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开个不愁销路的小厂,适合农村的养殖创业项目

在中缅边境,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堡阿昌乡,一座名叫马鞍山的美丽山前,藏着一排排面积大、有地暖、有医院和产房、有专人看护的“山地别墅”。住别墅的不是人,而是猪。

两年前,来自上海青浦的企业家林春发在德宏成立了两河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在马鞍山建设了这个畜牧生态园。如今,园内母猪约2000头,仔猪近5000头,今年年底将出栏商品猪3万余头。

林春发并没有自己养猪,而是推出了自己设卡的贫困户养猪特产。公司把小猪养到70多公斤,卖给当地的贫困户。贫困户用自家种的土豆藤、玉米叶、米糠喂了200多斤,公司买回来。目前,公司已与众多农户签订了养殖协议,包括310户、1050户已建卡贫困户。

来自上海青浦的云南援建干部尹健告诉记者,正在打通运输和销售渠道,打造集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让这些优质的两河猪肉能够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贫困户把小猪养大后公司回购

“跟我来,我带你进去。”5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两河联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林春发的带领下参观了畜牧生态园。

入园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复杂。在大门外,首先要在外套和裤子上喷洒消毒剂,然后走进一个狭窄的消毒间,在空气中喷洒消毒,密封两分钟后再进入下一个房间,穿上特制的白大褂和高帮鞋,然后走进畜牧生态园。公园里的路被白花花的石灰覆盖着,就像在雪地里行走一样。

即便如此,你也无法进入真正的生产区,只能待在生产区之外。要想和猪生活的“山庄”有更密切的接触,必须在生产区外隔离一天,然后换好衣服再进入生产区。“这些都是为了消毒防疫,为了预防传染病。我在台州和青浦都有企业。这里严格的消毒程序和泰州、青浦等长三角地区的大型猪场一样。”林春发说。

这个畜牧生态园占地386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一期投资3500万元,包括青浦投入的部分帮扶和扶贫资金。目前,种猪场、育肥场建设已经完成;二期预计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饲料厂、肉类加工厂、冷链物流等。“我们在梁河县提供了最好的养殖环境和条件。连绵不断的马鞍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和隔离带。一旦发生疫情,不会立即传播到畜牧生态园的种猪场。”德宏县扶贫办主任陈力告诉记者。

通过生产区外的视频监控室,记者看到了这个畜牧生态园的内部情况。每头母猪都有自己宽敞的房间,房间里配备了地暖等设施。种猪场共有床位600张,设施设备齐全,母猪生产前要做b超拍照。一头母猪平均一年能产2.2头仔猪,总共25头。

谈到养猪,林春发继续说:“一只老母猪第一次发情是不能怀孕的,但第二次、第三次发情才能怀孕,但不能超过第四次,所以产的仔猪最多、最好。仔猪25天后断奶,3天后送到保育箱。如果温度不恒定,由于梁河县昼夜温差大,猪体虚弱,容易生病。”

如何判断猪是否处于发情状态?这取决于养猪工人的观察。在这个畜牧生态园里,很多养猪的工人都是梁河当地的农民,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外加奖金——。如果管理工人的母猪超过了生产目标,工人们就会被解雇

除了雇佣当地农民养猪,这个畜牧生态园还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惠及当地贫困户。青浦李安堂镇援建干部殷鉴,现任两河县委常委、副县长。他告诉记者,等畜牧生态园里的猪长到七八十斤,基本脱离了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公司会把这些小猪卖给当地的贫困户饲养,为养殖户提供支持

殖技术支持、保险、融资等服务。“梁河人原本就有养猪的习惯,擅长养猪的人不少。等到这些猪长到200多斤可以出栏时,公司再进行回购,取得的收益都归当地农户。”


目前,公司已与小厂乡、河西乡、勐养镇、曩宋乡、九保乡等的养殖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0户、1050人。由于猪价有跌有涨,为了保证农户收益稳定,公司回购时设置了每斤7元的保底价,如果市场猪价低于每斤7元,公司也按照每斤7元的价格回购,确保农户不会亏损。


16个贫困村入股每年至少收益66万元


林春法是台州人,在青浦设有上海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6月,梁河县政府与上海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梁河县畜牧生态园合作协议》,注册成立梁河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8500万元建设标准化畜牧生态园。


