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孵化基地项目计划书,创业孵化园骗局

当直播在年初开始炸起来的时候,网上的名人基数也成了“气候异常”的现象。在线名人基地在一二线城市和四五线城镇随处可见。各种机构和企业都在从事与网络名人孵化相关的工作,像“流水线”一样培训,向网络名人输出。

上半年,如果你在网上随机搜索“网上名人孵化基地”这个词,你会发现大量的网上名人孵化基地,号称有几万平方米,投资几千万、几亿元。但近一年过去了,投入巨大资源的网络名人孵化基地到底怎么了?

网红孵化,难孵者众

“(孵化基地)可以在一条流水线上产生线上名人,但淘汰速度也很快。”

今年国庆过后,应届毕业生马舒(化名)通过面试,成功进入厦门翔安的一家网络名人孵化基地,成为一名“孵化”中的准网络名人。仅仅过了两个多月,踌躇满志的马舒在孵化基地的考核中意外被淘汰。

“招收我的基数在当地是大大小小的,也有一定的基本工资,条件还算不错。”当初孵化基地和马舒约定的待遇是底薪2000元。同时,它节省了租房的费用。“虽然没有正式签约,也有淘汰机制,但我终于有机会参与直播了。”

马舒很清楚,网络名人要想赚大钱,必须有很强的卖货能力。毕竟节目的直播已经过时了。进入基地一周后,她没有学到带货的知识,而是完全淹没在内容选题会中。孵化基地要求学生每天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对短视频的内容创意进行头脑风暴。

“负责培训的人是当地有名的KOL。师姐一开始就让我们讨论如何拍摄短视频引流。”本次KOL强调,网络名人的基础是影响力和流量。如果没有流量,直播带货是不可能的。

经过一周的服装、化妆、摄像感等方面的培训,学员们开始与内容制作团队合作,注册视频账号,制作短视频内容。在孵化过程中,基地会逐步淘汰一些正在孵化的新生。第一次评估的目标是让你的账号在三个月内达到10万,符合标准的可以签正式的艺人合同。

“基地说会帮助学生的账号投入推广,给一些资源支持,但过了近一个月,我的账号关注度还不到一千。同期孵化的网红中,只有一个数量达到了1万,这大概是加在造型上的。”最让马舒困扰的是,基地希望她创作和解读的视频内容与她的“淑女”形象完全不符。

马舒告诉她要理解这些笔记。她被要求在短视频中演绎一些带有浓厚“乡村气息”的乡村女性角色,不合时宜的涂抹、砸烂过时的服饰,脸上还贴着“美蟑螂”。这些“形象”设计让她羞于在朋友圈宣传自己的作品。“我的目标是在网上卖名人直播,而不是网上卖名人小丑。”

由于账号短时间无法统计,没有达到基数考核的目标,马舒毫无悬念的成为淘汰赛。做完这段时间,她并没有感到可惜和生气。在马舒看来,虽然进入网上名人孵化基地可以拿到基本工资,包括食宿,但他并没有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早点离开是对的。

此外,在与其他新生的交流中,她逐渐开始怀疑网络名人孵化基地的“动机”——并不是单纯的“管道”孵化新人,而是利用孵化网络名人的噱头,从投资机构获得投融资。“基地自称成立两年,投资上千万元。它从未见过网上名人孵化基准头,只有大量淘汰者。”

那么,很多网络名人孵化基地的商业模式真的如学生们猜测的那样,只是利用孵化的名称和网络名人的“数量”来获取投融资吗?

对于网上名人孵化基地商业模式的大量质疑,广州天河某网上名人孵化基地运营经理何辉(化名)笑称,行业内确实有大量的网上名人孵化基地,但孵化基地的本质其实和网上名人培训机构是一样的。

同的。


唯一有点差异的,就是网红培训机构收学费培训网红,而孵化基地除了培训网红,还会给潜力新人提供一定薪资,保障网红的基础生活。何慧并不否认有部分网红孵化基地的商业模式,就是利用孵化业务吸收资本机构投融资。


“但也有网红(孵化)基地和我们一样,是认认真真的在做网红培训孵化的业务。”问及“混投资”的孵化基地到底有多少比例时,她稍加思索后说道:应该占一半左右,主要分布在机构资本充裕的一、二线城市。


至于真正在从事网红孵化业务的基地,吸收资本机构投资、享受政策红利的目标,就是先行支撑网红孵化的前期投入,并不会以此作为最终盈利的手段,在这些机构看来,制造出头部网红的收益远高于拿到投资,“所以不少孵化基地不仅不收费,还会给新人(学员)提供一定生活保障。”


正因为如此,何慧认为网红孵化基地录取新人的数量庞大,淘汰的速度也会相当快。她以自己所在的孵化基地为例,基本每月都会录取上百位新人,仅仅底薪支出每个月就要50万元。


