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雕刻商业机会实施可能性 何为创业机会

本报记者张来自山东省曹县

在被一个风靡圈外的大饼砸中后,山东菏泽曹西安县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这个“黄金时间”助力当地发展。

“我们也在思考如何继续让公众关注曹县,让曹县的所有产业都能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最近,我们计划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一些特别的建议。”5月19日,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惠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

5月20日,《报》走访曹西安县发现,林产品加工、电商产业、芦笋相关产业、畜牧业是当地四大著名产业,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其小作坊式发展特点也显著。

据某机构数据显示,曹县个体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的比例分别高达63%和23%。

“我们将加强与网友的联系,加大品牌创建和产业发展力度。最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人才。”梁惠民这样解释曹县各行业的品牌化。

该报还从曹西安县委相关部门了解到,曹西安官员已经与当地几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了沟通,希望在企业和官员的共同努力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借助曹西安县目前的线上关注度,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李自雷向参观者介绍了公司的产品。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张拍摄

棺木业:应抱团取暖

棺材行业是曹县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曹县企业几乎垄断了日本棺材市场。根据曹西安林业局提供的数据,从曹西安出口到日本的棺材占日本总销售额的90%,曹西安生产的棺材、片剂和佛教服装的出口量位居中国第一。

精湛的工艺和严肃的色彩是曹西安云龙木雕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厅中棺材和神龛的直观印象.

曹西安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是曹西安县棺材加工行业的代表企业,其负责人李自雷是土生土长的曹西安人,曾留学日本东京。2011年从国外回到曹西安后,进入父母创办的曹西安云龙木雕科技有限公司。

“我妈之前学的是雕塑,后来和我爸一起创办了一家生产家具配件的企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延伸到产业链的下游,涉足棺材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公司每月生产棺材4万多口,占日本市场的30%以上。”李自雷说。

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上来了,但李自雷也有他的困惑。他说:“曹县出口日本的棺材,20多年没有涨价了。”

向日本出口棺材的公司不多,大部分集中在曹西安县。然而,这些兄弟公司未能就市场发展达成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李自雷说“20多年来没有涨价”。

“我父亲那一代人曾经提出过抱团取暖、适当提价的想法,但各个企业的老板们并没有配合好,反而挑起了价格战。价格战的恶果就是产品质量下降,产品修复率很高。”李自雷说。

李自雷坚持不参加价格战。毕竟日本客户注重产品质量,一旦质量出了问题,后果不可逆转。

“为了我们行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够介入,团结我们的企业,在曹西安县树立棺材品牌,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毕竟现在大部分公司都交给二代了,这种联盟可能更容易。”李自雷期待这一点。

林产品加工业是曹西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棺材只是这个行业的代表。根据曹西安林业局的数据,2020年,d级以上林产品加工企业数量

-size:15px;">电商产业:小作坊待升级


曹县另一与林木制品加工齐名的产业是电商产业,其中又以汉服电商最为典型。


曹县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曹县网络销售额突破156亿元,电商企业超过5000家,网店6万余家,电商带动35万人创业就业,带动5万返乡创业人员。亿级店铺发展到6个、千万级店铺发展到100多个,天猫店2000余个。


另外,全国汉服销售排名前2000家网店,有1200家来自曹县,曹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梁惠民在直播带货中多次为曹县汉服代言。


驾车行驶在曹县大集镇商业街的路上,很容易遇到堵车的情况,马路两边的商户多是冠以“网店”“淘宝”等字样,大集镇32个村全部是淘宝村,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淘宝村全覆盖的镇。


“目前全村已开设淘宝网店1200多个,注册表演服饰有限公司160多家,服饰辅料有限公司60家,全村去年电商销售额突破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2万元。”曹县大集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学平称。


走在孙庄村会给人一种错觉,这里应该是一个乡镇中心街区,因为这里有两条繁华的商业街,与大集镇中心商业街并无多大区别。这样的错觉源自孙庄村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孙庄村是大集镇电商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孙庄村在1993年以前以种植甜秫秸而得名叫甜秫秸孙庄;到1993年以后改为蔬菜大棚种植,叫蔬菜孙庄;又到2013年接触电商以后,叫淘宝孙庄。


“我们成功实现了三次华丽转身,由原来的贫穷落后村,变成了致富带头村。”孙学平称。


为了把电商做大做强,孙庄村先后建起了淘宝一条街和辅料大市场,吸引周边村200多家淘宝精英在孙庄安营扎寨,60多家布业企业、260多家辅料企业都在孙庄村设了总代理,18家快递物流公司入驻孙庄,淘宝网店外来从业人员1200余人。


“村民从农田放下锄头,回到家里敲起了键盘。现在多是儿子儿媳在家看网店,敲着键盘听着歌,老公公忙着拿衣服送快递,老婆婆是忙着接送孩子上下学,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孙学平说这是孙庄村电商产业的真实写照。


