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网
党建引领强村富民,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醋坛子“酿”出幸福村
据泉州。com,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对于永春县秀山镇夏普村的村民来说,做醋不仅是传家宝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夏普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聚焦“产业振兴”,聚焦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走上了产业振兴、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新路。在党建“红色引擎”的带动下,夏普村的醋业发展势头强劲,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腰包日益鼓起来,醋缸“酿”出了一个幸福的村庄。
夏普村酿造食醋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一些农民使用最古老的手工方法在家酿造醋。(吴宗保摄)
来自乡镇的党员来到金源酱醋厂有限公司,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寻求乡镇与乡镇、企业的共同发展战略。(陈启拓摄)
村企共建“123”机制
“醋村”振兴和醋企发展实现双赢
走进位于秀山镇夏普工业区的金源酱醋厂有限公司,一股浓浓的醋香映入眼帘,展台上的“酸梅”老醋产品光彩夺目,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谁曾想到,这个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先进流水线生产设备、年产值500多万元的老字号食醋企业,成为秀山镇的一张新名片。
“金源酱醋厂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党建的红色引擎。”永春县秀山镇副镇长、金源党支部第一书记曾静告诉记者。近年来,秀山镇党委围绕泉州市委组织部提出的“1533”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提出了村企共建“123”机制,围绕“醋村振兴”目标,强化了夏普村党支部与金源企业党支部的“联动效应”,促进了党员共管、技术共享、阵地共建。
曾静说,在这一工作机制下,食醋企业与夏普村形成了互利互助的关系,夏普村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醋企的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创造了就业机会,进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了“醋村”振兴和醋企共赢发展。接下来,村里还将推动包括福祥醋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醋业企业成立党支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村民致富。
如今,夏普村共有106户制醋户,由最初的8户发展壮大。全村今年预计产量500多吨。“醋村”的振兴和食醋企业的发展,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索“组织引领+公司带动+技术能人+农户共享”
党员能人带动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4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夏普村党员陈顺强的家中。我看到他正忙着拿锅铲。他介绍:“老醋需要色香,就是在陈酿过程中,加入新炒的芝麻和糯米。芝麻香,炒饭调,老醋味更香更醇。”
“以前做一些杂务,年收入差不多5万元。去年跟村里的技术帮扶队学了传统醋艺,然后自己做了小作坊,收入翻了一番!”现在,陈顺强已经成为村里技术帮扶队的一员,最近还帮助郑、郑建南等村民一起致富。
坚持村企主导,打造全民增收“新业态”。夏普村党支部书记陈少芳介绍,为进一步整合醋业资源,夏普村党支部率先成立
“新盼头”行走在铺下村的乡间小道上,荔枝河流绕村、古厝田园交错、街巷干净整洁,一幅传统与现代、产业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农村景象近在眼前。曾几何时,有不少村民抱怨这里的环境脏乱差,如今,却打造成了本地村民休闲、外地游客观光的精品旅游路线。
据了解,在岵山镇党委和铺下村党支部引领下,“荔韵醋香”项目充分挖掘铺下村内的古厝、荔枝、田园、水系等自然元素及老醋、制瓦等特色资源,规划乡村旅游区域,整治沿线环境卫生,实施裸房装修,配套建设观景公园及景观小品,串点成线,打造特色化乡村旅游精品景观带。
借助固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近年来,岵山镇党委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宜居环境建设,全镇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其中,在良好的生态及特色农产品优势下,铺下村党支部瞄准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行“旅游+”“生态+”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今,该村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省级“十镇百村”重点改善提升村、县级美丽乡村等称号。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曾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岵山镇将坚守老醋这个永春最大特色优势的‘有根产业’,强化村企党建联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陈安婷 潘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