“一般经过一到两周培训后,就会让学员上线做内容引流,同时淘汰不具潜力的新人。”她告诉懂懂笔记,尽管录取新人之前,负责培训的资深导师会研究学员感兴趣的领域,但为了新人的快速成长,实际包装(内容)风格的规划上仍会有很大差异。


有的新人一心成为“萌气”网红,但是“痞气”更适合网红的外形、气质,有些想走淑女路线,但是“中性”可能更适合。因此,风格养成、内容规划方面,很多机构都会要求其创作、输出“差异化”的短视频,并以此引流、构建影响力。


“对于有潜力的新人,孵化基地会为其投放推广资源,让新人影响力快速增加。”但是何慧也无奈地表示,很多从业新人都知道直播卖货才能真正赚到可观收入,所以心浮气躁,大多新人都是“眼高手低”拉不下脸借助短视频内容做好引流。


她透露,如今有很多知名的、头部的带货主播,前期都是靠短视频内容引流、凝聚粉丝的,当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后再转做主播,带货才会相对会简单一些。何慧强调,在今年“双十一”活动期间,直播卖货过程中频频与“厂家”争吵的“岳老板”,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只要看看他之前的(短视频)内容就会发现,他之前的短视频真是土得不行。”何慧表示,目前孵化新人并让其短视频账号迅速上量的手段,基本上都是通过短视频内容创作获得,新人如果缺乏流量、没有太多影响力,做直播卖货基本也是“白瞎”。


那么,孵化新人网红的周期到底有多长,成功率究竟有多高呢?何慧告诉懂懂笔记,培养新人的周期大概在三个月至半年之间,牧犬行业内的成功率约为千分之一,如果不及时淘汰(保持一定淘汰率),孵化过程中巨大的培训投入、基础底薪,将会严重拖累基地的运营状况。


当然,即便成功筛选出“好苗子”,孵化基地也需要将网红成功的“卖”出去,才能有所收益。可见,对于网红孵化基地而言,新人仅仅是具备增值空间的“投资产品”。


孵化网红也能“转会“

既然新人是孵化基地的“产品”,那么“产品”应该“卖”给谁呢?


“主要是推给MCN,成为机构旗下的签约网红,或是介绍给有直播需求的企业、商家。”何慧笑称,无论网红培训机构还是不收培训费用的网红孵化基地,实际上都可以算是MCN机构的“上游工厂”。


当在孵学员具有一定流量、影响力后,基地就会开始为其物色“下家”。由于此时的网红属于“半成品”,个人内容风格、影响力初具雏形,MCN机构也不再需要投入新成本用于培训,承担孵化失败的风险,所以是两厢情愿。


“挖墙脚是直播行业的大忌讳,现在很多MCN都喜欢在培训学员、孵化基地物色网红苗子。”何慧介绍,只要MCN相中了基地孵化的潜力网红,并签约成为机构旗下的网红艺人,基地就可赚取一笔可观的签约佣金。


她举了一个例子:如网红签约费为30万元的话,那么基地将拿走其中的40~60%作为签约佣金,即便有些网红仍欠缺独当一面的潜力,无法顺利签约MCN,基地也会为其对接企业、厂家,作为其直播卖货的专职人员,赚取一笔“介绍费”或“顾问费”。


“当然,也有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孵化基地自带网红经纪业务,会签下一部分孵化的网红。”何慧认为,术业有专攻,MCN与网红孵化基地甚至是网红培训机构之间的能力不同、基地、学院擅长基础培训,培养新人、获取佣金;MCN的专长在于直播策划、合作供应链拓展,赚取企业的佣金。


目前,直播带货领域看似热闹,实际上夜视“一地鸡毛”。部分MCN、网红主播也要靠收企业、商家的“坑位费”赚取收益,如今坑位费难赚,即便有流量也不代表能卖货,刷量的做法也被曝光很多。在她看来,做孵化更有保障,只需要通过孵化、投资网红就能获取收益。


“不是从业者的话,谁能知道行业的现状,很多企业、厂家都想着签成熟网红呢,那不就是交智商税?”何慧告诉懂懂笔记,尽管她不认为网红孵化是长久的行业,但真真正正做网红孵化业务的机构,肯定要比大量“混投资”、“混政策”的孵化基地要活得更久一些。


【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网红经济的热度有增无减,目前仍有大量企业为了抵御潜在的经营风险,或是建直播团队,或是签成熟网红,也需要大量“工厂流水线”式的培养、孵化基地输出网红资源。


与曾红极一时的创投服务机构一样,网红孵化基地何尝不是在筛选、淘汰、投资“产品”,坐等其“升值”之后将其“卖”出赚取一笔收益?至于能否复刻李佳琦、薇娅,显然永远都不是网红孵化基地这个圈子关心的重点。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