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预计2022年末试运营
在一片宽阔平坦的土地上,两辆挖沟机和七八辆推土机不停地忙碌着。自4月1日开工以来,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近18万平方米的土地平整工作已告一段落。
17日,记者在哈尔滨新区江北综合开发区直沽街与万宝大道交汇处的项目现场看到,开工时,到处还是杂草丛生,夹杂着高低起伏的荒地,短短半个月就变成了一片平整的空地。
“从开工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加班。高峰期有20多台挖沟机,30多辆工程车,80或90名工人同时作业。再过三四天,所有土地平整工作都可以完成,地质勘探可以进入市场。的确如此。”哈尔滨东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建碧说。省内百强项目之一的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再现了从征地到建设的“新区速度”。“我们3月17日签订了土地买卖合同,签约两个月后就可以照常开工建设。不过,新区实施‘承诺动工’政策,使我们得以在4月1日动工。”林建碧说。
“根据地质勘探成果,我们将调整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北方建设周期短。我们采取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同步推进,力争在入冬前实现12栋综合商厦、2栋酒店裙楼5万平方米封顶,面积2万平方米。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冷库和果蔬肉类交易大厅达到正负零标准。”林建碧告诉记者,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投资约21亿元,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建设期两年。计划2022年6月完成项目建设。后期需要半年时间调试设备,做好运行前的准备。预计2022年底实现试运行。
“交易中心将充分发挥哈尔滨中俄贸易承载地的核心区位优势,打破中俄农产品贸易瓶颈,实现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全季节、无止境贸易,打造俄罗斯果蔬产品集散地。”哈尔滨东浦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浩介绍,建成后,将成为中俄果蔬、肉类出口和粮食、水产品、农业原料进口五大类大宗商品集中交易中心;创建集交易、保税仓储、原材料加工、冷链物流、农产品金融等业态为一体的自贸一体化试验区;同时,将完善区域内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黑龙江农业特色产品和优质农作物在国内外的销售,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助力打造“中国饭碗”品牌。王伟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后,有望解决3-5万人就业,同时带动当地包装、物流、运输、加工等产业发展;该项目预计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
聚焦防疫建设。据林建碧介绍,施工现场封闭,防疫“三宝”严格使用。每天,工人进入工地前,都会检查口罩是否佩戴妥当,扫码、测温、登记。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作者:记者薛婧李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