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记者:曾健每一位编辑:文多
在股价下行趋势下,新希望(000876,SZ)于12月27日召开投资者沟通会,今天发布了上万字的沟通记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会议上,新希望首次透露,今年合并营收有望突破1000亿元,而此前设定的800万头生猪的目标已经实现。
公司也坦言,生猪业务在屠宰结构、成本降低等方面与市场预期相差甚远。
此外,公司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张明贵也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管理人员变动问题。
养猪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原因有三
据胡吉秘书长介绍,新希望今年的营收和利润将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合并营收有望首次突破千亿元(公司2019年营收为821亿元)。细分领域方面,新希望预测饲料年销量将超过1700万吨,同比增长近20%;加上国内销量,总量将接近2400万吨。“预计(公司)将是行业内第一家年销售总量超过2000万吨的企业”。
同时公司食品板块发展也不错,预计爆款小酥肉年收入超6亿元。
但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家禽板块整体利润有所下滑。
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养猪板块,新希望认为今年的发展有“突破和不足”。
胡吉透露,新希望此前设定的“生猪800万头目标”已经实现。截至12月中旬,公司种猪总存栏量已达216万头,其中亲本可养殖100多万头。
然而与此同时,胡骥也说:“虽然和我们自己相比,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长。但与市场预期和公司年初设定的挑战相比,养猪业务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也审查并恢复了这一工作。”
胡吉指出,“每年自产仔猪数量将超过500万头”的新希望并未实现,外购仔猪育肥数量相对较高,从而影响利润。自产仔猪育肥完全成本未能降到13元/公斤以下。此外,公司50%自肥的目标并未实现,“公司养殖户”的模式仍占比较大的比例。
在新希望看来,公司养猪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原因有三:是公司在发展、建设、入猪的“三边工程法”。在大规模推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二是三元母猪回交技术在种猪大规模进行时效率不理想;三是由于团队成员扩充,各“列”之间养猪水平和落地能力存在差距,导致公司生产效率下降。
“(如果)公司这几年不采取这么快速的发展战略,不采用三边项目,不采购那么多二元三元母猪,不多留种子,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屠宰结构,更低的成本。”胡姬说。
对于明年“放量2500万头”的目标,新希望表示“极具挑战性但会全力以赴”。公司总裁助理朱表示,通过提高有效繁殖率、推广工厂化养猪体系的一些新技术、建立自育肥体系等措施,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考核目标。
回应股价回落称没有“暗雷”
今年9月以来,新希望股价大幅下跌,市值从近1900亿元回落到目前的1000亿元左右。公司大规模投资养猪引发的债务问题以及公司是否存在其他“暗矿”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最近管理层结构和人员的巨大变化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对此,胡骥表示:“公司在合规、生产经营方面没有重大风险,财务状况非常稳定。”
据胡骥介绍,虽然新希望是截至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接近60%,公司还是比较富裕的
富的融资渠道,结合年内盈利增长带来的现金流,能保证公司财务状况稳健。“公司2020年末的资产负债率预计会比3季度(末)有较大降幅。我们会按照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能把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附近。”胡吉说道。“我们财务结构和资本化支出结构是比较良性的,资本性直融占比较高,8~12年的长期负债占比是最大的,对平抑猪周期的资金压力,是有相当保障的,在行业里我们也是有一定优势的。”张明贵说道。
在此次电话会上,张明贵还介绍了新希望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规划。
张明贵称,未来3年要对新希望全格局和未来5大产业作一个全面的升级,核心将围绕:自身存量业务的增长、价值的持续释放;产业链如何变成价值链,总规模如何发挥规模优势,再设计未来三年第二曲线的安排和考量。基于上述战略,公司正在进行组织的再造和重构,管理干部也相应有所变动。
张明贵所言,也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新希望管理层近来的剧烈变动。12月初,公司披露,副总裁韩继涛、副总裁王维勇、首席战略投资官杨守海均于11月30日递交辞职报告。
“公司在科技、数字化等领域进一步拓展,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思想、新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补充相当一批有智慧、有能力、有战斗力的优秀干部进入到我们的体系。”张明贵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