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为期两天的“未来酒店峰会中国站2021”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酒店拉开帷幕。来自业主、开发公司、葡萄酒管理公司、酒店个人投资者、OTA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400多名酒店行业决策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峰会将探讨后疫情时代酒店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涉及的主题包括未来旅行者、市场、生态、认知、品牌、体验、技术、营销、收益管理等九个方面。讨论的主题包括旅游和客户群体的变化趋势、对市场复苏的洞察、酒店集团的战略布局和扩张趋势、数字化和智能化、行业创新和战略迭代、混合业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等。
近年来,“新消费”是行业内外不可回避的一个词。理解“新变化”,适应“新趋势”,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已经成为每个行业和公司的共识。如何才能打破固有的思维和经验,通过“创新”迎接“新形势”?会上,在海洋酒店集团亚太区营销副总裁段慧莲的主持下,丽城集团副总裁吴梅、奇客集团总裁石金深、鸿坤酒店集团王吉、锦江酒店(中国)副总裁、力珀品牌总裁陈进行了圆桌讨论,并谈了各自的看法。
在对话现场,段慧莲向嘉宾抛出了四个问题:
问题1:酒店创新到底创新什么,技术如何创新酒店?
问题2:住宿业创新的基础是什么维度?
问题三:如何通过创新加速中国住宿业的品牌化和连锁化进程?
问题4:哪些创新可以提高酒店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酒店的盈利能力?
酒店创新到底创新什么?
目前,智慧酒店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助力服务的力量。历城集团品牌副总裁吴梅表示,科技赋能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技术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还为客户带来了更便捷的体验,让“人”花更多的时间感受交互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酒店住宿行业已经开始更加关注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的变化。奇客集团总裁石金深就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都是产品设计师’,我们希望客户成为产品开发的灵感来源.我们还成立了自己的MCN公司,为50多位网络名人定制场景脚本,让服务体验的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住宿业创新的维度有哪些?
至于住宿行业创新基础建立的维度,他从事酒店行业十几年,从业主投资人变成了鸿坤酒店集团的首席运营官。王吉的观点有些“出奇制胜”:鸿坤酒店集团在“物业规划、产业支撑”方面有着先天的创新优势。他提到的“二级公司合伙人制”,真正把经营权交给了二级公司,在鸿坤实现了“自下而上”。
ff68375d1f3ac" />加快中国住宿业品牌化和连锁化的进程
该如何创新?
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逐步铺开,酒店业和住宿业迎来复苏,作为当今时代的朝阳产业,大旅游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会上,锦江酒店(中国区)副总裁兼丽柏品牌总裁谌业伟认为国内酒店行业所面临的其中一个问题,是酒店连锁化率低(31%),导致新一代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体验和消费预期得不到保障。
如何加快酒店品牌化和连锁化的进程?他表示,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新品牌不失为十分巧妙的创新策略。
1. 细分市场的酒店品牌创新
“新消费时代下,年轻人对新品牌的接受度非常高。反之,新品牌想要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更应把关注点放在满足‘人’的需求上。”
“目前各大酒店集团都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创新酒店品牌,比如锦江集团自2010年至2021年期间,推出了5个新品牌,其中有国潮体验为核心的品牌原拓,针对健身爱好者打造的缤跃等。”
谌业伟还提到,锦江将海外品牌引进中国,开拓潜力巨大的中高端市场时,比如丽笙酒店集团旗下的丽亭、丽柏、丽怡等都面临着是否能应对中国市场消费群体需求的问题。锦江做到了真正的针对中国年轻一代消费群体进行系统性的本地化,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群体主导产品、服务和设计。