孙学平还打趣说,“每年的电视台播出的各种晚会,孙庄村的电商从业者们都会仔细看,其目的是学习人家那些演出服的设计,以创作出更新潮的款式。”


繁华背后,大集镇汉服电商发展也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我们这里设计好的款式会在网上很快流行,引来不少模仿抄袭者。我们本就是靠仿制发家,现在仿制别人的工艺被维权的风险也很高。”孙学平认为孙庄村表演汉服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他解释,孙庄村汉服产业还是多以夫妻店、家庭店、小作坊为主,没有什么品牌,走的也是低端路线,“我们应该引导商户主动转型升级,树立品牌意识,了解专利申请要求和流程,这样自己能发展好,还又减少了风险。”


《曹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中国原创汉服产业集群”,推动电商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确保新增“淘宝镇”“淘宝村”11个,电商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实现“量质齐升”。


孙学平介绍孙庄村的汉服产业


芦笋相关产业:品牌化探索


曹县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芦笋之乡”。


曹县种植芦笋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群众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曹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目前,曹县芦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余亩,占全国芦笋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2019年“曹县芦笋”被农业农村部审定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曹县芦笋平均亩产量1300公斤左右,芦笋价格每公斤7-9元,按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每亩投入3500元左右,亩纯收入4500-6500元。”曹县芦笋种植户张亮给澎湃新闻算了一笔经济账。


“芦笋种植业已涉及曹县东南部8个乡镇,有笋农5万户,成为曹县大宗经济作物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已列入菏泽市和曹县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这样透露。


曹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根据规划,到2022年末,曹县将实现芦笋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15万吨,加工能力20万吨的目标。


曹县芦笋很多都用来加工成罐头。曹县农业农村局资料显示,2019年,全国芦笋罐头年出口量达7万多吨,仅曹县芦笋罐头年出口量就达5万吨,占全国的70%。曹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芦笋加工和出口基地,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德国、荷兰、法国、巴西、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曹县芦笋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产业范围从芦笋种业研发一直延伸到芦笋加工。


澎湃新闻在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走访发现,该公司加工芦笋的产品非常丰富,包含罐头、饮料、茶叶、啤酒、保健品等,但是其产品多是为某些行业龙头企业贴牌生产,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并不高。


“我们也在朝着品牌化的方向进行转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


上述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下一步芦笋产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曹县计划由市县乡财政拿出扶持资金,充分调动农民种植芦笋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芦笋加工企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其树品牌、打市场。


芦笋育种基地


畜牧产业:搭车互联网


本世纪初,中国第一只本土克隆牛出生在曹县,曹县也因此成为“中国首批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


在此背后,畜牧业成了曹县的又一支柱产业。


曹县畜牧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县肉牛养殖场70余家,存栏4.2万头,出栏5万头,有大型肉牛屠宰场2家,年屠宰肉牛3万余头,肉牛专卖店100余家,从事肉牛产业10000余人,年人均收入8万余元。


正是看到了曹县“牛”产业发展的机遇,原本在北京从事网络工程和软件开发工作的曹县人张莉决定回家乡创业,于是联合在京的四位曹县籍返乡创业人员,在2014年成立了山东商都恒昌牧业有限公司。


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张莉他们带领企业发展并不慢。


山东商都恒昌牧业有限公司下属有恒昌农业、恒昌牧业、恒昌肉类加工三个全资子公司。农业公司流转土地1.3万多亩,用于种植青贮玉米;牧业公司现已建成投产了一座万头牧场,存栏近5000头;加工公司已建成投产一座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厂,设计年屠宰能力10万头,可增容至20万头。另外,公司旗下还有餐饮旗舰店、生鲜专卖店等170余家。


“创业初始,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一些困难,随后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通过政府平台公司入股的形式,建立了联营模式,解决了企业的抵押担保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张莉告诉澎湃新闻。


在张莉的计划中,他们公司今年年底牛肉生鲜新零售店将突破500家,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建设恒昌牛肉直营店2000家。


产品销售不能仅靠线下,曹县此次“出圈”走红让张莉看到了机遇。


5月20日,张莉特意召集公司品牌部门召开了一次策划会,公司品牌宣传不能仅靠文字图片,还要建立短视频传播矩阵,全面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以服务公司扩张计划。


事实上,吸引在外曹县人返乡就业创业是曹县官方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曹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曹县建立32处返乡创业服务站和9个招才引智工作站,返乡创业就业8.6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万家,带动就业50.3万人;引进博士27人、硕士310人。


《曹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推动产业回乡、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今年争取引进过亿元项目25个,落实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年内引进博士8人、硕士120人、专业人才410人。


孙庄村


责任编辑:蒋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