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奶粉代理商怎么找,奶粉货源供应商怎么找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阿茹汗 北京报道 “这个代理权一定要赢!”浙江海宁荣达母婴用品商行负责人简守当在2月底做出这个决定,似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压力。他不禁为这个决定的果断和坚持感到欣慰。“2月底,我们已经认识到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所以必须在奶粉代理商中加入本土生产的品牌。”出于这一考虑,健首堂在最短时间内促成了两个系列产品在君乐宝的代理,并支付了第一批约50万元。

缺货是最可怕的!1月中下旬的疫情爆发,率先造成国内物流受阻,让棒卫士党这样的奶粉代理商遭遇了货不到码头的挑战。但是现在疫情蔓延到全球,让代理商不得不提前规划:进口品牌奶粉的生产供应能有保障吗?

刘颖(化名)最近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她的客户发出了购买日本奶粉的需求。但受物流影响,刘颖作为个人购买者,即使将每箱奶粉20元的物流成本加进去,通过其他渠道配送,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到货时间无法保证,很多老客户被迫放弃等待,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奶粉品牌。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共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4.57万吨,同比下降3.3%;进口值为6.83亿美元,同比下降4.9%。均价为14942美元/吨,同比下降1.6%。去年,中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34.55万吨,同比增长6.5%。

作为刚需产品,奶粉的需求不会受到疫情的明显抑制,但部分市场在供应链的挑战下出现空缺。谁会失去机会?一家大型奶粉企业的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国产品牌的小春天来了”。

补位

今年2月,有10天建寿党遭遇奶粉断货。终端急着拿货,品牌方的货供不上,建首方作为中间方急着拿货。他让两个工作人员去合作母婴店转货,然后他就转不动了。他租了一辆卡车,拿到通行证,去品牌的仓库带了一卡车的奶粉,只为续供。

“货为王”。最近守棍党经常说起这句话,尤其是看到同行代理商仓库里有些缺货的商品后,他坚持要留足货。"在浙江这个地区,10种奶粉中有2到3种缺货."据他观察,货物短缺不是生产源头造成的,而是因为防疫要求的升级带来生产效率的降低,物流运输时间的拉长。“大部分小品牌因为供货实力弱,缺货,还有进口品牌。也有国产品牌。”

在许多在线平台上,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辩护人党在此前合作的两个跨境采购平台上发现了新的商机。跨境采购平台奶粉供应更多依赖国外市场,但由于物流模式和成本上升,部分进口商品供应无法保证,平台会特别标注“谨慎采购”。这种特殊情况也有助于平台与辩护方的合作。“我跟这些线上平台谈过,保证一年内的指定交易量,平台要做的就是保证不为其他同品牌经销商开端口,双方都需要。”

终端和在线平台之间的供应问题导致货架上出现了空缺职位。谁能快速填满它们?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企业间竞争激烈,获客成本高。这个时候,空置的市场会让大家兴奋不已。棒卫党把机会给了国内生产加工的本土品牌,选择了知名的大型企业。“大品牌有保障”也是棒卫党在疫情perio期间学到的道理

一家国内大型奶粉企业的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行业也在说,国产品牌的小春天来了,我们有这种感觉。下沉市场春意盎然。首先,下沉市场是品牌与国外巨头竞争的大本营;其次,疫情期间,下沉市场的物流供应受阻问题比一二线城市更为突出,给这家在人员和供应上已经具备优势的企业带来了机遇。“作为一家民生保障企业,我们的生产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由于个别地区和地区在政策理解和执行上的差异,供应方遇到了一些障碍,但也尽了最大努力确保供应。”

style="font-size:15px;">囤货


让本土品牌感知到的春风,是否也吹拂到了外资奶粉品牌身上?外资品牌们近日陆续发布的一季度业绩超过了预期。4月21日,达能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显示实现整体销售收入约62.42亿欧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专业特殊营养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9%,婴幼儿营养品业务整体销售收入实现中高个位数的增长。“受第一季度晚些时候食品储备需求的带动,”谈及增长7.9%的原因时达能方面如是解释。


