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长沙高新创业园,苏州市高新科技创业园

罗惠段志明

盛夏,林逸城肩负重任,战斗如火如荼。

4月21日,中共郴州市委召开第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郴州市委关于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它准备充分发挥该市的努力,建设我省与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的重要增长极。

就在四天后,市委书记刘志仁率队观摩了工业项目建设现场,并就如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专题研究。正式吹响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不断开创郴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号角。

向南一跃,风高浪急。面对巨大的历史机遇,郴州将演绎出怎样的发展传奇?

一座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城市

郴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园。

6月的早晨,清脆的鸟鸣回荡在城市上空,林荫大道上汽车来来往往,高新区厂房里机器轰鸣,商业街上人潮涌动……一派繁忙景象!

这就是郴州,一个自古被称为“楚粤通道”的地级市,地处珠三角与长株潭、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圈交汇的腹地。是湖南向南开放的“南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最近,我们沿着郴州公园的大道散步,感受到了它发展的深层节奏。在采访中,当地人和外国投资者都谈到了“好、丰富、优秀、实用”这几个字。

位置条件“良好”——。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576公里。京深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武深、厦蓉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到广州大概一个小时,到深圳两个小时,整体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小时经济圈”。即将投入运营的北湖机场,将使该市成为连接湘南粤港澳的重要空中门户。

资源丰富——郴州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已发现矿产112种。微晶石墨储量占世界的70%,白银年产量占全国的40%。是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的固定会场。同时,旅游资源丰富,包括1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0余处红色旅游资源。

开放平台“优”——拥有国家高新区、国家综合保险区、自由贸易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12个省级工业园区。中欧班列(漳州)跨境电商专列正式投入运营。是集海关、港口、检验检疫、铁海联运、国际快递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完善的“陆港”城市,也是湖南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实施“四年行动计划”“三个提升年”等一系列举措,初步形成了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数据、有色金属、食品医药、节能环保、矿产宝石、通用航空等9条具有郴州特色的优势产业链。中国建材、中国化工、中晶新、上海电气、北京新兴铸管、启斌玻璃、三一重工等企业集团先后在郴州投资。

郴州经开区长冲创新创业园。

市发改委同志介绍,郴州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特别是近年来,从加快湘南开放发展到给予郴州34项特殊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先行;从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关键地”,到被评定为湘南湘西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

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各种“眷顾”让郴州发展如饮甘饴。


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市作为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将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出湘港澳直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以及湘粤港澳合作示范区。


“万事俱备,东风又来,在这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我们必须抓住!”郴州市委书记刘志仁纵论郴州发展优势,信心十足又充满急切:“要举全市之力把郴州打造成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一场举全市之力的攻坚造“极”


一进入2021年,郴州就铆足了劲。


先后出台《关于落实“三高四新”战略 全力打造“一极六区” 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郴州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将打造“一极六区”作为郴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


“一极六区”: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开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锦绣华章已起笔。郴州市委书记刘志仁说:“重要增长极不是靠定位定出来的,也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必须靠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郴州紧扣打造“一极六区”重点,建立健全市级领导“三帮”制、部门对口联系“三定”制、重点工作“红黄蓝”三级预警制、重点问题“三办”制、日常协调“三分”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制订了相应各方面工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和2021年度工作方案。


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五大开放行动”,对标实施“四大改革行动”;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配套,启动扩投资十大行动;建立重点项目“四个一批”推进机制;开展产业项目建设现场观摩点评、集中开工竣工、营商环境年度评价和“四到”明察暗访等活动……


一系列政策举措,指向非常明确:举全市之力,打造“一极六区”,为郴州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积蓄新动能、拓展新优势。


当地干部群众既感慨又振奋:“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真实、这样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举全市之力。”


6月21日,郴州举行2021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126个,总投资343亿元。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7个。主要包括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等。开工项目数量在全省排第三,仅次于长沙和湘潭。


同时,旗滨药用玻璃、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铜基新材料、湘南科创产业园、华润三九(郴州)华南生产制造中心、阳普医疗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1-5月,全市530个市重点项目、43个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23.4亿元、9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7%、45.6%。


“这些项目中,高加工度和高技术工业所占比重已经越来越大。”郴州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郴州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六大工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前,全市国家高新企业数量达到281家,同比增长3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


同时,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速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全程抓实。今年1-5月,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146个,总投资552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个,总投资73.6亿元,已履约项目144个,履约率98.6%,已开工项目133个,开工率91%。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水和空气”,是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最根本的发展条件。该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完善“三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压减20%以上。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被激发。1-5月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64万户,同比增长8.9%。


一种深度融合的粤港澳对接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曾经的‘楚粤之孔道’串起了湖南、广东,照亮了两省贸易往来的历史。今天,我们要将历史激活,让古道复兴。”郴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巨培充满信心。


下阶段,郴州将围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区域合作、推进改革创新等六大行动,实现投资贸易、人才文化、机制体制、营商环境、基础设施等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开放发展。


面朝大海,步步为营。


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行动中,郴州将坚持精准招商、链式招商、集群招商,培育壮大三大千亿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三大百亿资源型产业、提质优化三大百亿优势产业,形成“3+3+3”产业格局。


同时,大力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与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郴州经开区管委会。


在强化区域合作行动中,该市将积极推进交通设施互联,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加强湘赣省际边界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北湖机场及通航基地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产业合作互配,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合作体系,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特色各异、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配套服务的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绿色铸锻、优质农产品基地。


同时,推进与广东等地的标准规则互认,推动建立相互通报相关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等机制。加强与大湾区数据共享共用,推动高频涉企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


在推进改革创新行动中。该市将加强与大湾区科技合作,探索“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协同创新模式;支持与大湾区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争取到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


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行动中。郴州将鼓励政府、社会、教育、医疗、媒体等机构组织开展交往交流活动。探索建立与大湾区友好城市机制。定期举办经贸、文化、旅游、产业交流活动,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心融”“政融”“业融”“商融”。


在强化要素保障行动中。该市将积极落实“芙蓉人才”“林邑聚才”和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计划,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互动融合。对大湾区优秀高端人才来郴工作,在安家落户、子女教育、社保转移、职称评审、课题申报、职称和执业资格考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强化金融支持;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围绕开放通道建设及开放平台提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协同创新和生态合作示范、旅游休闲康养联动及优质生活圈打造等4大工程,调度推进8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356亿元。


△第八届矿博会开幕式。


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将持续推进“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深入推进“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强与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互通共享,依法保护企业合法知识产权;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提供项目建设、企业运营全流程服务,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好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开放通道建设及开放平台提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协同创新和生态合作示范、旅游休闲康养联动及优质生活圈打造等4大工程,调度推进8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356亿元。”吴巨培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通过三年的努力,将郴州建设成为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开放极、示范合作极、产业承接极、经济增长极。


(本版图片均由郴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