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邵、何伟
“他们认为隧道里积水可能比路面好。他们骑着我的黑色电动车出发,穿着我带来的蓝色双层雨衣。我们留在原地。”7月20日4时后,初中生老七(化名)在景光北路隧道口附近(中原路附近)派出所与同学李浩明、徐玉坤走散。两个学生骑着电动车进入隧道,失去了联系。
郑州市气象台公布,20日16时至17时,当地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每小时降雨量极值。
大雨过后,洪水淹没了京广隧道。
据财新网报道,在京广段由北向南的三条隧道中,京广北路隧道内车辆被淹最为严重,隧道口前方有100多辆车辆被困或被淹。隧道内积水已造成两人死亡。两名死者于7月21日排水时被打捞上来,分别在北隧道和南路口被发现。
景光北路隧道入口(近中原东路)积水已排干,隧道内仍有积水。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何
“京广北路隧道是京广高速公路系统的一部分,位于高速公路南段,距离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约300米。京广北路隧道主线长1835米,其中暗埋段(陇海路~中原路)长1360米,明挖段长475米,”郑州市勘察设计院李、沈发表的论文《郑州市京广北路隧道设计综述》中介绍。
7月23日12时30分,本报记者看到,景光北路(近中原路)隧道口积水已排干,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淤泥,而隧道内积水仍在抽水排水,积水不断涌向隧道上方两侧主干道。
7月23日,本报记者看到,景光北路隧道的抽排水正在冲向隧道上方两侧的主干道。
隧道口附近小卖部的老板说,7月22日下午,浸泡在水中的车辆陆续被运出。
目前,中国安能集团负责整个京广线的排水和抢险。现场指挥的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南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虞照娥说,京广北路隧道内最深的水约13米,从7月22日中午12点开始抽水,到当天下午3点左右已经抽出8米。
7月23日中午,隧道内淤泥仍在清理中。
以下是老齐的口述:
我和李浩明在初中同一个班。我们四个人(包括老齐、李浩明、徐玉坤、搜搜(化名))同校,玩得很好。我们在二年级。
那天(7月20日),下午一点,我和搜搜骑着电动车出门。我们住得很近,都在和平路。我们去了李浩明家,问他借充电器的事。当时正在下雨,但是雨不大。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李浩明的家。这时,徐玉坤从家里打来电话,说想一起玩。我们三个人骑自行车去他家接他,在碧云路。李浩明坐我的车,我坐搜搜的车。我们沿着京广路线由南向北骑行,骑到陇海高速时,外面下着大雨。为了减少一段时间的雨水,我们通过了京广北路隧道,没有走上面的路,隧道里基本没有水。以前我们很少坐车通过隧道,只有坐公交车的时候,因为隧道很深很长。当时隧道内的排水系统工作正常,井盖很快排出了流动的水。地面几乎是干的,这与外面没有脚的死水形成了对比。
我们接待徐玉坤的时候,已经快三点半了,然后准备回李浩明家玩。这时候雨突然变大了,之前的雨又大又小,就是
的大雨或暴雨范围,变大后的雨我长这么大基本没见过。我们沿着京广路原路返回,走到离京广北路隧道入口还有1.5公里左右时,水已经快没过膝盖和车轮,而且雨势相当可怕,很难再前进了。我们四个到旁边的蜜蜂张派出所旁的小平台上停车避一避雨。当时我们浑身淋透了,伞基本没有用了,很难受,也有点冷。过了一会,看到六七个人骑着电动车往隧道方向走,李浩鸣和许玉坤他俩也想跟着。我说等一会雨不下了再走,实在不行让他们换条路走,别再走这条路了。这条路已经被淹了,当时路上的汽车大部分都抛锚了,车主都跑了,只有几辆电动车还在走。但是当时无论如何没想到后面的情况。他俩想着隧道里积水的情况可能比路面要好,就骑着我的黑色电动车又出发了,穿着我带的蓝色双人雨衣,我俩就留在了原地。
4点42分,没带手机的我去派出所门口的一个台子上用许凯的电话给他俩打过去,当时就说他们在隧道里,雨下大了里面水很多,让我们过去等他们退出来,通话了一分钟左右,这是我最后一次联系上他俩。
我俩想进派出所寻求帮助,发现派出所里已经被淹了,值班民警都出警了,派出所值班室的人让我们看能不能打救援电话或调度中心的电话。我们决定先(京广北路)隧道口看一下情况,不行就赶紧打电话。
这一公里多的路我们走了半个小时,很艰难,前半段走马路牙子,水没过了膝盖,后半段没有马路牙子,只能上路中间走了,最深的地方水快到腰了,因为南北都是隧道,所有水在往隧道里流,我俩就搀着慢慢走。我们过马路的时候,朋友踩到绿化带整个人都摔到水里了。我把他拉起来继续走。
走到隧道口的时候我们一开始尝试进去,往里走了一点,当时水流得很快没过膝盖,站不稳,车道边半米高的台子也淹没了。里面五十米左右的窨井盖的位置在猛烈往外冒水,就在一个多小时前,这些井盖还在正常下水。
我们看到很多车都在里面排着,听到里面有人喊让外面车赶紧掉头,从另一条由南向北的道出来。
当时我看到由北向南车道的水开始往由南向北那条车道灌,发现很多车在里面往外走,还有很多在里面熄火了。有的汽车和电动车上来了,有的只有车主出来了,出来的车主浑身都湿了。我赶紧掉头退出来了,继续在洞口等了快二十分钟,这期间经过我的车大概有几辆,也有电动车,但是没有看到我的两个同学。因为隧道的出口和入口之间有一堵墙,里面也有很多出口,我也不知道他俩从哪条出来。
后来,我俩实在站不稳了,两股对冲的水流产生了浪,担心再等下去可能被水冲走,就上来了,到附近的朝阳宾馆里避一避。朋友的手机也只剩10%的电了,拼命给他俩拨电话,先是无法接通,然后再拨就关机了。我们接着打110和网上查的救援电话,救援电话说先拨110或试试其他救援电话,110则一直忙线。
天马上就黑了,我们待到了晚上七点多,就跟着路过的几个大人走一条安全的路回去了,我到家已经是八点半。我手机充上电就一直给他们打电话, 还是没接。
责任编辑:彭玮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