2. 酒店存量市场的翻牌创新
另外,市场剩下的70%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存量市场的连锁化,对行业连锁化的加速尤为重要。谌业伟认为品牌化、连锁化的翻牌模式创新,关键在于酒店产品“标准”的重新定义。
“过去,连锁化酒店都有套成熟的产品标准,每个连锁酒店都会追求产品格的致性,针对在营酒店存量市场,每个酒店在品牌化和连锁化的演变过程中,如果都按连锁品牌的产品致性去改造,无疑会加业主投资。”
“消费者是更关注产品风格的一致性,还是品质和体验?答案毋庸置疑,客户永远把品质和体验放在第一位。所以,针对在营酒店存量市场,需要重新定义产品标准,即:遵循品质、体验第一,产品风格第二的原则,针对不同项单独制定翻牌改造方案。其次,酒店品牌辨识度要强植入:酒店产品格不一致,但给消费者的体验要一致,通过强植入,如招牌、VI、软装、香氛、音乐、服务的设计,提升品牌辨识度。即使产品风格不一致,消费者依然能感受到一致的品质和体验。”
其次,他表示平台的力量在其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大平台是基础”谌业伟说,“以锦江为例,锦江拥有一中心三平台(锦江全球创新中心GIC、锦江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WeHotel的1.8亿会员、锦江全球采购平台GPP、锦江全球财务共享平台FSSC),以及成熟的标准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营体系”,依托大平台以及集团化的成熟体系,单体酒店品牌化、连锁化将迎来又一重生机。
这一套逻辑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经在践行的模式,他接着介绍道:“对在营酒店存量市场的翻牌,目前我负责的丽笙旗下的丽柏、丽怡两个酒店品牌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吸纳在营酒店。其中中端酒店丽怡是专门服务于存量翻牌市场的,中高端精选服务酒店丽柏,会吸纳一部分定位相符、品质很好的翻牌项目。”
提升酒店业主的盈利能力
关键在于价值创新
中国酒店市场存在大量不赚钱甚至亏损的酒店,因为投资者不专业,或者他们的产品跟不上新消费趋势的变化,导致成本居高。
如何在满足业主诉求,为他们降低成本,带来更高回报,更好收益的同时,还能提升消费满意度,也是当下行业所聚焦的一大挑战。
在谌业伟看来,坚持价值创新,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不失为解决之道:即降低投资人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以进军中国,定位中高端的丽柏酒店为例,为满足业主投资回报期更短的需求,在不降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追求的前提下,丽柏将套内单房造价严格控制在8.3万内(工程造价和产品清单已向行业公开),大堂等公共区域控制在3000元每平方,楼层过道控制在1500元每平方等等。也就是说在标准的酒店物业下,达到开业状态整体单房造价要控制在12-13万左右。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丽柏的客房定价在500-680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为360-500元。
这一套价值创新的商业模型,谌业伟将总体原则概括为“抓‘关键体验’”——在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标准的设计上重点关注消费者重度体验的地方,同时在产品建造和运营的投入上进行成本重新分配。
“产品打造方面,我们会重点关注客户的睡眠品质、淋浴体验、智能便捷、健康环保和文化体验五大方面,在配套齐全和豪华感受上,做到减少甚至是剔除。另外,我们还配备了专属的酒店新材料研究团队,持续研究探索品质高、造价低、耐久度好的酒店装饰新材料……如此,中高端酒店品牌才能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保证品质和体验。
“其次,是运营模式上的创新。解决运营成本上最大的难题——‘人’的成本。传统中高端酒店,人房比超过0.3。以丽柏为例,在酒店进入正常运营期,我们会将酒店人房比严格控制在0.22-0.25之间。我们要清晰的了解,在消费动线中,哪些点是客户最关心的关键体验,在这之中加大植入品牌标志性服务;而对于其他不是客户重度体验的部分,降低人员成本。这样确保了酒店的好收益和低成本。”
住宿业创新,何去何从?
圆桌对话的最后,各位讨论嘉宾分别总结了住宿业的创新方向。
无论是吴梅提到的“拥抱变化,让服务引领消费者享受全新的入住体验”、石锦燊坚持的“让客人成为设计和创作的灵感之源”、谌业伟强调的“价值创新”,还是王季致力于实现的“多方盈利”,酒店创新,带来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终究是围绕“消费者需求”展开的创新。
走进消费者,拥抱变化,酒店才能实现真正的收益和品牌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