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股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出台,整个a股市场的生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4月27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随后证监会发布4条规则,深交所发布7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的试行注册制、无利可图企业的上市空间、放宽价格限制、简化退市程序、完善退市制度等备受关注。
这些制度与去年7月成立的科创板颇为相似,在创业板上改革试行注册制并不意外。自去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发出声音。比如去年10月,中国证监会易会满主席调研深圳,提出全力推进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当时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的组织架构基本完成,创业板试行注册制迫在眉睫。
而且,这种成熟的市场体系未来还会延伸到整个市场。近年来,决策层多次提出进一步推进a股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今年3月实施的新证券法直接取消了在a股实行了26年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由于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a股成熟化、市场化,经营与国际成熟市场趋同。
虽然a股成熟的市场化是一个积极的方向,但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投资者的散户思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长期以来,a股的散户特征主要表现在高换手率、爱炒小盘股、热衷概念而非公司业绩、相信不败新股。散户的特征不仅表现在个人投资者身上,机构投资者的换手率也远高于海外市场。
这种想法与成熟市场并不一致。以上市首日IPO表现为例。近年来,a股市场几乎增长了100%。区别只是日涨停次数,但成熟市场并非如此。例如,在港股市场,2019年上市的新股有165只,首日破发率超过30%,到年底有一半以上跌破发行价。
创业板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也为a股零售的特点敲响了警钟。比如a股之前热衷于投机,因为一旦资产注入借壳上市,就可以用小博达获得大量资金;退市制度呼唤多年,但实施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但随着注册制的出台和严格退市,壳资源将大幅贬值——。一方面,企业上市的前端监管要求将逐步放宽,上市将变得相对容易,供给将增加;另一方面,简化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一旦不符合上市要求,直接进行退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必像以前那样花高价买壳,空壳公司会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a股市场多年来经久不衰的重概念轻业绩估值的现象,有望随着市场化改革而改变。这是因为成熟市场由价值投资主导。随着注册制下a股市场的不断扩大,很多股票会失去流动性。比如港股市场,国内中小银行大部分日子的营业额只有几十万元,还不到两地同时上市的a股的10%,价格也低于50%。未来越来越多的个股将被忽视,投资者期望释放流动性驱动个股的想法也将被证明不再可行。因为在价值投资的理念下,只有业绩好的上市公司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事实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