林春法对记者坦言,初到梁河投资建这个畜牧生态园时,他的压力也很大:“2018年夏天,正好遇上非洲猪瘟疫情,当时正是国内养猪业最低迷的时候。正式到梁河投资之前,我详细考察了3次,发现梁河的环境很好,干部也很热情,加上自己想为扶贫工作出点力,所以决定到梁河投资。”


对养猪业来说,梁河的各方面条件都绝佳。交通条件上看,梁河位于德宏州东北角,腾陇高速已经完工、预计2020年6月通车,芒梁高速预计2021年完工,这些交通动脉让梁河四通八达。气候条件上看,猪的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16℃到23℃,此范围内猪肉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梁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19.3℃。生态水文条件上看,梁河有林业用地面积117.53万亩,水系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年均流量为24.51亿立方米,可为猪场提供负氧离子空气环境和充足的水源。地形地貌上看,梁河是半山半坝县,为生猪养殖提供了天然隔离区。


林春法告诉记者,去年9月,他从昆明的种猪场引进种猪,今年2月27日首批次生产,目前已经实现养殖能繁母猪2000头,今年底预计实现商品猪出栏3万多头,其中2万头为合作社和农户分散养殖,同时年产生产有机肥5000吨,沼气每年发电50余万千瓦。到明年,这个畜牧生态园将有5000头能繁母猪,带动扶贫养殖年出栏11万头猪。


除了雇佣当地农户、把小猪交给当地贫困户养,上海援滇干部还给当地贫困村、贫困户找了另一条生财之道。印剑告诉记者,梁河县把2018年上海对口帮扶的1100万元资金拨付到了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作为当地16个贫困村委会集体资金入股梁河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分红,股权归村集体所有。项目建成后,16个入股贫困村集体每年可最低实现6%即66万元的收益。


以销定产,未来梁河猪肉将直供上海


梁河的这个畜牧生态园里养出来的猪,卖到哪里去?作为一个养猪、卖猪的能手,林春法在投资之初就有了设想:“上海市民每年吃掉约1200万头猪,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猪肉来自外省市。上海的猪肉市场很大,只要产销能对接上,就能把梁河的优质猪肉卖到上海去。”


最近,林春法一直在青浦和德宏之间来回跑,每个月平均有十多天要回到青浦,进行猪肉市场的调研。“我想以销定产,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决定这里要养多少猪、怎么养猪。”比如,上海人更钟爱膘度三指以下、猪肚不下垂的猪,而梁河当地人更偏爱肥猪肉,当地的梁河大黑猪的膘度一般在四指。“如果要主打上海市场,未来我们会在猪场内调整养殖方式,养殖膘度更小的、会爬山、喝泉水、吃野草的运动型猪。这样一来,企业能得利,贫困户能得益,上海人的猪肉需求能得到满足,可以三赢。”


不过,把梁河的猪肉运到上海去,运输成本并不低,是否会抬高猪肉价格?把梁河猪肉千里迢迢运到上海,还有利可图吗?对这个问题,上海援滇干部早已进行过成本测算。“今年春节前,我们把一批20公斤的标准化猪肉尝试着从梁河运到上海,综合考量了梁河当地的养殖成本和运到上海的运输成本之后,发现梁河猪肉运到上海依然有市场竞争力。”印剑告诉记者,由于贫困户家里多余的苞谷叶子、米糠等基本不产生饲料成本,养在农户家里也没有场地租金成本,所以梁河的养猪成本较低,即便算上运输费,企业和农户依然有收益。


为了打通这个市场,梁河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青浦援滇干部的协调下与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达成供货协议,打造成为上海市商品猪主供应基地。今年底,公司将全面建成饲料加工厂、屠宰分割肉联厂,配套建立冷链保鲜物流,把屠宰好的猪进行排酸后全程冷链运到上海。目前,青浦区相关职能部门也正在积极争取与上海光明集团合作,在梁河按照上海市民的口味和喜好来养猪,按照上海的要求来加工、检验检疫,进一步打通梁河猪肉进入上海的渠道。


“目前,我们还在积极和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沟通,依托院校力量,培育更好更优的猪品种,把梁河猪肉打出品牌,进一步拓宽市场影响力。”印剑说。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茅冠隽


图片来源:梁河县供图、茅冠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