“尽管多国实施的旅行限制、香港地区口岸的关闭均对间接渠道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仍然实现了稳健的增长,爱他美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高,这得益于该品牌在快速增长的电商平台中的强劲表现。”达能在中国市场拥有爱他美、诺优能等多个知名奶粉品牌。


雅培的表现也并不差,该公司一季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雅培营养品业务同比有机增长高达7.3%,在雅培四大业务中排名第二。“新冠疫情之下,在3月底实施居家隔离措施之前,奶粉的需求受到了带动,这对美国市场的婴幼儿营养品而言影响尤其显著。”在中国市场,雅培还在3月初率先发布了首款有机妈妈奶粉,并推出了针对3-7岁的4段有机儿童奶粉。


达能与雅培在业绩说明中均提到,一季度奶粉业务板块业绩向好都与“囤货”有关系。二季度会怎么样?雅培方面对外称,“预计在二季度会出现一些调整”;达能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范易谋称,全球性的封锁措施将对第二季度的供需状况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据他介绍,除了3月观察到的疫情初期出现的食品储备趋势之外,达能尚无法预测全球性的封锁措施将对供需产生何种影响。


机遇


进口奶粉品牌们口中的“不确定”是否意味着本土奶粉的机会窗口就此敞开了?


上海花冠乳品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聂雯晶这两日正忙着推进一套新的营销系统,“对我们来说,这是挺大一件事。”聂雯晶介绍,这套数字化系统直接针对C端客户,企业的各项优惠卡券能够直接触达C端客户,是对“B端经销商或者终端传递给消费者”模式的升级版本。她介绍,疫情期间企业更加注重消费者与品牌粘性的增强,即便承担成本上涨压力也要做下去。


聂雯晶称,疫情期间,国产奶粉分享的红利确实多一些。“像我们这种中型奶粉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我们人对人的服务能力非常强,在疫情期间我们能够全部出动强化与会员体系、客户之间最直接的沟通。”简守党将这样的服务评价为“细”,越细越有机会。“越下沉市场机会越多,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跟踪到市场变化,就会错过机会。”


已经具备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最近更是动作频频。君乐宝方面向记者介绍,3月,该公司推出有机奶粉新品;位于邯郸的液态奶工厂和万头牧场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4月,位于唐山的2.2万吨奶粉工厂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此外该公司还每月投入亿元用于品牌宣传,扩大市场份额。


多位奶粉企业人士表示,奶粉生产供应已全球化之下,全球疫情挑战对于外资和内资而言都是公平的,此时的竞争核心依然将围绕规模、品牌和服务展开。


乳业专家宋亮称,“全球化”首先体现在原料的国际化分工,即便在国内完成生产的奶粉,乳清、乳铁蛋白、营养元素、油脂等近60%的原料依靠进口。“我和一些国际原料供应商也聊过,目前供应未受到影响,但是一定是大型企业优先保障的。”


宋亮进一步称,不同于2008年,如今国产品牌已纷纷走出国外,在海外设立牧场、工厂以及收购国外奶粉品牌。海关总署统计的进口婴配粉总量中也包括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组织进口的奶粉。这部分比例也在不断提升。宋亮粗略测算,2019年中国奶粉消费总量在85万吨-90万吨之间,通过传统贸易进口而来的总量为35万吨左右,通过跨境购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约为20万吨左右,从而测算,国内供应量为35万吨左右。


“疫情之下,短期物流体系承压和生产到物流效率的降低会抑制供应,但是在高度国际化的情况下,不论内资还是外资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另外从奶粉贸易格局看,围绕中国市场是所有企业的重中之重,毕竟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所以这个时候谁都会采取措施积极保证供应的。”宋亮说。


生产供应基本公平的环境之下,本土奶粉企业的企业机会在哪?“性价比!”上述企业人士、代理商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宋亮表示:“疫情过后,经济走势的不确定下有效购买力在下降,这对于三四线以及更下沉市场中的奶粉高端化趋势非常不利,反而将利好于以消费量为主导的大品牌。”


“疫情期间母乳喂养率提高了,消费者奶粉的使用量多少有一点降低,如何刺激消费?极致性价比。”聂雯晶介绍,这是上海花冠乳品的贯穿2020年的主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