作报告对帮助残疾人就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陈国民还分析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一些不足和弱点,主要是因为农村残疾人返贫风险高、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不足;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仍然不高,在就学、康复护理和无障碍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陈国民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NPC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驰地图
与此同时,陈国民提到,歧视残疾人和侵犯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的平等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残疾人事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残疾将呈现多发、高发的趋势,残疾人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帮助,上述缺点和弱点亟待有效解决。
为此,陈国民提出五点具体建议:一是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编制新的国家预防残疾行动计划;三是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四是大力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五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陈国民赴吉、沪、豫等地调研残疾人工作,走进重度残疾人家庭,面对面倾听残疾人和残疾职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
本届全国人大以来,陈国民共提交了促进残疾儿童融合教育、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持残疾人就业使用残疾保险基金等12项代表性建议。
在这次大会上,陈国民提出了在普通学校实施残疾儿童“一人一案”、规范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完善早期筛查等五项具有代表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