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文字|肖-编辑|小
来源:遇见小蜜(mi(ID:yujianxiaomi2015)
最近,一位读者提交了一篇论文,与我们分享了她的债务故事:
“直到今年24岁,我才意识到这个道理。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切记不要透支。
我22岁结婚。我没钱,我丈夫也没钱。我用信用卡办了一个婚礼,负债12万元。
23岁时,我们在买房和生养孩子的开销也是刷卡结算的,负债约26万。
24岁,也就是今年,装修房子+创业还是没钱,还是靠信用卡和网贷来供给,负债60万+.
说到羞耻,直到上个月我才感觉到危机感。我想吃火锅和吃;想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就去;如果你想去香港玩,那就订张票,马上离开。老公也稍微纵容了我一下,但我没心没肺,完全无视老公几次隐晦的说“没钱”。
但是现在,被网贷逼迫后,我极其懊悔。如果时间可以回到两年前,我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婚礼,有一种仪式感,那么我就不用那么奢侈;
时间回到一年前,我可以买经济适用房,我可以安定下来;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宁愿每天吃粥吃咸菜,也不愿负债累累。
可惜,人生从没后悔药。"
结婚前,她已经负债累累。当时她住在员工宿舍,公司有食堂。她不必花自己的钱。她的月收入是5000元,不仅仅是月光,甚至还负债9万多元。
现在,交了60万学费后,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合理消费,但她和家人应该承担提前消费的后果。
根据她的情况,60万的外债计划得很好,还有机会从头再来。如果不改变消费习惯,再这样下去就没有机会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需要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们不要因为这件事责怪她。她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建议确实可行。
写了很多不合理消费和网贷导致经济崩溃的案例,再次提醒大家合理消费。如果你在经济条件范围内,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用点化妆品,不会引起你的财务危机,但确实会发生一些大消费。
不要为面子透支未来
说起婚礼,各种宣传基本都是一辈子一次,一定要举办不一样的婚礼。其实每个结婚的人都知道,那天除了累什么都没有。大家肯定有共识:结婚是赚钱的事。,我的一些朋友婚后收到了一些钱,加上一点钱,付了10多万的车首付。
我参加过许多豪华的婚礼。作为参与者,我感觉很好。整个布局很漂亮。五星级酒店一桌近万的美食,好吃,钱可能不够人们的宴请。但是那天我想起来了。我回去和刘先生谈了一下,很快就忘了这件事。
我们不太关心别人的生活,也不会讨论太久。所以,钱不多的话,就不要打脸,做个胖子。你可以为婚礼买一辆滑板车。
pgc-image/b03e815cc05544c6bc747114f7d48359" />还有,你把标准定这么高,让身边的人也很有压力。当时我办婚礼,我爸妈家也要办酒席请亲戚朋友吃饭,爸爸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就想用好烟、好酒。
我一个叔叔说:“哥,你随大流就行,不要搞特殊,吃了你的也不会说你好。省下来的钱,你给侄女多好。”
有时,有些人可能在过去被压抑了,想要搞一次大的证明自己,可是太用力的事情,都不是真实的,往往适得其反。
还有买车,我会听到这种言论:“一辆车开七八年呢,应该买一辆好车,一步到位。”你本来准备20多万全款买一辆车,结果20万首付了一辆车,每个月开始还车贷。
这样一笔支出看着没什么,但你生活中,这样的支出又不会只有这一笔,慢慢的就压得你喘不过气了。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就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穿不起香奈儿,买不起爱马仕很丢脸吗?
其实并不是,“我买不起”从来不是一句羞于启齿的话,事实上它听起来很理性。
总之,不管别人过什么生活,我们不要为了面子透支未来.

生活提升一个层次,花钱不止10倍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赚1万时,会认为赚2万日子就会好了,事实上,赚钱越多,花钱越多,等赚2万时,每个月可能需要3万,日子才过得好。
当你的生活层次发生改变,你的花费可能十倍增加。以前,弟弟蛋蛋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方面的工作,也没有买车,人家看他,更多的是看他背后的公司。
现在创业了,做得很不错,平常打交道到的客户都挺有钱的。最近,他刚换了一辆50多万的车,他身边的人影响了他的标准。
他的社交费用也特别高,平常吃饭,大家请客3000块钱的标准,你不能总是1000块。
除了车贷、房贷、社交等费用,他赚到钱,还要扩大生产,把事业做得更大,平常用钱的地方多的是,日子也精打细算地过。
本来,我和刘先生打算租一个更大的房子住,看上的房子,一年租金至少20万,然后,我们决定还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两室一厅,小了点,但自己装修的,住着很舒服。哪怕有了小孩,都可以住到幼儿园。
一想到省了一大笔租金,就特别开心,也有朋友建议我去国外生小孩,孩子去国际学校读书。我能支付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的费用,但这只是开始,每年开party、去夏令营、学马术等费用,上不封顶。

