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市区文化馆举办的2020年免费培训专题班已在辖区社区、幼儿园等地举办,200多名学生在自家门口学习了期待已久的文化艺术专业课程。
11月18日,记者走进市区的幼儿园,看到剪刀、破布、纸屑等。满桌子都是。几位幼儿园老师正跟着该市的织物刺绣艺术家郑云娟和她的团队成员制作织物刺绣堆。在老艺人们手拉手、一对一的耐心指导下,一系列色彩鲜艳、边缘清晰工整的人物和花卉面料的刺绣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教授了非遗文化面料的工艺。”郑云娟说,老师在掌握了布绒刺绣的制作方法后,可以通过手工课程,教给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的布艺文化。
走进下站街道芳官街道社区多功能活动室,文化馆指导员正在指导学生排练民族舞蹈。大多数受训者是四五十岁的妇女。虽然平时热衷于参加文化活动,但还是缺乏民族舞蹈的专业基础。教练从一招一式开始,指导每个部位从脚、腰到手的动作。
经过几天的训练,学生们的脸逐渐展开,眼睛变得更加灵活。此外,我们还在线学习舞蹈课程,通过微信群交流经验,通过视频的方式熟悉教学内容。
今年,城市文化馆广泛征集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让器乐、舞蹈、合唱等文化艺术培训参与度高的群众走进街道、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目前,下站街道潘冬英社区开设了二胡班和剪纸班,上站街道德胜街道社区开展了同步合唱训练。
市文化馆馆长赵丽介绍,文化馆集中师资力量,从群众文化生活出发,通过点人接单、社区提供场地、文化部门服务等方式,向文化培训阵地迈进。(谭艳珠)
来源:阳泉晚报