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教师可以离岗创业吗,教师能创业吗 百度百科

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广东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允许高校科研人员利用自身和团队的科技成果,在职创业或在技术创新企业兼职,甚至离职从事创业工作,并允许在读学生离校创业。(《南方日报》年12月10日)

媒体报道称,高校教师允许在职或脱产创业,但仅限于高校科研人员,不要造成“误读”。大众创业和创新是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双引擎”之一。毫无疑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主力军。他们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对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把握得比较准确。如果他们能加入创业大潮,不仅会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还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从目前现实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渠道相对单一,对科研产出成果能否及时转化或产生效益的关注度不高,主要是高校科研人员担心创业风险过大,不愿意走出“书房”轻松创业。从改变这种困境出发,允许大学科研人员在职或脱产自主创业,消除后顾之忧,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合法性没有明确界定,其待遇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科技人员在离职期间和离职后对档案工资的建立、身份、人事关系、算长、正常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诸多顾虑,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积极性。目前,大学研究人员可以在职或脱产创业。虽然最长期限不超过六年,但在脱产期间,保留人事关系、工资和社会保险费,人事档案由学校管理,工龄连续计算;享受与学校其他在职人员同等的参加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社会保险的权利。期满后返校的,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不降低;从批准返校后的一个月开始,根据受聘岗位发放工资,执行国家和省的社会保险政策。与学校自愿终止人事关系期满后,学校与个人应按签订的合同协商解决问题。改造收入不低于50%。这些措施无疑可以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其引领作用将是巨大的。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总结推广maker space、创业咖啡、创新作品等孵化新模式,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捷、全方位的要素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从制度上保障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动力。

推动大众创业创新,高校科研人员不可或缺,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成为一支生力军。这对大学研究者和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处。(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