我想了想就放弃了,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家底太薄了,没必要为了这样的生活让自己很累,所以,到时候我就在上海生小孩,读公立学校。、
在生活上,我和刘先生一直都没有太高的物欲,不会天天在外面吃饭,重要的节日和朋友聚会,也会去一些高档餐厅,但不是日常。
我俩喜欢旅行,舍得在旅行上花钱,但会做很详细的攻略,有很多省钱的小办法,每次出去卡着预算来。
在职场多年,我和刘先生都有了一定积累,维持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一点压力都没有。但只要改变一下标准,钱就紧巴巴的了,人也会变得焦虑。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能力范围之内,让自己生活得好一些是应该的,毕竟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意义,但除了房子,千万不要超前消费。
你喜欢一个包,咬牙买了,内心里想反正就买这一个,真的只买这一个吗?你买了这个最新款,还有另一个最新款。那么什么时候买包?等你随便买一个包,对生活没有影响,很无所谓的时候,再买。
曾经看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学会把控自己的欲望,让欲望鞭挞自己,而不是被欲望反噬。

不管赚多少,你一定要存钱
经常有各种老师说,年轻时,不要存钱,要拿钱投资自己。这句话是对的,只是很多人只记住不要存钱,忘记了投资自己。
在《你要有多少存款,才不会焦虑?》一文中,我分享了记账和存钱的一些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也给大家推荐一本理财入门书籍《小狗钱钱》,通俗易懂。

存钱的意义,不在于你存了多少钱,而是当你决定存钱时,你已经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合理消费,让自己在可能遭遇很多突如其来的变化时,能够从容不迫地生活。
如果你总是花光自己的钱,那么要永远为了赚钱而工作。有可能还会为了还每个月信用卡,去找朋友周转钱,这样有压力的生活会毁掉你。
手里有钱,会让你很有底气,你做什么事情,都不慌。
我同事天一,就特别能存钱,毕业三年,已经在县城给爸妈首付一套房子了。当父母感慨亲戚都在县城买了房子,越来越有钱时,她特别霸气地说:“我给你们买。”

当你有了钱,无论换工作还是做什么事情,你会考虑钱之外的事情,不会仅仅盯着老板到底给我1万,还是1.2万。
前几天,我跟妈妈打电话,问她有多少存款了?她说:“有6万。”现在,她每天睡得很踏实,她没有多少存款,就6万块钱,为什么这么开心?
之前写文章,我和大家分享过,00年左右,爸爸生意破产,我们家可是负债近百万,那会我和弟弟还小,在读书,那些债,可是用了10年的时间才还上,这个过程太痛苦了。
妈妈的踏实来自于没有外债,有存款,儿女还算争气,所以她能睡得踏实。

当然,负债和存钱不冲突,如果你有房贷,合理负债是没关系的。
如果你已经负债了,给你一个小建议:欠债的人应当毁掉所有的信用卡,大多数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会比使用现金时花费的钱要多,如果你信用卡已经欠费很多,就不要再使用它消费更多。当你买东西时,不妨问自己一句:这真的有必要吗?
有钱就多花点,没钱就少花点,这是常识。你赚什么钱,就过什么等级的生活,不要活得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钱去哪里了,账上有多少钱。
此外,很多人说我赚钱不够花,如何存钱?那你要反思自己了,是不是不合理消费太多,你以为必须花的钱,真的不该花。是不是职场不够努力,赚的太少了。
平常我坐滴滴,真碰到几个兼职开的,有一个大哥有一份打印机售后的工作,每个月到手6000多,有五险一金,上海人有房子,生了二胎,紧巴巴的,上下班和周末,他开滴滴,每个月又多赚几千,贴补家用。我非常欣赏这一类人。
说了这么多,终归是这一点:从今天开始,记账,做预算,存钱。当我们不再负债、存款渐渐多起来时,心就会安定下来,幸福感也就大大提升了。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